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清環(huán),李翠,曾小兵,曾梅許陽春市中醫(yī)院內一科,廣東 陽春 529600
中醫(yī)護理對心衰患者生活能力及情緒與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龔清環(huán),李翠,曾小兵,曾梅許
陽春市中醫(yī)院內一科,廣東 陽春 529600
目的:觀察中醫(yī)護理對心衰患者生活能力及情緒與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方法:選取心衰患者共90例,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各45例;對照組參照《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給予常規(guī)強心、擴血管、利尿等治療以及護理模式;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護理方案,包括情志調理、飲食調護、生活起居護理等;比較2組心衰療效積分;參照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評價2組生活質量;檢測2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4.44%,對照組7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治療組患者體力、社會、情緒和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患者全血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在常規(guī)用藥和護理的基礎上,中醫(yī)護理對心衰患者的生活能力及情緒改善包括體力、社會、情緒和癥狀的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血液流變指標。
心力衰竭;中醫(yī)護理;生活能力;情緒;血液流變學;血漿黏度;全血黏度
心力衰竭為老年人群常見病,也是多種心血管病的終末階段;在我國范圍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約0.5%~1.4%,大約50%的患者在5年內死亡,故預后甚至差于癌癥[1]。研究表明,老年心衰患者常并發(fā)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高達24%~42%[2],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且上述情緒反應與心衰相互作用,給臨床治療增加困難。中醫(yī)藥防治心力衰竭取得較大進展,尤其是對心力衰竭所致情緒障礙等的治療優(yōu)勢明顯[3];中醫(yī)護理作為中醫(yī)學體系之一,其對心衰患者的生活能力及情緒的改善已得到證實[4]。本研究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參照中醫(yī)學辨證施護特點采取中醫(yī)護理干預觀察其對心衰患者生活能力及情緒的影響,結果報道如下。
1.1心衰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中Framingham心衰診斷標準制定,主要癥狀:①頸靜脈怒張;②肺部啰音;③心臟擴大;④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或端坐呼吸;⑤第三心音奔馬律;⑥急性肺水腫;⑦靜脈壓升高>1.57 kpa(16 cmH2O);⑧肝頸靜脈返流征陽性;⑨循環(huán)時間>25 s。次要癥狀:①夜間咳嗽;②踝部水腫;③活動后呼吸困難;④胸腔積液;⑤肝腫大;⑥肺活量降低到最大肺活量的1/3;⑦治療后5天內體重減輕>4.5 kg;⑧心動過速(≥120次/min)。同時合并以上2個主項或1個主項加2個次項,即可確診。
1.2納入標準①符合心衰診斷標準者;②年齡50~70歲;③NYHA為Ⅱ~Ⅲ級者;④初次發(fā)病者;⑤患者或患者家屬知情,且簽署協議書。
1.3排除標準①合并增加死亡率因素疾病,如嚴重室性心律失常、梗阻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未修補的瓣膜病以及心包填塞等;②合并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③精神病患者;④藥物治療期間過敏者。
1.4一般資料觀察病例為陽春市中醫(yī)院內一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90例。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各45例。對照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53~67歲,平均(62.03±7.82)歲;病程 1.5~5年,平均(3.44±0.59)年;心功能分級(NYHA)[6]:Ⅱ級33例,Ⅲ級12例。治療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51~69歲,平均(63.16±7.99)歲;病程 1~5.5年,平均(3.49±0.51)年;NYHA:Ⅱ級32例,Ⅲ級13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以及心功能分級疾病資料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對照組參照《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6]給予常規(guī)強心、擴血管、利尿等治療以及護理模式,包括:①戒煙酒,清淡飲食,必要時采用低流量吸氧;②卡托普利片(蚌埠豐原涂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943),口服,每次12.5 mg,每天2次;③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355),口服,每次25 mg,每天2次;④雙氫克尿噻片(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683),口服,每次25 mg,每天1次;⑤地高辛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678),口服,每次0.125 mg,每天1次。
2.2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及護理方案的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護理方案,包括情志調理、飲食調護、生活起居護理等;①情志調理:給予心理疏導、勸慰患者正確對待疾病,勿急躁、焦慮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藥物治療的作用、療效以及注意事項,同時可介紹成功病例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②飲食調護:囑患者進食不宜過飽,宜多餐少量,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且根據具體病證建議采用相應飲食療法;且忌食入寒涼、生冷和油膩食物。③生活起居護理:總體應以順應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生活規(guī)律,起居有常為主;保持病室或生活環(huán)境安靜舒適、空氣清新流通;保證充足睡眠時間;保持大便通暢,必要者采用中藥來調理大便;病情穩(wěn)定者可建議適當輕度運動,如打太極拳,每天1次,每次20 min。④患者均采取辨證施護,給予相應中藥進行調理。所有患者均給予4周療程觀察。
3.1觀察指標①2組心衰療效積分:參照Lee氏計分標準[7],包括肺部啰音、呼吸困難、浮腫、肝大、頸靜脈、胸片6個方面;呼吸困難按5級計分:0~4分;頸靜脈按3級計分:0~3分;其他指標按4級計分:0~4分。②2組生活質量評價:參照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8]標準;該量表包括體力、社會、情緒和癥狀4個方面,每個方面記分:最好(0)~最差(5分)。③2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測定:檢測包括血漿黏度及全血高、中、低切率全血黏度,采用GD3LBY-N6K型血流變快測儀測定。
3.2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據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處理,計量數據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以χ2檢驗處理。
4.1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顯效:治療后4周心衰積分減少≥75%,NYHA分級提高2級以上。有效:治療后4周心衰積分減少50%~75%,NYHA分級提高1級,但不及2級者。無效:治療后4周積分減少不足50%,NYHA提高不足1級者。加重:治療后4周積分超過治療前積分,NYHA惡化1級或1級以上者。采取尼莫地平法,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4.22組治療4周后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傆行手委熃M94.44%,對照組77.78%,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
4.32組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見表2。 2組治療后患者體力、社會、情緒和癥狀評分分別與治療前比較,均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治療組患者體力、社會、情緒和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2組各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1 2組治療4周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2組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2 2組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s)分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②P<0.01
組別n對照組治療組54 54 54 54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體力13.75±1.57 9.52±0.97①13.44±1.61 7.21±0.75①②社會8.83±0.92 6.15±0.66①8.65±0.95 3.25±0.38①②情緒8.94±0.92 6.43±0.68①8.86±0.90 3.89±0.41①②癥狀4.01±0.43 2.57±0.25①3.96±0.44 1.59±0.17①②
4.42組血液流變學檢測情況比較見表3。治療后,2組患者全血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漿黏度比治療前均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患者全血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3 2組血液流變學檢測情況比較(±s) mPa·s
表3 2組血液流變學檢測情況比較(±s) mPa·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②P<0.01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血液黏度(高切)5.99±1.51 5.87±1.33 5.94±1.55 5.83±1.62血液黏度(中切)8.03±0.88 6.82±0.76①8.06±0.95 5.77±0.60①②血液黏度(低切)14.92±1.79 13.08±1.46①14.96±1.82 11.39±1.28①②血漿黏度2.06±0.23 1.44±0.17①2.01±0.22 1.12±0.14①②
心衰為心血管疾病的最終階段,臨床資料顯示,心衰患者在疾病得到確診后生活質量下降,經濟和心理負擔加重;因此,心衰患者常易合并抑郁焦慮情緒;臨床以情緒低落、自責悲觀、反應緩慢、消極等表現為主;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其遠期療效欠佳,且極易被醫(yī)生忽視。然而,以上抑郁焦慮等情緒單純采用藥物干預治療療效有限,采用中醫(yī)護理從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角度并結合辨證施護已被證實療效良好。
本研究在對照組常規(guī)藥物治療和護理基礎上,給予包括情志調理、飲食調護、生活起居護理等相關中醫(yī)護理干預;情志調理以中醫(yī)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患者的信心,尤其對心衰合并抑郁焦慮癥狀患者效果更佳;對于心衰患者,中醫(yī)學反對過食肥甘厚膩,清淡和規(guī)律飲食可減輕心血管負擔;《素問·上古天真論》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忘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享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币虼?,給予心衰患者或合并抑郁情緒患者舒適和規(guī)律的生活起居護理是臨床治療該病的重要內容。如進行適當運動或太極拳活動,可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增加組織氧的利用度等。在以上基礎上再辨證施護,具體給予相應中藥調理,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得到較好改善;研究證實,實施良好的中醫(yī)護理方案能夠使治療效果事半功倍,能夠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減輕癥狀[9]。
本研究結果提示,在常規(guī)西藥和護理基礎上對心衰患者給予中醫(yī)護理,可提高患者總有效率,如治療組總有效率94.44%,對照組77.78%,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對患者生活質量和情緒作用方面,筆者采用明尼蘇達心衰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估,該量表為心衰患者的專用量表,具有較好的可信度和有效度,且得到臨床實踐的反復驗證;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后患者的體力、社會、情緒和癥狀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治療組治療后患者的體力、社會、情緒和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以上結果提示,中醫(yī)護理對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治療及其情緒具有更好療效。
中醫(yī)學認為,氣滯血瘀是心衰關鍵病機,瘀血阻絡為各種證型心衰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促進血液循環(huán)流通是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法則。尤其是對于心衰并發(fā)抑郁情緒患者,氣滯血液病機尤為突出。本研究對中醫(yī)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檢測顯示:治療后,2組患者的全血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漿黏度比治療前均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加用中醫(yī)護理干預能進一步降低全血中切、低切黏度和血漿黏度,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總之,對于心衰并發(fā)抑郁等情緒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和護理治療基礎上給予辨證施護等中醫(yī)全面調理,可改善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血液黏度,為中醫(yī)護理干預或治療疾病提供參考。
[1]邢作英,王永霞,朱明軍.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及其病因[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0):937-938.
[2]尹璐,康曉新,曲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心衰[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23):307-309.
[3]陳房超,周劍如,嚴浩,等.疏肝益氣活血湯治療老年心衰伴焦慮抑郁情緒患者的臨床研究[J].醫(yī)藥前沿,2013(31):246-247.
[4]邱定榮,陳笑銀,陳娟,等.慢性心衰中西醫(yī)結合護理門診管理模式效果的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29(14):2392-2394.
[5]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7-84.
[6]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
[7]Lee DC,Johnson RA,Bingham JB,et al.Heart failure in outpatients:a randomized trial of digoxin versus placebo[J].N EnglJ Med,1982,306(12):699-705.
[8]Riegel B,Moser DK,Glaser D,et al.The 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sensitivity to differences and responsiveness to intervention intensity in a clinical population[J].Nurse Res,2002,51(4):209-218.
[9]郭盈盈,常麗.穴位貼敷配合中醫(yī)護理方案對心衰患者癥狀改善的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2,31(4):125-127.
(責任編輯:劉淑婷)
R541.6+1
A
0256-7415(2016)07-0244-03
10.13457/j.cnki.jncm.2016.07.106
2016-02-04
龔清環(huán)(1977-),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呼吸病科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