徐蓉蓉
摘 要: 隨著初中新課標改革深入進行,產(chǎn)生了對初中化學教學更有價值的思考。如何讓同學們通過實驗探究獲取科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熟練程度更高,成了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難題。初中化學是一門培養(yǎng)同學們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科。通過化學探究和試驗讓同學們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本文基于這個背景,在調(diào)查初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后,對初中化學如何將課堂練習與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提出一些思考。
關鍵詞: 生活經(jīng)驗 課堂練習設計 初中化學 化學反應
引言
隨著新課改實施,初中化學教學模式也在進行著相應的變革,改革后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說,更提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化學課堂練習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生活實踐掌握新穎的化學知識。這就對廣大初中化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引導學生在化學課堂練習中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化學練習相結合,把化學知識牢牢掌握和弄明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對此各抒己見。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育經(jīng)驗,對這個問題進行相關討論研究。
一、課堂練習設計理念
老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備課時要時刻樹立一種理念,即我講授的化學知識必須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以此提升同學們對化學的興趣。首先教學設計時,就要追求盡量生活化。因此,教學設計可以綜合運用化學知識、數(shù)學知識,有時甚至是語文知識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力。例如,平時生活中觀看煙花的時候,常常驚嘆于煙花綻放時的絢麗,各種各樣的圖案無一不讓我們?yōu)橹畾g呼。但是這些看似復雜的煙花反應原理和需要的材料其實都是化學中可以見到的。學習完常見化學反應后,老師設計課堂練習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金屬燃燒產(chǎn)生不同顏色的煙火,這就是煙火絢麗多彩的原理。如燃燒磷粉,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藍色的火焰,添加金屬鈉,呈現(xiàn)的就是黃色火焰等。讓同學們一起探討燃燒的條件等。所以不難發(fā)現(xiàn),當我們將化學現(xiàn)象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時候,即使是平時覺得化學難理解的同學也會覺得化學變簡單了,這樣做更容易讓同學們接受和了解[1]。
二、在練習中引進生活中的例子
課堂練習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引入生活化元素,設置生活化場景,也可以學習其他學科的創(chuàng)設情境法講解。講解具體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可以多舉些生活化的實例,讓大家更深刻地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同時,教會學生將化學知識與自己生活相結合。這樣,當堂練習的時候,學生的理解能力才會更高。比如,老師設計當堂訓練的時候,可以舉生活中的例子。比如: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瑪依大火災中有288名中小學生葬身火海,災難震驚全國。2000年河南焦作、洛陽發(fā)生的特大火災,更是損失慘重。為此,專家呼吁: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知識,學會如何逃生。當高層樓房下層起火,火勢兇猛無法撲滅時,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確的是:
⑴沿樓梯迅速下樓;⑵用濕毛巾堵住口鼻;⑶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⑷封閉房門;⑸迅速轉移到陽臺,用繩索下墜;⑹跳樓??梢宰屚瑢W們明白燃燒需要的條件,然后做出正確選擇。舉完例子時,如果有的同學沒有理解,還需要進一步引導。
三、啟發(fā)學生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課堂練習中,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以此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老師講解完一些知識點時,要讓學生都能在課堂練習中加以鞏固,然后課下好好思考所學化學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的實例。比如,同學們在生活中都接觸過爐子和蠟燭,為什么用扇子扇爐子它會越來越旺,而用扇子扇蠟燭會熄滅呢?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燃燒條件進行分析。由燃燒條件可知:可燃物、著火點及與氧氣(或空氣)接觸,三者缺一不可。蠟燭燃燒時,扇子扇來的冷空氣使其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所以蠟燭就會熄滅;而爐子中煤的熱量較多,扇來的冷空氣帶來了大量新鮮空氣,加大了氧氣供應,所以會越扇越旺。
總之,初中化學是一門比較抽象但是有趣的課程,化學知識可以打破傳統(tǒng)抽象思維的局限。初中課堂練習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快速地理解和認識化學知識和化學現(xiàn)象,消除對化學學習的恐懼心理,加強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改變以往死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化學成績,從而真正愛上初中化學這門課。同時,在課堂練習中將初中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可以幫助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省去不少不必要的麻煩,使初中化學講解變得更加容易,而同學們也更樂于接受。
參考文獻:
[1]吳婧.融合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案例研究[D].云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