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黃如(1982.03-),漢族,廣東汕頭,英語講師,研究方向:酒店英語。
摘 要:酒店英語課程是旅游外語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它既要求英語的基礎知識,又綜合了酒店各個崗位技能。而任務目標型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與該課程的功能完全吻合。本文分析了任務目標型教學模式的概念與內涵,并根據(jù)筆者的教學工作,提出任務目標型教學模式在酒店英語課程中的運用。
關鍵詞:任務目標型教學模式;酒店英語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0-0158-01
一、任務目標型教學模式的概念與內涵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學方法叫任務型語言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務型教學方法是指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完成學習、生活、工作等任務,將課堂教學的目標任務化,從而培養(yǎng)其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調查、合作和交流等形式進行學習,從而達到學以致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任務型大綱(task- based syllabus)及其相應教材的出現(xiàn),任務型學習模式(task- based learning)逐漸得到發(fā)展,我國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其基本教學理念中“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專業(yè)知識,體驗專業(yè)實操,實踐理論知識,通過動手參與和小組合作等方式,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二、任務驅動教學在前廳崗位英語中的實際運用
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科體系轉變?yōu)樾袆芋w系,將“教學過程”改造成“工作過程”,使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學習,培養(yǎng)自我習得。整個過程主要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讓學生參與職業(yè)活動為序展開教學。筆者嘗試將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教學改革運用到旅游外語專業(yè)課程中,并總結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前廳崗位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一)選取任務內容
經(jīng)過對三所高星級酒店進行調研,調研人員參與教材的前期規(guī)劃,選取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酒店英語視聽說》,這套教材的實用性很強,且配有光盤,真實情景的視頻和課件,以行業(yè)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本書借鑒了澳大利亞職教的成功經(jīng)驗,以口頭交際為主,特別注重語言在工作場所的實際運用。除此,教材采用了以實用為中心、夠用為度的原則,難易程度適中,操作性強,學生比較容易掌握。該課程節(jié)選了該教材中前廳崗位英語的內容。該課程包含了六個單元,每個單元都來自模擬酒店服務的真實的場景,包括Unit 1 Greeting Guests Unit 2 Booking Rooms Unit 3 Receiving Guests Unit 4 Departure Unit 5 Making Telephone Calls Unit 6 Taking Messages 這些內容都能夠有效地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和酒店服務技能,促進學生盡快地適應職業(yè)角色。
(二)劃分任務設置
在上課前,教師先要求全班同學按照人數(shù)均等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在每個單元中分工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根據(jù)任務完成質量給予打分。在六個學習項目的基礎上,收集典型的工作任務并將其轉化為學習任務。以Greeting Guests項目為例,該項目可分為門童接待,前臺接待,找出視頻中任務的錯誤之處等若干個任務。課前,學生根據(jù)老師布置的任務查找相關的資料,通過小組交流探討完成任務,并且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通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三)任務結果展示
根據(jù)課堂中所學在前臺中的接待,回答顧客要求等的對話內容,設置不同的情景,例如“check-in”,“check-out”,“咨詢外出游玩”等項目,讓每個小組進行抽簽,分配任務,然后,給限定時間,讓每個小組成員可以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自主設計展示活動,展示其學習成果。
(四)任務完成效果評估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習效果進行評估:一是對知識的評價。例如對check-in中,對學生對前廳工作人員入住對話的運用情況進行評價。學生將文中所學的詞匯,句型運用任務中,通過完成任務,檢查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二是對態(tài)度評價。不管學習成績好壞,只要學生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老師就該給予及時的肯定。三是能力的評價。對于那些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在小組協(xié)調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應該給予更高的評價。評價方式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全面評定學生的成績,如教師評價、小組內成員評價、小組互評等等。
(作者單位:惠州城市職業(yè)學院)
課題名稱: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為導向的行業(yè)英語教學改革研究——以旅游英語為例(課題編號:HZC-201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