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頓
“公共性”仍然是基布茲最主要的特征?;计澣匀挥猩Γ鼮槿祟愄峁┝肆硪环N關于農村的可能性。人們有著聯合的愿望,有著抱團取暖的愿望,也有著交流的愿望。
農村的另一種可能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多年以來一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大熱門,今年夏天他到訪北京,掀起了一股奧茲旋風。尤其是他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給正在轉型期的中國鄉(xiāng)村以很大的啟示。
奧茲描繪的鄉(xiāng)村,并不是我們常說的農村。奧茲所寫的是“基布茲”,是以色列從事農業(yè)生產的集體社區(qū)?;计澫扔谝陨卸嬖?,從20 世紀初開始,歐洲懷有建國理想的猶太人不斷來到這里。那時,這片土地是英國的殖民地,稱得上地廣人稀。猶太人開墾土地,過上了集體生活, 這樣的社區(qū),就被稱為基布茲。
這些拓荒者并不是真正的農民,有不少都是受到過大學教育的男女青年。他們的夢想不是靠土地為生,而是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先搞一個小的基布茲,再慢慢擴大。不但開墾土地,也有簡單的工業(yè),興修水利。他們受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采用真正的公有制,到2013 年,距離最早的基布茲已經差不多有一個世紀了。以色列有274 個基布茲,貢獻了整個農業(yè)產值的40%,換句話說,以色列有40% 的農業(yè)經濟仍然是集體經濟。
有些基布茲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甚至基布茲的青年也武裝起來,應對地區(qū)沖突帶來的挑戰(zhàn)。他們不但能耕田、做工,甚至也可以打仗。基布茲成為以色列的建國基石,當納粹開始在歐洲迫害猶太人時,越來越多的猶太人來到這片土地上, 基布茲接納了他們。最終,猶太人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奧茲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為我們展示的是基布茲的當下狀況。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發(fā)展,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開始把此當成自己的故鄉(xiāng)。但是, 以色列也同樣面臨城市化問題,城市的繁榮,吸走了大量的青年?;计濋_始呈現出某種黃昏的氣質,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莊園,本來是最初的基布茲社員所修的房屋,可以說是以色列建國的象征,如今也面臨著拆遷。
小說中隱含著某種歷史真實,基布茲讓我們想起曾經實行集體化的中國農村?,F在,基布茲和城市的界限正在消失,大的基布茲,都有直接通往特拉維夫的班車。人們到大城市去辦事,但仍會回到基布茲來生活。這里有圖書室,盡管每天只有幾個人來借書,但卻足以支撐整個村莊的文化生活;有衛(wèi)生室,可以治療一般的疾??;當然, 也有學校和兒童,有未來。
“公共性”仍然是基布茲最主要的特征。基布茲仍然有生命力,它為人類提供了另一種關于農村的可能性。人們有著聯合的愿望,有著抱團取暖的愿望,也有著交流的愿望。在城市,市民們投入到各種新式的“公共生活”,比如咖啡館和沙龍,那么,在農村為什么就不能有公共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