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承
摘 要:目標責任制是通過工作目標設計,將組織的整體目標逐級分解,轉換為單位目標最終落實到個人的分目標。這些目標方向一致,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目標體系。每個個體目標的完成,是組織完成整體目標的前提。有關考評機構將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運用的過程。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將目標責任制引入到我國政府的管理中,直到今日還一直是我國績效評估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目標責任制;考核
1 目標責任制的優(yōu)勢及存在的問題
(一)目標責任制優(yōu)勢
1.設定工作目標,明確工作方向
2.動態(tài)考核目標,確保工作完成
3.注重結果運用,發(fā)揮激勵效果
注重運用考核的結果,可以調動公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進政府部門各項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民主化、規(guī)范化和法制化的運行軌道。
(二)目標責任制存在的問題
1.目標設定階段存在的問題
(1)少數(shù)單位目標設置數(shù)據不實
(2)小單位、小部門在目標考核中存在畏難情緒
(3)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難以權衡
(4)目標設定引發(fā)道德風險
2.目標考核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
(1)考核日趨形式化
沒有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考核的主觀性太強,走過程,搞形式的現(xiàn)象普遍,通過簡單的談話,快速的查閱相關資料,就輕松確定該單位是否優(yōu)秀。
(2)考核的責任與分工不明確
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一部分考核者沒有真正對考核給予充分的關注和重視。其次,考核體系中人為的因素過多。第三,考核責任沒有落實到人,由于在考核時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相匹配,在出現(xiàn)一些問題時,不能明確到人。
(3)目標考核的目標不明確
政府機關對績效考核定位缺乏明確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獎金的分配而進行考核,這樣做的結果通常使考核流于形式,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結果卻不了了之。
(4)指標的確定不科學
政府機關目前的考核體系所采用的評價指標多為評價性的描述,而不是行為性的描述,評價時多依賴考核者的主觀感覺,缺乏客觀性,如果是行為性的描述,則可以進行客觀的評價。
3.目標應用階段存在的問題
考核結果不能很好應用,每年的目標考核結束后,往往把考核結果束之高閣,有時為了引起不必要的爭論,甚至把考核結果保密,這樣,考核結果有時得不到有效的運用,造成了考核的可信度降低。
2 對目標責任制運行的改進
(一)健全領導體制,確定考核對象
組織保障:為加強目標責任制管理的領導、組織和協(xié)調,由省委省政府成立目標責任制考評工作小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干部為小組成員;下設綜合目標管理辦公室,具體工作主要由省委督查室負責。
在確定考核對象時注意目標對象的的動態(tài)性,每年都根據工作需要和機關工作的特點,對考核范圍進行必要的增減。對不同類別的部門,共性目標的考核納入統(tǒng)一考核,但是職能目標的考核則要根據部門的特色分別考核。
(二)科學設定目標,層層分解責任
1.堅持目標的設置和制定科學嚴謹
科學嚴謹?shù)脑O置和制定好年度目標,讓省直各單位黨委(黨組)成為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推進工作、抓好落實的重要載體和總抓手,導向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心,導向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按照各自的分工,高效有序的開展工作。
年度考核目標細分為重要職能目標、共性工作目標、效能建設目標、爭先創(chuàng)優(yōu)四大目標,形成“四位一體”的目標考核體系。主要職能目標要少而精,一般不超過5項。能量化的要做到量化,在質量和數(shù)量上要有變化,比上一年要有所進步。共性目標主要包括: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各單位黨建工作、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tài)文明建設、人口與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密、信訪工作、機關人事編制、支持新農村建設等工作。
2.確保目標分解詳細具體,責任到人
以“目標責任狀”為媒介,詳細具體的分解目標任務,建立一個空間關系、時間關系、權責關系明確的協(xié)調目標網絡。通過工作目標的細化分解,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目標、責任主體、責任措施、責任時限,建立權責關系、空間關系、時間關系明確的目標網絡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動力傳導機制。
3.明確目標導向,理順目標關系
在目標考核中應明確目標導向:一是戰(zhàn)略導向。二是公民導向。三是職責導向。四是績效導向。綜合考評發(fā)揮其內在的發(fā)現(xiàn)、協(xié)調、改進功能,幫助各單位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改進績效。
在目標考核中要注意理順目標關系:一是突出重點和統(tǒng)籌兼顧的關系。二是先進性和可行性的關系。三是定性與定量的關系。
4.規(guī)范考核程序,完善考核機制
(1)完善考評流程。實施目標管理的具體流程為:一是日常管理。月臺賬、季小結制度,本單位每月對目標實施情況進行自查,及時安排下月目標工作任務。二是年中推動。各單位在年中進行自查,檢查上半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時安排下半年目標工作任務,并向分管部門領導及辦公室報告,由辦公室匯總后公開,接受監(jiān)督和評議。三是年終考核。組成考評小組,對照目標責任書對各單位工作逐項進行檢查。
(2)完善考核主體。在目標考核中一個單位的考核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觀性過強、考核不全面等缺點,所以在現(xiàn)有以目標辦考核為主體的考核機制外,要增加市民群體考評、服務對象考評、單位間的相互考評、省領導評價。
(3)完善第三方考核,加快電子政務發(fā)展。第三方包括市民群體和各單位的服務對象,在考評中他們的考評將更客觀、更真實反映各單位的基層工作落實情況。為加強考評中第三方的參與度,應加強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做到政務網絡公開,讓公民更便捷的了解政府工作,考評政府工作。具體考核流程。5.注重結果運用,切實發(fā)揮效用
考核結果是整個目標考核過程的最終環(huán)節(jié),如果考核的結果得不到有效的運用,目標管理就沒有實際價值和意義可言。結果運用可通過一下四個方面來落實:一是加強目標考核的思想認識,考核不是一個形式,而是為了促進和激勵政府工作的開展,考核部門、各單位、第三方都要樹立起以目標責任為工作導向的意識,讓考核結果落到實處;二是根據考核結果,對年度目標考核結果予以公示,并以省委省政府的 名義對先進單位和達標單位給予通報表彰。對未達標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要求向省委省政府及社會寫出書面整改報告,限期整改。利用社會輿論的壓力,起到表彰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三是將考核結果與人事任用掛鉤。將考核結果報送省委組織部,省委組織部按照“憑政績用干部”的原則,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四是按照考核等次,對表彰單位予以物質獎勵。根據考核的結果,對先進單位和達標單位的考核等次,予以不同數(shù)額的目標考核獎金。
參考文獻
[1] 彼得德魯克.管理實踐,1989
[6] 楊碩.關于完善遼寧省直機關目標績效考核機制的研究.東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0301
[7] 褚永林.機關目標責任制的意義――作用及其實踐.理論界,1999(01)
[9] 樊星.目標責任制考核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0501
[11] 陳曉東.制定目標管理責任制應注意的幾點關系.陜西檔案,2007(01)
[13] 胡本亮.黨政機關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