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雍明
摘 要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語文教學是一門極富有藝術特色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如何把一堂平凡普通的課上得生動活潑,如何把平淡的課堂化為神奇的世界,使學生既能品味優(yōu)美之語言,又能感受生動之形象。既有思想感情之熏陶,又有藝術魅力之享受,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追尋的目標。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有效導入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導入是語文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關鍵,每位語文教師應當引起重視。好的導語像磁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以啟迪,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設計科學有效的導語,把握課文的特點,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精彩的導入,會為整個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良好的開端,課堂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導入的方式方法很多,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語文課導入的方法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活力。語文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和組合,以取得理想的課堂效果。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是指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進行直接描繪,或借用幻燈、錄音、錄像、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手段,創(chuàng)設出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或引發(fā)學生相應情感體驗的情境,使學生在欣賞或情緒感染中就勢轉(zhuǎn)入課文學習的一種導入方法。
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導入,1976年1月8日,為人民勞累一生的周總理去世了,他靜靜地躺在鮮花翠柏中,五星紅旗覆蓋著他的身軀。1月11日,周總理的遺體要送到八寶山火化。披著黑紗的靈車,緩緩地開過來了,那年冬天特別冷,寒風猛烈地吹著,但是首都幾十萬人涌上了街頭,默默地站在人行道兩旁,等待著,等待著靈車開來,他們要向敬愛的周總理告別。因為從今以后,我們再也看不到周總理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總理那親切的聲音了。十里長街到處是白花,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在低低地哭泣……同學們,這是32年前的事情,你們沒有經(jīng)歷那讓人心碎的時候,但是《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會讓我們了解當年的情景……這段感人至深的導語,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如課文《要下雨了》一課的導入:同學們,下雨之前小燕子總是飛得很低,大群大群的螞蟻往高處搬家,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就知道了。如《認識聲母“f”》的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西游記》中關于如來佛的一段有趣的故事,當學生興趣盎然時馬上板書“f”,告訴學生像如來這樣在天界受膜拜的都稱之為“佛”,帶學生朗讀“f”。
運用故事導入,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的或枯燥的內(nèi)容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接受起來更為容易。用簡筆畫導入,如教《鵝》這首古詩時,教師畫出了曲頸高歌的白鵝。無疑此時被畫吸引了的孩子,情緒異常興奮,精神格外專注,各種解釋,想象乃至靈感都會奔涌而出。
有些課文,由于寫作年代較早,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相去甚遠,學生感到生疏,難于理解。對于這樣的課文,就可以通過介紹背景來導入新課。如《月光曲》一課的導入:同學們,一百年前,德國有個偉大的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說過“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么幸福?!彼簧V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我們現(xiàn)在聽到的優(yōu)美動聽的曲子便是其中一首,叫《月光曲》。
如在教學《李時珍》一課時,筆者先介紹課文的作者:李時珍是我國明朝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課文講了幾件事?究竟是什么事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學習《李時珍》就知道了。這樣引入新課,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如教學《海底世界》一顆,學習課文前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如果把全世界各國的國土合起來,這樣就變得更大了。而地球還有沒有什么地方的面積比陸地面積更大呢?學生回答后,教師節(jié)是課題《海底世界》。并緊扣課題提出疑點:海地到底有多大呢?海地里面世界又會是怎樣的呢?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的疑點就會解開了。以此喚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趣和好奇心,促使他們到課文中尋找答案新課,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課前用錄音機播放“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讓學生欣賞,然后提出問題:你們喜歡這首曲子嗎?作曲家為什么要寫著首動聽的曲子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利用音樂導入新課,同學們自然而輕松愉快地進入了學習新課的角色。
教學《老鐵牛》一課時,先給他們講很久很久以前我國宋朝時期,有一回,黃河發(fā)大水,中斷了河中附城外的一座浮橋,河兩岸栓浮橋的八只大鐵牛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課的淤泥里。洪湖水退后,要重修浮橋,可是一只鐵牛有一萬多公斤重,兩輛大卡車拉也拉不動,可況當時又沒有吊車。這樣笨重的大鐵牛怎么撈起來呢?人們議論紛紛,獻計獻策,但始終找不到一個辦法。后來來了一個和尚,他說:“我有辦法,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誰把他送回來?!闭f怎能幫助和尚送回鐵牛呢?和尚究竟用什么辦法撈起鐵牛的?正好借助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自己閱讀《撈鐵?!?,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立即調(diào)動起來了。
如《草船借箭》的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你們讀懂了什么?請大家回憶一下,還碰到了哪些不明白的?稍后我們一起討論。如《琥珀》一課,學生對琥珀了解很少,筆者在導入時給他們播放《美麗的琥珀》讓學生欣賞琥珀藝術品,讓學生了解琥珀的價值、當學生看完后充滿好奇,也就能主動地去閱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