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楠
摘 要:父母是兒童最早的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父母創(chuàng)造了孩子,孩子也“創(chuàng)造”了父母。最好的父母,應(yīng)該是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做到和孩子共同解決問題,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與孩子一起玩,一起學。而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就是教科書。如果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父母應(yīng)該先變成那樣的人,如果要求孩子做什么,父母應(yīng)該先努力做到。言傳身教,彰顯榜樣的力量。
關(guān)鍵詞:家長 榜樣 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241-01
對于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來說,教育是一個相互感化的過程,單靠一方面的努力是絕對不夠的,需要父母與孩子之間彼此包容、理解、信任。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的責任深重。俗話說得好“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父母只是把自己看成老師,只允許孩子聽從自己的意見指揮,不為孩子起一個表率的作用,教育的結(jié)果往往就會事倍功半。那么,身為新時期的家長,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好孩子的榜樣呢?
1 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1.1 父母的示范
“孩童是最易受影響人者也,父母之言行舉止,子女多于不知不覺中被其激觸,效而尤之?!碧招兄壬@番話說明,父母是孩童最早的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那么父母應(yīng)該先成為那樣的人,如果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那么父母應(yīng)該先努力去做。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有的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誠實,一方面又當著孩子的面說謊,會對孩子產(chǎn)生很壞的負面影響。
1.2 父母教育要一致
前段時間有名的“虎媽”“狼爸”就是非常極端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一種中國教育大環(huán)境下的特殊案例,主要體現(xiàn)了一個家庭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體現(xiàn)的不同態(tài)度。父母意見的不一致,往往使孩子無所適從,甚至投機取巧,欺軟怕硬。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雙方一定要多溝通多交流,在達成共識以后,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
1.3 教育離不開愛
教育離不開愛,但是教育僅僅有愛是不夠的,尤其是在許多家庭往往在愛的旗幟下讓教育失去了原本的價值與魅力。對孩子百依百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味遷就縱容,結(jié)果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往往任性不講規(guī)矩、不尊重別人以自我為中心,與其他人很難相處。小孩所需要的不是愛而是了解。準確的說應(yīng)該是小孩所需要的不是溺愛,是建立在了解基礎(chǔ)上的愛,需要理性與感性并重的愛,那才是真正的愛。
2 新的教育理念
2.1 加入孩子的隊伍
現(xiàn)代社會已經(jīng)是一個知識反哺的時代。成年人在許多方面的知識信息已經(jīng)落后于孩子,善于向孩子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用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想教導好孩子,首先應(yīng)該來到孩子的隊伍里,只有發(fā)現(xiàn)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信任孩子,才能真正地教導孩子。真正的教育是要變成一個孩子,童心不老,一個真正具有童心的人會永遠年輕,會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會尊重孩子的興趣需求,會按照孩子成長的軌跡,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2.2 向孩子學習
向孩子學習,首先意味著要懂得孩子懂得他們的困難問題愿望,脾氣。懂得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學習力。蹲下身子回到孩子的世界用他們的眼光和心情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等到需要或應(yīng)該幫助的時候,再用成人的智慧給予建議和引導。不要把孩子看成縮小版的成人,而是把自己當成放大了的孩子,懂得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力。然后做好自己的工作,主動地卸下成年人的架子,和孩子的心走到一起。
2.3 懂得孩子
要教育孩子,就要懂得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做他們的朋友,懂得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在兒童的成長中給予必要的幫助和引導,不能夠強制與束縛,要相信孩子內(nèi)在的力量,相信孩子成長的渴望,順應(yīng)孩子的天性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2.4 正確對待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要呵護孩子的健康成長。過于冷漠和過于關(guān)注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對兒童來說,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于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忽視則任其像茅草樣自生自滅,希望太切難免有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中國的父母往往對孩子期望太切,太高,所以我們要注意,對孩子需要寬松自由一些,更需要給孩子一些空間和時間。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一個平穩(wěn)的心態(tài),有一份樂觀的情懷,任何一種極端對孩子身心都是一種傷害,給予恰當?shù)年P(guān)愛,就是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給予適度的空間就是給孩子展翅高飛的能量,無論怎樣的教育都不要讓孩子失掉最初的本真。
3 做個大孩子
3.1 加入孩子的隊伍
我們不可能在生理年齡上讓自己變得年輕變成了孩童,但心理和心態(tài)上我們完全可以擁有童心,回到童年,做到不失其赤子之心,做成小孩子隊伍里的一份子。一旦我們真正和孩子們在一起,我們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chuàng)造力。成為兒童是一件非??鞓酚腥さ氖虑椋悴粌H會忘卻煩惱,還會與孩子一起發(fā)現(xiàn)一起感受孩子的偉大,理解孩子的幼稚,原諒孩子的錯誤,欣賞孩子的頑皮。
3.2 不要小看小孩
兒童的潛力是無限的,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是驚人的,孩子能做的事應(yīng)該讓孩子自己做,讓孩子發(fā)揮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兒童不僅能不斷生長,而且還能創(chuàng)造,但同時也會受影響,滋生出許多壞的習慣與毛病,所以身為老師父母應(yīng)該注意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
3.3變成孩子教孩子
真正的教育是不顯山不露水,是潤物細無聲的,真正的教育是孩子們感覺不到你是個教師,卻實實在在成為了教師。父母要善于站在孩子角度換位思考,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活動一起學習,只有這樣,家長和孩子才能夠成為朋友。
參考文獻:
[1]唐淑,鐘昭華.中國學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胡國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3]沈德鑫.陶行知教育思想讀本[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