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友然 楊 淼 江 歌
?
基于結構方程的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模型構建研究*
孫友然楊淼江歌
論文根據文獻綜述、理論分析和江蘇省1520份調查數據,構建并檢驗了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結果表明:高校形象對學生期望具有顯著的直接正向效應;高校形象對學生滿意度沒有顯著的直接效應,但通過多個中介變量和多條路徑產生了間接影響;學生期望主要通過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和實踐教學感知價值2個中介變量對滿意度產生間接影響;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既對滿意度產生直接影響,又通過感知價值這個中介變量產生間接影響;實踐教學的感知價值對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結構方程模型
“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實踐教學地位”已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需要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且需要通過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隨著我國招生規(guī)模的增加,高校大學生的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實踐教學質量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yè)能力的提升日益重要。本文基于顧客滿意度理論和我國高校實踐教學現狀,應用結構方程模型,構建了高校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模型,并以江蘇省高校本科生為調查對象,實證分析了高校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的直接影響因素和間接影響因素,從理論上揭示了高校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的形成機理,可以為高校提升實踐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提供理論參考和借鑒。
(一)理論回顧
1.高校形象
高校形象研究最初源于企業(yè)形象。企業(yè)形象是指公眾知覺到的員工行為、消費者服務、產品、企業(yè)名稱、理念及口號等。[1]也有人認為企業(yè)形象是社會大眾以需要滿足及其與企業(yè)的利益交換為基礎,通過多種渠道有選擇的認識企業(yè)實態(tài)而形成的對企業(yè)的整體印象和評價。[2]企業(yè)形象不但直接正向影響顧客態(tài)度忠誠,而且通過顧客價值和顧客滿意間接地正向影響顧客忠誠。[3][4][5]高校形象通過感知價值和顧客信任作用于顧客滿意,高校形象對顧客行為傾向有直接影響。[6]
2.學生期望
學生期望是借鑒顧客期望的概念。顧客期望是指顧客之前的消費經歷對產品(服務)提供者提供質量能力的未來預期。[7][8]顧客期望對顧客作出消費決策起著重要作用,它的形成受到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9][10]顧客期望會影響顧客對服務質量的感知,顧客期望還會隨著顧客掌握的信息情況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影響服務質量。[11]
3.質量感知
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是指學生在接受實踐教學服務之后對學校實踐教學質量的整體性感覺和認知。高等教育顧客感知服務質量是高等教育服務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明確的或潛在的要求的程度,高等教育顧客感知服務質量比較顯著地影響顧客滿意感。[12]有的學者從教學和生活兩個方面對高校教育的顧客滿意度模型中的顧客質量感知進行了研究,計算出了大學本科生感知質量的相關因素分值和權重系數,并得出學生的感知質量測度值。[13]提高顧客的感知質量可以提高高校顧客的滿意度。[14]
4.感知價值
顧客感知價值就是顧客得到的總價值與顧客付出的總成本之差。[15][16]顧客感知價值是導致顧客行為傾向的直接前因,顧客的感知價值越高或感知成本越低,顧客總價值就越高,顧客選擇該產品或服務的行為傾向就越強烈,頻率越高。[17]
5.學生滿意度
顧客滿意度是從顧客角度出發(fā),以市場上消費過和正在消費的商品和服務為對象,量化各種類型和各個層次的顧客評價,從而獲得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指標。在高校樹立“顧客滿意”意識非常有必要。[18]有的學者建立了中國高等教育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并對高等學校的學生滿意度進行測評。[19]高校教育服務應以顧客滿意為基準,教育服務質量應以顧客滿意度為檢驗標準。[20]
國內外學者對高校學生滿意度進行了大量調查和研究,但大多是對高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的宏觀調查和研究,還缺乏對實踐教學質量和學生滿意度進行專門的調查和研究。隨著實踐教學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有必要針對實踐教學進行專門的調查和研究。
(二)模型構建
1.結構方程模型
結構方程是基于變量間的協方差矩陣來分析變量之間關系的一種統(tǒng)計方法。結構方程不但可以同時考慮并處理多個因變量,而且允許自變量和因變量含測量誤差,還可以同時估計因子結構和因子關系。結構方程模型可分為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測量模型描述潛變量和觀測變量之間的關系,結構模型描述潛變量之間的關系,具體形式如下。
(1)測量模型
x=Λxξ+δy=Λyη+ε
(1)
x表示外源指標組成的向量;Λx表示外源指標與外源潛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外源指標在外源潛變量上的因子負荷矩陣;δ表示外源指標x的誤差項;y表示內生指標組成的向量;Λy表示內生指標與內生潛變量之間的關系,是內生指標在內在潛變量上的因子負荷矩陣;ε表示內生指標y的誤差項。
(2)結構模型
η=Bη+Γξ+ζ
(2)
η表示內生潛變量;ξ表示外源潛變量;B表示內生潛變量間有關系;Γ表示外源潛變量對內生潛變量的影響;ζ表示結構方程的殘差項,反映了η在方程中未能被解釋的部分。
2.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構建
高校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模型具有特殊性,它受高校提供的實踐教學內容、形式、質量及學生特點的綜合影響。它不同于一般的顧客滿意度模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校提供的實踐教學活動(服務)和學生接受的實踐教學活動(消費)是同時發(fā)生的,學生滿意度是學生在對高校形象接受的前提下,通過親自參與學校的實踐教學活動,并與自己的期望、同類學校同類專業(yè)的比較、自己的努力程度進行綜合比較而形成一種心理狀態(tài)。學生滿意度一般受高校形象、學生期望、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感知價值的直接或間接影響。高校形象、學生期望、質量感知、感知價值和學生滿意度均是不能準確、直接測量的潛變量,往往需要用觀測變量去間接測量,而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對潛變量無法有效處理。另外,在傳統(tǒng)的路徑分析中,用來解釋或預測其他變量的解釋性變量,通常被假設為沒有測量誤差,或其測量誤差可以被忽略,僅有被解釋或被預測的變量被解釋殘差可以被估計出來。而基于結構方程的路徑分析,不論是潛變量或觀察變量,測量誤差都可以被有效地估計并排除在分析過程之外。[21]因此本文應用結構方程對此進行研究,可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路徑分析方法無法處理潛變量的缺陷。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了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該模型包含了高校形象、學生期望、質量感知、感知價值和學生滿意度等潛變量,重點關注高校形象、學生期望、質量感知、感知價值對于學生滿意度的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高校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模型的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
3.研究假設
根據模型構建的思路,本文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設。
H1:高校形象對學生期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2:高校形象對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3:高校形象對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4:高校形象對學生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5:學生期望對感知實踐教學質量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6:學生期望對實踐教學質量的感知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7: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對感知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8:質量感知對學生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9:感知價值對學生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一)調研方法和數據收集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來展開,調查問卷采用了廣泛應用的5分制評分等級量表。1表示“非常不滿意”,2表示“比較不滿意”,3表示“一般”,4表示“比較滿意”,5表示“非常滿意”。為了確保調查問卷質量,首先對調查人員進行了專門培訓,并要求調查人員實施一對一問卷調查。本研究的調查對象是江蘇高校本科學生,涵蓋“985”、“211”、地方本科院校和職業(yè)技術學院四類高校,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800份,回收問卷1647份,其中有效問卷1520份。為了確保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筆者對調查問卷進行了預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重新修改完善,提高了調查問卷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根據對被調查者的深度訪談,對調查問卷的表達方式和用詞進行了修改,最后形成了正式的調查問卷,為本研究的實證分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潛變量及測量
為了準確研究各潛變量之間的結構效應,模型中的高校形象、學生期望、教學質量感知、教學價值感知、學生滿意等潛變量都是通過調查觀測變量獲取含有誤差的觀測數據進行測量的,本研究最終確定的潛變量及觀測變量如下。
1.高校形象
高校形象可以界定為學生通過學校、校友、媒體、網絡等途徑獲得的信息基于自身的認知水平進行綜合加工而形成的一種總體判斷和感知。高校形象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并接受學校提供的實踐教學內容、形式及教學要求。本文選擇了“請問您對學校的印象如何?(X1)”、“您對學校的信賴程度?(X2)”、“ 您認為學校的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做得如何?(X3)”、“您覺得學校在實踐教學方面與學生交流溝通如何?(X4)”4個觀測變量來測量“高校形象”。
2.學生期望
學生期望是指學生在接受實踐教學之前,希望學校提供的實踐教學能滿足其需求的水平,或者說存在于學生頭腦中的對學校實踐教學的一種理想化的要求。學生期望不僅來自于學校和社會的宣傳和往屆學生的介紹等非經驗的信息,還來自于自身參加實踐教學的經歷和感受。因此,學生期望對學生的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選擇了“您對學??傮w期望程度有多高?(Y1)”、“您預期學校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您學習的需求?(Y2)”、“您認為參加的學校實踐教學能給您帶來多大的效用?(Y3)”3個觀測變量來測量“學生期望”。
3.質量感知
質量感知是學生根據自已參加實踐教學的親身感受而作出的判斷,其感知效果雖有主觀性,但卻是其后續(xù)判斷的基礎和依據。良好的感知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學校的信任程度,實踐教學質量感知一般會對實踐教學感知價值有正向的影響,同時對學生的滿意度也會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本文選擇了“您對課堂實踐教學的滿意程度?(Y4)”、“您對學校的實驗室教學的滿意程度?(Y5)”、“您對學校實習實訓的滿意程度?(Y6)”、“您對學校畢業(yè)論文的滿意程度?(Y7)”4個觀測變量來測量“實踐教學質量感知”。
4.感知價值
感知價值是指學生將自己對實踐教學的期望與親身參加實踐教學的感覺進行比較,從而判斷學校提供的實踐教學對自己的價值大小。學生評價自己參加的實踐教學價值一般有兩個參照標準:一是同級別學校的相近專業(yè)的實踐教學;二是評價者本人付出的努力程度。學生感知到的實踐教學的價值越大,對學校實踐教學的滿意度會越高。本文選擇了“就您學校的實踐教學,您覺得您付出努力是否合理?(Y8)”、“與其他高校相比,您對現有的實踐教學質量是否滿意?(Y9)”2個觀測變量來測量“感知價值”。
5.學生滿意度
學生滿意度是學生接受過高校實踐教學后形成的一種對實踐教學的整體感覺和判斷。高校實踐教學不是一次性的活動,它是一個持續(xù)性的互動過程,因此,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是一個持續(xù)累積的結果,是學生對實踐教學是否達到其需求水平的累積性評價。本文選擇了“您對學校實踐教學的總體滿意程度?(Y10)”、“與您的預期相比較,您對學校實踐教學的滿意程度?(Y11)”、“與您的理想狀況相比,您對學校實踐教學的滿意程度?(Y12)”3個觀測變量來測量“學生滿意度”。潛變量和相應的觀測變量如表1所示。
表1 潛變量和相應的觀測變量
(三) 信度和效度檢驗
信度是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信度分析主要是通過測量調查數據間的一致性程度來反映調查問卷的合理性。信度系數常用克朗巴哈所創(chuàng)的α系數,α系數值界于0~1之間,值越大,表示調查數據的信度越好。根據吳明隆等人的觀點,α系數值如果在0.6-0.65之間最好不要;α系數值界于0.65-0.70之間是最小可接受值;α系數值界于0.70-0.80之間相當好;α系數值界于0.80-0.90之間非常好。[22]通過運行SPSS的α信度分析程序,得到克朗巴哈信度系數為0.959,說明問卷數據具有較好的信度。
效度是一個測驗在測量某項指標時所具有的準確程度。一個測驗的效度越高,表示測驗所測結果越能代表所測對象的真正特征。效度可以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檢驗,探索性因子分析是從數據出發(fā),找出影響調查問卷變量之間的共同因素。本研究對調查數據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據旋轉成分矩陣,各觀測變量在各個探索性因子上的最大負荷量都在0.70以上,說明調查數據的效度符合要求。
(四)因子適用性分析
用SPSS軟件對調查數據的因子適用性進行檢驗,經過總相關系數CITC值(Corrected-Item Total Correlation)和效度分析,樣本充分性的KMO值等于0.960,樣本分布的巴特利(Bartlett)球形檢驗卡方值為2118.78,相伴概率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 可知各變量獨立性假設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適用性可通過。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KMO and 巴特利球形檢驗
(一)模型初次計算和檢驗
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之后,用結構方程模型軟件LISREL8.70對模型進行擬合檢驗并對路徑系數進行顯著性檢驗。表3為模型初次擬合時標準化路徑系數及t檢驗值。
表3 模型結構變量路徑系數顯著性檢驗
(續(xù)表3)
假設因果關系標準化路徑系數t值顯著性與否H3高校形象對感知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0.03-0.18不顯著H4高校形象對學生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0.030.77不顯著H5學生期望對教學質量感知有顯著的正向影響0.342.80顯著H6學生期望對教學質量感知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0.351.98顯著H7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對感知價值有顯著的正向影響0.6413.98顯著H8質量感知對學生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0.162.40顯著H9感知價值對學生滿意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0.749.29顯著
一般而言,如果t值大于1.96時,*p<0.05, 該參數可達到0.05顯著水平;如果t值大于2.58時,**p <0.01, 該參數可達到0.01顯著水平;如果t值大于3.29時,**p <0.001, 該參數可達到0.001顯著水平。[23]從表3可知,有兩條研究假設H3和H4的t值小于1.96,說明這兩個假設不顯著,原模型需要進一步修正。
(二)模型修正和再檢驗
對于研究假設H3和H4,不顯著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對高校形象的評價越高,對學校的各種期望就會很高,因而對學校提供實踐教學質量會有非常高的希望。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校提供的實踐教學質量并沒有達到學生的預期,從而導致高校形象對實踐教學質量、高校形象對學生滿意度、學生期望對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沒有顯著的直接正向影響。
按照上述分析,去掉原模型中的2條關系之后,對所構建的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重新進行擬合優(yōu)度檢驗,得到的模型路徑系數全部通過檢驗。表4為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指標和參照標準,各項指標均達到理想水平,說明本研究建立的結構方程模型具有實際分析意義。修正后的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如圖2所示。
表4 測量模型變量的擬合指標
圖2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
(三)模型分析
根據圖2,將高校實踐教學效果滿意度結構方程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標準化路徑系數整理成如表5所示。表5顯示了標準化路徑系數及結構變量間的效應(包括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
表5 各潛變量的路徑分析及各項效應分解說明
注:*p<0.05;**p<0.01;***p<0.001。
由表5可知,高校形象對學生期望、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實踐教學感知價值和學生滿意度的總效應分別為0.970、0.849、0.855、0.803。學生對高校形象評價越高,對學校的期望就會越高,二者有顯著的直接效應;高校形象對實踐教學質量感知的影響既有直接效應(0.520),也包括間接效應(0.329),而且直接效應的影響要大于間接效應的影響;高校形象對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價值和學生滿意度沒有直接效應,而間接效應比較大。說明高校對于學校的宣傳與學校本身提供的實踐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的內涵建設。
學生期望對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實踐教學感知價值和學生滿意度的總效應分別為0.340、0.547、0.477。學生期望越高,對于學校提供的實踐教學質量會有更高要求,但每個人能感知到的實踐教學質量并不相同,受諸多因素影響。高校需要對學生解釋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學生本身需要付出的努力。學生如果能明確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那么學生期望對實踐教學質量感知的影響就會明顯。學生期望對實踐教學的感知價值由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構成,直接效應(0.350)稍大于間接效應(0.218);學生期望對學生滿意度沒有直接效應,但可以通過質量感知、感知價值兩個中介變量產生間接效應。由于目前我國在高中階段對職業(yè)生涯方面缺乏相關課程,有些學生在入學前對大學和未來就業(yè)缺乏足夠的了解,所以往往會對學校抱有過高的期望,一旦達不到理想目標,往往會產生很多負面效應。高校需要在大學生入學階段加強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及管理方面的知識傳授和方法培訓。
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對實踐教學感知價值和學生滿意度的總效應分別為0.630、0.635。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對感知價值的直接影響效應達到0.630,說明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價值判斷主要通過自己對實踐教學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綜合判斷。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對學生滿意度的直接效應只有0.170,說明高校提供的實踐教學質量并不能讓大多數學生滿意。高校要想提高學生對實踐教學質量的感知效果除了加強宣傳和解釋外,還需要加大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和考核力度。
實踐教學感知價值對學生滿意度的總效應為0.770,說明實踐教學感知價值對學生滿意度具有較大影響。因為實踐教學感知價值是一個比較出來的結果,學生比較的對象包括同類學校、自己的付出和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所以學生對學校提供的實踐教學通過綜合比較后,如果感覺收獲非常大,那么學生滿意程度自然會很高。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在顧客滿意度文獻回顧的基礎上,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國高校實踐教學發(fā)展現狀,構建了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試圖研究影響我國高校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的內在機理。本研究利用2014年江蘇省高校學生的調查問卷數據,應用4個外源觀測變量測量高校形象這個外源潛變量,用12個內生觀測變量測量學生期望、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實踐教學感知價值、學生滿意度4個內生潛變量,研究了高校形象、學生期望、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感知價值、學生滿意試度的結構關系及影響效應。研究結果表明,結構方程在處理高校形象、學生期望、質量感知、感知價值、學生滿意度等潛變量關系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顯著的優(yōu)越性,有效解決了傳統(tǒng)方法不能處理潛變量的弊端,而且高校實踐教學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效果很好,為解釋高校實踐教學效果及學生滿意度的內在機理提供了有效的量化模型。根據本研究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高校形象對學生期望具有顯著的直接效應,而且影響非常大(0.97);高校形象對高校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既有顯著的直接效應,也有明顯的間接效應;高校形象對于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的感知價值和學生滿意度沒有顯著的直接效應,但通過多個中介變量和多條路徑產生了間接影響。第二,學生期望對高校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有顯著的直接效應;學生期望對高校實踐教學感知價值既有顯著的直接效應,也有實踐教學感知質量作為中介變量產生的間接效應;學生期望主要通過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和實踐教學感知價值2個中介變量對學生滿意度產生間接效應。第三,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對感知價值具有顯著的直接影響;實踐教學質量感知既對學生滿意度產生直接影響,又通過感知價值這個中介變量產生間接影響。第四,實踐教學的感知價值對學生滿意度有顯著的直接正向影響,影響效應達到0.77。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我國高校實踐教學的學生滿意度受高校形象和學生期望的影響較小,甚至會由于期望過高而產生負面影響;高校實踐教學的學生滿意度更多受學生對高校提供的實踐教學質量感知及價值判斷的影響,說明影響學生實踐教學的滿意程度的因素正在發(fā)生變化,他們更加關注高校實踐教學的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以及能否在實踐教學過程提高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
(二)對策與建議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為了更有效地提高高校實踐教學學生滿意度,需要制定有效的對策來滿足社會和學生對實踐教學的潛在需求。首先,高校各類實踐教學服務和管理部門在制定實踐教學政策時,需要轉變理念,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學生的真實需求和潛在需求,避免不分專業(yè)的“大一統(tǒng)”實踐教學模式。其次,構建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建設,高校的實踐教學應該根據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變化而動態(tài)調整實踐教學內容,有效避免實踐教學的滯后性和無效性,提高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前瞻性。再次,加大對高校實踐教學的保障體系建設,保障體系包括保障實踐教學體系正常運轉的制度建設、經費投入和師資力量建設,為高校實踐教學的有效運轉提供強有力的人、財、物和制度保障。最后,建立健全高校實踐教學效果的績效管理體系??冃Ч芾眢w系既包括對實踐教學過程的監(jiān)控,也包括對實踐教學效果的反饋和調控??冃Ч芾眢w系的主體可以分多個層次,國家、省、高校、院、系均可以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績效管理制度,各級主體都要明確各自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的職責和任務,加大對教師和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管理力度,加強監(jiān)管和效果反饋??傊ㄟ^提高學校和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和結果管理,提高高校實踐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不斷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1]Abratt R.A New Approach to the Corporate Image Management Process[J].Journal of Market Management,1989(1):63-76.
[2]陳堯坤.企業(yè)形象研究的歷史、展望與思考[J].中國管理科學,1997(9):57-64.
[3]程鵬飛,劉新梅.連續(xù)性服務業(yè)中企業(yè)形象對顧客轉換意向的影響[J].管理評論,2011(7):78-85.
[4]李惠璠,羅海成,姚唐.企業(yè)形象對顧客態(tài)度忠誠與行為忠誠的影響模型—來自零售銀行業(yè)的證據[J].管理評論,2012(6):88-97.
[5]沈鵬熠.零售企業(yè)社會責任行為對企業(yè)形象及顧客忠誠的影響機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23-28.
[6]劉敬嚴,劉金蘭,劉春姣.基于服務營銷視角的高等教育質量實證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0(6):54-56.
[7]Fornell C, Johnson M D, Anderson E W,et al.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Nature, Purpose and Finding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7-18.
[8]張志平,陳惠春.服務感知與期望及質量控制[J].商業(yè)時代,2004(24):8-9.
[9]黃琳.顧客期望管理方法研究[J].企業(yè)經濟,2007(12):52-54.
[10]歐海燕.基于期望層次理論的服務業(yè)顧客期望管理[J].赤峰學院學報,2010(6):131-133.
[11]張懿瑋.顧客期望對服務質量的影響機制分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2(2):86-90.
[12]胡子祥.高等教育顧客感知服務質量的實證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135-141.
[13]趙國杰,張彤,閆麗萍.大學生高校教育感知質量測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49-52.
[14]胡曉輝,王喚明.對高等教育顧客滿意度的初步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5):33-37.
[15]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8-45.
[16]趙耀華,韓之俊.基于結構方程的高校顧客滿意度模型[J].系統(tǒng)工程,2011(11):85-90.
[17]張泊,趙占峰.關于顧客忠誠的產生源于顧客價值形成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6(4):67-68.
[18]戴梅紅.在高等教育領域樹立“顧客滿意”質量意識的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10):26-29.
[19]楊雪,劉武.中國高等教育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及其應用[J].遼寧教育研究,2006(10):7-10.
[20]漆新貴.論顧客滿意度導向的高校教育服務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09(3):39-41.
[21][23]邱皓政,林碧芳.結構方程原理及應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258-259,288.
[22]吳明隆.SPSS統(tǒng)計應用實務[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9.
(責任編輯鐘嘉儀)
2015-08-23
孫友然,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楊淼,美國圣母大學博士研究生;江歌,美國圣母大學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23)
*本文系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江蘇高校人文社科類專業(yè)實踐教學效果評估研究”(2013JSJG368)、南京郵電大學教改課題“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南京郵電大學管理類專業(yè)實踐教學效果評估研究”(JG00714JX91)、江蘇省高?!扒嗨{工程”和南京郵電大學“1311人才計劃”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