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糖醋咕嚕肉”是廣東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也是一道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家常菜。此菜色澤紅亮油潤,肉塊外裹著一層糖醋芡,不油不膩,香脆微辣,略帶酸甜,男女老少皆宜,且具有“取之自然,烹之自由,食之自在”的特點,堪稱粵菜中的一道經(jīng)典。
說起“糖醋咕嚕肉”,有一段趣事。相傳,在清朝末期,廣東居住著大量外國人,他們非常喜歡中國菜,尤其是糖醋排骨。但美中不足的是,每次食用時都得吐骨頭,他們感到很不習慣。為了順應食客的需求,聰明的廣東廚師靈機一動,何不將糖醋排骨改進一下,做一道沒有骨頭的糖醋菜呢?說干就干,他們用精瘦肉和淀粉制成一個個大肉圓子,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酥脆,然后撈出來淋上糖醋芡汁,其味酸甜可口,更受外國人的青睞。
接下來就是更名。由于這道菜是由糖醋排骨改良而來,仍然屬于糖醋菜,而糖醋菜的歷史又非常悠久,于是便取名為“古老肉”。但外國人發(fā)音不準,常把“古老肉”讀成“咕嚕肉”,又因為吃時有彈性,嚼之有聲,十分形象,所以“咕嚕肉”之名便越傳越響,漸漸地,很多中國人也跟著叫。從此,“咕嚕肉”名揚海內(nèi)外,在許多歐美國家的唐人街都能見到它。
“糖醋咕嚕肉”好吃,也不難做。如果你有興趣,完全可以在家中自己制作。
首先,準備好以下材料:去皮的五花肉、竹筍、糖、醋、蔥、蒜泥、辣椒、雞蛋、姜、料酒、味精、生粉,各適量。
然后,將五花肉與竹筍切成橄欖核大小的塊,豬肉與鹽、味精、姜片、蔥、料酒拌勻,腌上半小時左右。接著,將豬肉用生粉拌勻,然后加入雞蛋,沾上一層干生粉,并把姜蔥去掉不用。隨后,將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豬肉,炸上三分鐘左右,再把筍塊也投入油鍋里微炸,撈起,濾干油。
最后,下蒜泥、辣椒、蔥段、糖、醋,煮沸,并用生粉勾芡,再將炸好的肉塊、筍塊等放入鍋中拌勻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做這道菜時,油溫的掌控十分重要,就是要“兩高一低”。下肉前的油溫要高,這樣可使肉的表面在油中迅速炸硬;浸炸時的油溫要低,這樣可以避免肉塊炸得過老、變黑;撈起肉塊前的油溫要高,這樣可以把肉中多余的油排出來。此外,還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在“咕嚕肉”中加入菠蘿、蘋果等水果,這樣口味會更加獨特。
當然,“糖醋咕嚕肉”營養(yǎng)也十分豐富。豬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優(yōu)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筍中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纖維素,生粉中含有大量的鈣、鋅、錳、磷等,具有增強記憶和健腦的作用,真是美味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