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鳳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tài)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的變化。教師要善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chuàng)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
【關鍵詞】數學課;自由;創(chuàng)設情境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數學內容,這樣學生感到親切、不生疏,從而樂于接受。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等特點。數學教師備課時要結合這些特點進行,充分地發(fā)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準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征。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抽象認識上升到直觀認識
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chuàng)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fā)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fā)現(xiàn)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一個圓的直徑、半徑的數量以及半徑和直徑間的關系時,通過讓學生在一個圓里畫和測量,從而得出:一個圓的半徑和直徑有無數條,直徑總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1/2。在推導圓的面積公式時,讓學生動手操作,讓他們沿著圓的半徑剪成細小的偶數個等分的小扇形,再拼成長方形(圓用彩色筆畫),學生就能清楚地看出長=圓周長的一半,寬=半徑,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比較輕松地、記憶深刻地掌握了知識,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從抽象認識上升到直觀認識。
三、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
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來的是學生完全放松的場景。針對同學們獨具特點的發(fā)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鼓舞學生的自信,用具有點撥、引導性的提示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于大膽地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如教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分類”時,我放手讓學生暢所欲言,有的學生按分子和分母間的大小關系來進行分類;有的按照分數值大于1和小于1、或等于1來進行分類;有的按照例題中圖形涂色情況來闡述分類;有的分不清楚也說不清楚,對分不清也說不清根據什么來分的學生教師予以個別指導,讓學習差的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幫助下也能學到數學知識,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教師還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抱有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態(tài)度。
四、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學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數學本身包含了許多枯燥無味的東西,如高年級學生遇到小數乘除法計算部分,若教師不加引導,限制,許多學生會偷用用計算器計算,這個現(xiàn)象每一屆都普遍存在。更何況學生的領悟能力都是有差異的,同樣的計算題,有些學生可能幾分鐘就學會了,而有些同學可能一節(jié)課甚至更長時間也學不會,若老師不及時去關注這樣的學生的話,那么這些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課堂對于他們來說就會變得很無聊,在課堂上他們會轉移注意力,上課就會開小差去干別的事情,數學老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教師要及時熱情地伸出雙手去幫助他們,需要個別指導他們,指導學生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采用教師課堂上個別指導,也可以指定優(yōu)秀學生利用課間時間一對一指導,讓他們學會計算,讓他們恢復學習數學的自信。
五、適當的表揚獎勵是上好數學課的添加劑
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火花才能迸發(fā)、閃爍。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老師獎勵“小紅旗”給學困生,用印章在數學書封面后第一頁蓋上一面“小紅旗,到期末,合計是幾面,根據面數給予不同獎賞,大大激發(fā)學困生學習的動力。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