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情感認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

      2016-10-09 15:51:15馮巧玲
      武昌理工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情感認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馮巧玲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黨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工作。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教育要改變以往刻板教條的模式,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場,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學生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認同度,努力實現(xiàn)道德教育理念與實踐者個體情感的雙重結(jié)合,才能起到優(yōu)化大學生思想,端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作用。

      關鍵詞:情感認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情感認同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扒楦惺侵溉藢Υ挛锏目隙ㄅc否定、滿意與不滿意、享受與厭惡等態(tài)度的內(nèi)心體驗”;“所謂認同是指客觀的外在對象與主體或個體在認知、言行等方面的相似性,群體成員在文化上的一致性及個人意識的連貫性。由此可見,情感認同是指在情緒和情感方面感知并接受對象,是人與人的心理兼容性在情感上的體現(xiàn)?!辫T就社會主義事業(yè)新時代的可靠的接班人,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是每個教育者的使命和職責所在,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光靠空洞的說教和抽象的道德理論解說并不足以改變學生的道德認知,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引下,學校教育表現(xiàn)出越來越多地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越來越重視將學生的問題擺在學校教育的首位。除此之外,現(xiàn)實的道德教育還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充分考慮每個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及由此產(chǎn)生的對學校道德教育的情感認同度,努力實現(xiàn)道德教育理念與道德實踐者個體情感的雙重結(jié)合,才能起到優(yōu)化大學生思想、端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與原因

      教育的目的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以及對社會有用的人?!扒嗄甑膬r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屬于黨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工作,肩負著引領社會思潮的重要使命,在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中,都十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1957年3月,毛澤東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學校要大力進行思想教育......政治課要聯(lián)系實際,生動有趣,不要教條式的,要使學生知道一些為人在世的道理?!薄耙訌妼W校政治思想教育,每省要有一位宣傳部長、一位教育廳長親自抓這項工作”。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毛澤東教育思想的基礎之上深刻闡述了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本質(zhì)和發(fā)展規(guī)律,強調(diào)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要改進方法,還要充實內(nèi)容,將道德教育滲透在教學活動和學校的其他活動中,培育四有新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教育會議上多次強調(diào)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提出教育事業(yè)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更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中去。2015年1月19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高校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前沿陣地所肩負的重要使命,為新形勢下推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進行了戰(zhàn)略部署與安排。

      在黨和國家的重視及引領下,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幫助大學生明辨是非,引導其堅守道德規(guī)范和原則的重要途徑。在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四有新人”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體現(xiàn)了大學的職責和使命。但是,在新形勢下,面對社會的變革和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帶來的各種價值觀念的沖擊,加之對目前中國發(fā)展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出現(xiàn)的問題缺乏比較全面的認識,同時較之于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相對于現(xiàn)代公共生活的局限性,西方文化凸顯的價值觀更容易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頭腦。這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極大的挑戰(zhàn),也給高校德育工作帶來難度,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與我們的目標和期望值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的原因。譬如,90后大學生因理想信念的缺失而導致所謂的道德冷漠,同時普遍表現(xiàn)為精神、情感及整個內(nèi)心世界的空虛;思想意識領域凸顯出價值取向模糊,誠信缺失等問題。因錯誤意識的支配,近幾年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狀況頻發(fā),大學生自殺和犯罪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這與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國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期望并不成正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如此尷尬的現(xiàn)狀,究其原因,可以歸咎為三個方面: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界限太過分明。長期以來,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肩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任務的理應是思政課教師,也有人狹隘的理解為只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才是思政教育主課堂,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事實上,單靠思政教師的力量,用課時并不多的的政治理論課將學生塑造成為道德品質(zhì)高尚的人,顯然是不可能的。學校所有教師都應當成為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領路人,所有課程都應滲透對學生“做人”和“樹德”教育。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未關注教育主體的能動性。我們對教育關注更多的是教育的對象,而往往忽略了教育主體的自覺能動性。一封“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的信控訴了當今教育者的問題。教育者的政治素養(yǎng)和覺悟的高低,直接影響并決定了受眾者對教育的接受程度。個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政治立場不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將信將疑,對自己的學科一知半解,并未完全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甚至在思想上逃離和背叛了道德教育的宗旨,其教育效果差強人意。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未脫離“改造人”的怪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而又系統(tǒng)的工程。大學生面臨的道德危機確實值得教育者反思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否符合教育規(guī)律。事實上,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沿襲了試圖“改造人”的目的,而沒看到思政教育的對象是有血有肉、有思維、有感情的實實在在的人,這是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弊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如此尷尬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

      改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必須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fā),將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慮的范疇。

      二、情感認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認同是一種價值選擇。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內(nèi)心體驗和評價。人們對事物接受與否,喜歡程度如何,全憑主觀認識和體驗。一般來說,當人們對某事物表現(xiàn)出極高的熱情,在行動上積極追隨并甘愿為之奉獻時,這種客體肯定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主體的需要;當人們對某事物反應冷漠,行動拖拉甚至表現(xiàn)出極強的負面情緒時,這種客體肯定與主體的主觀需要是不相吻合的。因此,情感認同是主體衡量價值尺度的重要標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和道德價值觀教育,要使學生認同教育的理念和本質(zhì),使思政教育由被動灌輸變?yōu)橹鲃訉W習和接受,就必須遵循學生的情感認同規(guī)律,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fā),才能將外在的客觀要求內(nèi)化為一種自覺認識,進而變成一種自愿行為。

      情感認同具有動力推動作用。個體因利益遭受損害而痛惡生活中的“惡”;也因遵守禮儀規(guī)范得到肯定和贊揚而提倡“善”,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币虼耍楦惺且环N催化劑,在思政教育中貫穿情感認同,做到以情感人符合激勵原則,能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自主修身的積極性。

      三、情感認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現(xiàn)路徑

      (一)學生對學校管理及育人理念的認同

      首先,情感認同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它真正關心人的內(nèi)心體驗,尊重人的情感思維。任何管理或教育如果只有僵硬的制度、硬性的約束,缺乏人性的關懷和彼此的尊重理解,只能是將教育的對象“物化”。譬如學校為了限制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于是出其怪招干脆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這種硬性的約束不僅對學生生活帶來不方便,更容易引起對學校制度的排斥和反感,嚴重者發(fā)展到截然對立的狀態(tài)。因此,高校除了要具備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嚴密的規(guī)章制度,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歸屬感,營造和諧順暢的文化氛圍,學生才能對學校的規(guī)則產(chǎn)生強烈的主觀心理認同,才會自覺自愿遵守和維護學校管理。

      其次,高等教育要緊貼市場需求,培育市場需要的人才,解決就業(yè)矛盾,這是學生對學校育人理念情感認同的基礎。在當前就業(yè)壓力嚴峻的形勢面前,學生對上大學及讀完大學后的前途缺乏足夠的信心,甚至產(chǎn)生迷茫的消極懈怠情緒。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不能每天坐在辦公室或照著課本紙上談兵,要深入學生群體內(nèi)部時刻洞察與學生利益相關的問題,還要通過市場反饋的信息及時調(diào)節(jié)學校專業(yè)及育人模式,幫助學生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和就業(yè)指導。事實上,學生是否認可學校,從根本上來說是滲透著內(nèi)心的功利性價值的。

      (二)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認同

      學校教育全部都是為學生的全面成才服務的。為了加強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高校開設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等幾門課程,雖然這些理論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但現(xiàn)實的情況與我們的期望相反,學生對這幾門課并沒有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引起足夠的重視,傳統(tǒng)的說教和單純的理論灌輸使學生認為是可有可無甚至浪費時間,大多數(shù)理論學生理解但不認同,更不去踐行。因此,如何突破思政教育的瓶頸以改變學生的疲軟狀態(tài),還得深入研究學生心理和思想狀態(tài)。

      既然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那么思政教師就有責任和義務改進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借助新媒體給學生展示靈活多樣的授課技能和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學生對課程的喜愛才能接受教師所闡述的理論觀點。因此,思政教師不妨學習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理念,將教育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引入案例教學,用社會政治經(jīng)濟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主流和非主流價值觀做對比,引導學生認清是非善惡;用生活中的正反事例引導學生:譬如生活中充滿正能量的“身邊的好人”、“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可以和學生形成情感交集,以情理交融的方法號召并鼓舞其情緒;借助“小悅悅事件”等負面的事例批判并抵制道德冷漠和麻木不仁,真理的力量加上道義的力量才能激發(fā)學生潛在的道德情感。只有做到用生活感化人,用鮮活的事例滿足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精神信仰的渴求與期盼,訴說共同的價值追求,才能引發(fā)情感共鳴并結(jié)成穩(wěn)固的價值共同體,從而引導學生樹立道德義務心和道德責任心,在內(nèi)心認可道德規(guī)范并自覺自愿承擔起對他人和對社會的責任,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師生情感認同。

      高校輔導員扮演著學生師長和朋友的角色,與學生關系最密切,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師,也是學生成才路上的領路人。一位稱職的輔導員,必是自身道德品質(zhì)高尚,且具有較強的人格魅力和敬業(yè)精神,樂于和學生打交道,并能很好的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輔導員工作的成敗,取決于學生對其的認可程度。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桿秤,他們對輔導員的管理和教導是有選擇性的接受的,也就是其內(nèi)心深處對輔導員有情感上的定位,外在表現(xiàn)為對其工作的支持與否。學生對輔導員產(chǎn)生喜愛和崇拜等積極的情感認同,會無形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即使品行不端的學生,也會因為遇到好老師而改變。古今事實證明,師生之間深厚的情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礎。

      反之,輔導員老師如果如同教育家夸美紐斯描述的,是一位“不學無術的教師,消極地指導別人的人”,那么他本身就是“沒有軀體的人影,是無雨的云、無水的源、無光的燈,因而是空洞無物的。”那么他只能對學生產(chǎn)生消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對老師的否定會轉(zhuǎn)移到教育內(nèi)容上,因為連這個人都不認可了,那么他說的一切都是耳旁風,而不管有無道理。因此,試著塑造一種親和有為的作風和形象,建立與學生之間的信賴感,用真情點燃學生求知向上的激情和熱情,才能將外在的規(guī)范內(nèi)化為學生自覺的行動。

      總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考慮并想方設法積極調(diào)動大學生的情感因素,增強情感認同,必要時道德教育還應“投其所好”,努力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實踐者個體情感的雙重結(jié)合,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參考文獻:

      [1] 葉奕乾.普通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 任志芬.情感認同:思政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因素[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8(5).

      [3]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N].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

      [4]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N].人民日報,2014-9-10.

      [5] 列寧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 胡彩業(yè).淺談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J].零陵學院學報,2003(3).

      猜你喜歡
      情感認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S.M.Town家族演唱會的情感認同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1:32:27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文化認同
      理論導刊(2016年5期)2016-05-28 13:17:19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培育的著力點
      科教導刊(2015年13期)2015-06-09 16:54:16
      鹰潭市| 卓资县| 合川市| 南木林县| 库伦旗| 郸城县| 碌曲县| 贵南县| 维西| 和硕县| 河间市| 阳曲县| 苏州市| 黎川县| 明光市| 咸丰县| 大同县| 灵石县| 抚顺县| 平顺县| 陆川县| 乐至县| 宜丰县| 武汉市| 安龙县| 平果县| 绵阳市| 延吉市| 顺平县| 海原县| 深圳市| 淮阳县| 永安市| 屏东市| 临清市| 东阳市| 嘉黎县| 万荣县| 襄樊市| 达拉特旗|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