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 要:如何寫好作文,是教師、學生共同關注的話題。通過關注課余生活,捕捉資源;開展課堂游戲,彰顯童趣;組織實踐活動,深化思維三方面研究學生寫作。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元調(diào)動;作文寫作;以手寫心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0-0085-01
打好寫作基礎,是奠定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石。然而寫好一篇作文并不容易,對于剛接觸寫作的學生更是如此。遣詞造句、表情達意、起承轉(zhuǎn)合,思想天馬行空的學生還不能悟透這些作文的門道。學生想要自由表達思想,但是他們的語言功底還達不到這個水平,這是一個矛盾,需要教師進行多元化的調(diào)動、鼓勵,從學生喜聞樂見的角度引導學生以手寫心,付諸筆端。
一、關注課余生活,捕捉資源
語文來源于生活,寫作更是如此。一提到寫作文,很多學生表示發(fā)愁沒有優(yōu)美詞句,其實生活就是很好的素材,生活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安晃犯≡普谕?,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反觀課余生活本身,就是寫作資源之山。四年級下冊的課本中有個習作叫“小制作”,就非常適合將生活融入。恰巧班里興起了一股“編織”熱潮,不管男生女生,人手一根“玻璃絲”(一種塑料韌性細繩),下課、放學時,學生都去分享編織方法和成果。有一次教師偶然看到大家聚在一起扎成了堆兒,也好奇心大起,過去湊熱鬧。原來是班里一個平時上課都不怎么發(fā)言的靦腆男生,在展示他“出神入化”的編織技巧。你看他兩手上下翻飛,不一會一個精致的中國結就魔術般地呈現(xiàn)在他手里。同學們?nèi)滩蛔≠潎@,不敢相信這是出自一雙男孩子的手。隨后教師便在習作課中布置了“小制作”的題目,上課時教師讓學生討論編玻璃絲的趣事,學生踴躍發(fā)言,尤其是那位“編織能手”,一反常態(tài),滔滔不絕地講起來。上課的時間像飛一般過去,學生回味無窮,此時教師提議大家以自己的作品為素材,寫一篇作文,學生熱情空前高漲,本來的“愁”,變成了“趣”,這就是生活的魅力。有時候?qū)W生想寫生活,想自由抒發(fā),可是既怕寫不好,又沒有相應文字功底。作為教師,不應該讓學生的寫作有任何束縛,應當引導學生重返生活、書寫生活。
二、開展課堂游戲,彰顯童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一提到“寫作文”就沒了聲音,但一提到“玩游戲”就歡呼雀躍。那么作文與游戲結合似乎就成了必然。生活趣味是習作的靈魂,學生通過課堂游戲可以激發(fā)童趣、融入作文?!澳阏f我猜”是一個非常流行的游戲,在各大電視節(jié)目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因此為學生所喜聞樂見。在一次語文活動課上,教師組織了一場“你說我猜”的游戲。教師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兩兩一對組成若干對,每組依次進行一人描述一人猜事物的比賽,總用時最少的獲勝。一時間各組都在熱烈地討論著、比畫著,表達能力瞬間提升。比賽結束后,學生還沉浸在剛才的游戲當中,表現(xiàn)出意猶未盡的樣子,表示還想再來一次。教師抓準時機,提出“為別人畫張像”的習作題目。作文要求大家寫一篇描述他人的文章,教師借此機會,讓大家以此繼續(xù)“你說我猜”的游戲。讓學生每人寫一篇描寫班里其他同學的文章,然后拿到課堂上朗讀,請大家辨認,認出的票數(shù)最多的獲勝。大家的目光關注在“游戲”二字上,并沒有發(fā)愁“習作”,因此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第二天的課堂上,“你說我猜”的作文大賽,絲毫不減本來游戲的熱鬧場面?!巴妗笔呛⒆拥奶煨?,也是靈感來源。即使再枯燥的知識賦予了游戲一樣的娛樂性,也能為學生所接受?!皹贰迸c“憂”是兩極,兩者互相轉(zhuǎn)化,游戲?qū)懽骺梢赞D(zhuǎn)“憂”為“樂”。
三、組織實踐活動,深化思維
動手與動腦是相輔相成的,要想筆下生花,還需勤動雙手。僅僅靠課外生活、課堂游戲來激發(fā)寫作興趣是不夠的,這樣的文章還欠缺一些深意。而能填補這一空缺的,就是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3月是春天到來的日子,也是多彩的實踐活動紛至沓來的日子。3月5號是學雷鋒日、3月12號是植樹節(jié)、3月15號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各種各樣的紀念日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實踐活動,學生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教師并沒有要求學生在眾多的實踐活動后都寫一篇作文,而是告訴學生,做實踐活動要全身心投入,不必再顧忌什么作文和日記。這樣,學生放下了心理的負擔,專注于實踐活動本身,積極做小雷鋒、小園丁和小維權戰(zhàn)士。3月結束后,教師首先肯定大家的表現(xiàn),贊揚這是做得最好的一個活動月。然后讓大家自愿地記錄下這個難忘的3月,可以寫一篇作文或者日記。結果所有人都完成了寫作,甚至有人寫了多篇。相比于其他題目,這次的寫作很有思維的深度,實踐的意義才真正體現(xiàn)。實踐出真知,作文也是一樣,只有親身體驗了,了解活動中的苦與樂,才能有深刻的體會。作文是一個記述事實,升華情感的過程。著眼實踐,才有心得;唯有心得,方成妙文。
四、結束語
揠苗助長,適得其反。因此,作文教學要從學生內(nèi)心出發(fā),激發(fā)他們心中的寫作熱情,讓“好苗”自由生長。教師要進行多元化的調(diào)動,鼓勵學生以手寫心,才能讓學生打好寫作基礎。
參考文獻:
[1]戴紅穩(wěn).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提問[J].教學與管理,2006(23).
[2]竇霞.小學活動作文教學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王銘.談小學作文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4]包娟.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活——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的滲透[J].教學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