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娩娩
摘 要:文章利用文獻法對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問題及對策進行述評,并據(jù)此進一步探索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應對對策:主要包括基于多媒體學習思想的課件制作、師生機互動性研究、師生適應性研究、混合式教學的應用,以期為英語教師改善教學、技術人員開發(fā)軟件提供幫助。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校英語教學;應對對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4-0056-04
一、引言
美國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強調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21世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1]多媒體技術憑借其自身的優(yōu)勢與特點,能在師生和教學均處于準分離狀態(tài)下,實現(xiàn)同步異步教學,其在廣度和深度上對教育、教學具有較大影響。多媒體技術作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核心之一,亦是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對師生的教學行為仍有強烈的固著作用,加之傳統(tǒng)教學本身的優(yōu)勢以及我國教育資源、教育技術環(huán)境現(xiàn)狀,因此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課堂傳播仍是主要的教育傳播方式,但它不利于學生主動積極地對知識進行同化、順應和意義建構。
2004年和2007年分別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求》均提出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輔助下改革高校英語教學模式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娜敏[2]在2008年的調查統(tǒng)計表明,我國在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這方面的研究深度不夠。以上說明了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并未發(fā)揮真正作用,因此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的深入研究是迫切需要的。本文擬在總結近年來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研究的基礎上,試圖在課件制作、師生互動、師生適應、混合式教學等方面,探討多媒體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二、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述評
我們在cnki數(shù)據(jù)庫中,以“多媒體英語教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并從中進行整理和分析,主要是對近年來多媒體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問題及對策進行述評,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有哪些;第二是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中存在哪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三是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應用策略上存在哪些問題。
1.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梅世宏[3]認為多媒體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了“主導—主體”教學理念,能使教學做到圖文并茂、動靜皆宜、聲像俱佳。黃婉冰[4]等人一致認為教師借助網(wǎng)絡資源可擴大信息量,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孫寧[5]、龔韶華[6]等人提出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使學生自主化學習得以實現(xiàn)。許多學者也認為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可改善學習環(huán)境,如江東[7]等人設計并論證了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型在提高學生自主性和認知學習能力中的作用。綜上所述,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優(yōu)勢非常明顯,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作用。
2.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1)教師方面
①認識不足。有些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忽視與學生的口語交際,使學生處于“看得多、聽的少、說的少”的狀態(tài)。[3]徐成明[8]、梅家駒[9]指出多媒體教學的壟斷化趨勢會抹殺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在語言教學中。
②觀念、角色轉變。很多教師沒能從傳統(tǒng)角色中成功轉變,反而成了計算機操作員和課件演示者。 [10][11]陳戰(zhàn)[12]認為教師應緊跟教改潮流,樹立新的角色意識。
③操作能力。部分教師缺乏多媒體操作知識和能力,不能利用多媒體軟件的獨特功能實現(xiàn)對學生多種感官的最優(yōu)沖擊效果。[4]正如高惠莉[13]的調查所言:大部分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知識技能,不足以支撐其運用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課件方面
課件雖有很多優(yōu)勢,但在應用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①教學手段單一。英語聽、說、讀、寫、譯五大模塊的教學在技術支持下應各具特色,而課件使用在另一層面卻使教學手段變得單一,使師、生、機之間的雙向互動變成單向的“師機對話,生機對視”。[11][14]
②課件內容不當。部分老師制作的課件內容多、花哨等,教學效果則適得其反。[6][10]
③課件質量不當。有的英語教師直接從網(wǎng)上下載教程課件,或者制作課件時僅簡單移植課本內容。[14]
(3)學生方面
①多媒體知識與技能欠缺。難以充分利用網(wǎng)上的教輔資源,難以實現(xiàn)英語自主學習和基于I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
②自主學習能力低。王建梅、孫春雷[15]指出人們認為多媒體教學可滿足學生對語言需求的差異教學,但實際情況卻相差甚遠。
③主觀能動性調動不足。由于教師多媒體運用不當,亦會抹殺學生的主動性。[6][16]
(4)軟硬件設施方面
若想實現(xiàn)常態(tài)化多媒體外語教學,國家和學校需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但囿于我國教育資源和學生總數(shù)現(xiàn)狀,只有少數(shù)重點大學有能力建設網(wǎng)絡自主學習教室、英語教學專用計算機房等,許多高校的英語教學設施急需更新、完善。[4][5]春萍[17]指出基于Web的大學英語教學幾乎應用于所有高校,但需要更加關注Web質量保障系統(tǒng)的建構。
3.應對策略的研究及不足
當前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的軟硬件設施不完善,且運作成本昂貴,而國家和學校投入的教育經(jīng)費卻有限。大學內部的非科學化管理,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不足,尤其是英語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不高、網(wǎng)絡英語資源的質量問題等導致了以上問題的存在。
龔韶華[6]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①認清多媒體外語教學目標;②建立英語教學資源庫;③提高師生的操作能力;④對教學法加大研究。
毛梅蘭[14]的建議措施:①貫徹人本主義教育理念;②符合大學英語的學科特征;③加強課件與學生間的交互;④融入教師個性特征;⑤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總之,不同學者就多媒體大學外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各種解決對策,但對這些對策的詮釋并不深入,如:許多學者對制作高質課件僅是片面提及,對多媒體英語教學互動過程描述偏多而實驗研究很少,對師生適應性研究不夠重視,亦缺乏一些最新的教學模式和技術應用。
三、多媒體技術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學的應對對策
1.基于梅耶的多媒體學習思想制作多媒體課件
因資源、技術、應試教育影響等限制因素,我國大多等高校更傾向于采用多媒體投影式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劉煒[18]認為這種教學形式成本相對較低,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我國高校外語教學的主要形式。課堂多媒體教學最重要的教具即多媒體課件,許多學者均提出要制作高質課件,但鮮有學者給出明確的指導。
瑞澤教授說“媒體的特性是設計之源”。[19]對于媒體的優(yōu)化組合和設計十分必要。以梅耶提出“多媒體信息設計原則及效果”(見表1)[20]為依據(jù),試述如何制作高質課件。另外,可以根據(jù)多媒體學習思想和信息呈現(xiàn)原則制作多媒體學習原則編碼表,來研究目前高校英語多媒體軟件是否體現(xiàn)這些原則以及體現(xiàn)程度。
個性化原則強調會話教學,聲音原則強調使用標準語,圖像原則認為屏幕上出現(xiàn)講解者的圖像未必教學效果好,這與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口語交流情景十分相符。融入師生情感因素和表情(面目、語調、身體)的口語練習環(huán)境有利于英語內隱式學習和語感的形成,比讓學生通過機器或軟件練習更易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強調原則要求在英語教學時,教師要善于運用技術以引起學生注意且使教學有層次、有重點。預訓練原則和布魯納強調的學科結構的重要性一致,教師在各Unite教學之初應將授課框架告知學生。梅耶認為語詞+畫面鄰近且同時呈現(xiàn)優(yōu)于語詞單獨呈現(xiàn);動畫+解說的效果優(yōu)于動畫+文本或動畫+解說+文本。對于個體差異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初進行診斷性測試,如利用明尼蘇達空間關系測驗等了解學生的空間能力,使課件制作適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分割原則強調“度”,即課件的制作首先求精,要厘清所教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關系,以防學生認知負荷超載。
2.加強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互動性
陳戰(zhàn)[12]就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提出兩個結合:一是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整合于傳統(tǒng)英語教學,二是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毛梅蘭[14]指出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要考慮學科特點。在大學英語的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方面,許多學者均提出要將二者進行整合,但就如何整合卻未給出明確闡述。志軍等人[21]研究了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中的互動性,然而實際情況并不理想。以往的多媒體外語教學研究大多只關注互動性結果,而對互動性過程研究深度不夠。文章試圖從師、生、機互動過程的研究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探索,師、生、機三者關系如下圖所示。
具體研究方案設計如下:
(1)確定英語學習效果測評工具。英語教學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五個模塊,在英語教師、技術人員、教學專家的協(xié)助下,為每一模塊的學習效果確定最佳的測量工具,確保各測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以便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
(2)確定互動組合方式。這里所講的每一種互動方式均代表每一種學習過程的互動性。師生互動主要側重于課堂學習;生機互動側重學生利用網(wǎng)絡進行自主學習;師生機互動側重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網(wǎng)上學習;師機互動側重教師通過計算機傳遞教學資源,但不關心學生是否利用。這些互動過程有11種組合方式,加上其自身共有15種互動方式(如圖1)。在專家和語言教師的協(xié)助下,以語言教學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為原則,篩選出適宜的N種互動方式。
(3)為每一模塊確定最佳互動方式。以大一學生(英語專業(yè)學生除外)為被試進行前側,用隨機抽樣法進行抽取以確保被試同質性,對聽、說、讀、寫、譯每一模塊均設有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進行實驗,所收集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用SPSS軟件進行處理,以確定每一模塊最適宜的互動組合方式。
根據(jù)實驗結果設計與每一模塊相匹配的教、學軟件。教師可利用實驗結果并根據(jù)自身條件和所教學生狀況合理安排英語課堂、課外教學的時間分配?;舆^程的研究有助于打破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冷課堂”現(xiàn)象,良好的互動過程可防止教師職業(yè)倦怠、學生學習怠慢,在互動過程中教師也可更好地利用求證心理、期望效應等。
3.師生對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的適應性研究
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因受多年應試教育影響,教師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的被動式學習方式若想在短期內轉變,必然會帶來心理、行為的適應問題。
(1)教師方面
①建立完善的監(jiān)督機制。有多少教師明白并實踐其在多媒體英語教學中的角色和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教師觀念和行為的轉變上建立一套監(jiān)督機制,包括自我監(jiān)督、學生監(jiān)督、同級監(jiān)督等。
②探索個性化教學模式。黃若妤、羅耀光[2]等學者分別提出了關于多媒體外語教學的各種模式,因此有必要研究這些模式的可行性和教師的適應性。每個英語教師都要在教學實踐中設計出適合自身的個性化教學模式,畢竟教師的個體經(jīng)歷、擁有的教學資源及所教學生不同。
③知行合一的指導。不僅要培訓教師的技術操作能力,更要在理論走向實踐方面給予指導和示范,如利用微格教學培訓職前和在職英語教師的特定教學技能。
(2)學生方面
有必要研究英語各模塊的教學信息量與學生的相容性、學生對主體角色享有程度等問題。借助建構主義支架式教學的思想,在指導學生學習方式和角色、觀念轉變過程中,教師在開始時必須予以指導和監(jiān)督,之后再逐漸撤除“腳手架”,直到學生適應多媒體英語教學。
4.混合式教學整合于傳統(tǒng)英語教學
混合式教學同時具有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與E-learning的特色,是二者相結合的產(chǎn)物,國內現(xiàn)在對其各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混合式教學融合了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傳播學理論、媒體理論等,是開放教育下的特色教學之一。通過視頻公開課、慕課等一系列高質開放教育資源可輔助實現(xiàn)高校傳統(tǒng)英語教學與混合式教學的整合?;旌鲜浇虒W所體現(xiàn)的“雙主型”理念適合高校外語教學特點,混合式教學、泛在學習、基于I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等是未來高校英語教學的主要改革方向。
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將混合式教學運用于高校傳統(tǒng)英語教學,對提升教學效果和開發(fā)教、學軟件具有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例如,將翻轉課堂模式與Canvas學習管理系統(tǒng)相結合用于高校英語教學;Moocs整合于大學英語(公共課或專業(yè)課)形成的混合式教學研究;利用Moodle搭建大學英語(公共課或專業(yè)課)課程教學平臺,包括平臺安裝、課程設計、課程創(chuàng)建、課程學習等。
四、結語
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正趨常態(tài)化,必須對多媒體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予以高度重視,尤其是對高校英語教師網(wǎng)絡教學行為應做出更多的實證研究,以促進混合式教學與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整合??傊?,未來的研究應結合開放教育環(huán)境和學習分析技術,在互動性、適應性和混合式教學等方面深化理論研究和豐富實證研究。如:運用J48、Ridor等數(shù)據(jù)挖掘方法研究各種適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媒體軟件對師生教學和學習的作用,以改進英語學習軟件。利用學習分析技術或對比教學實驗設計進一步探討moocs、4C/ID模式、翻轉課堂等與大學英語各模塊教學的最佳匹配?;旌鲜浇虒W對師生信息素養(yǎng)要求相對較高,因此未來需對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高校英語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做出實證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徐福萌,王志軍.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43-44.
[2]娜敏.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對我國多媒體輔助外語教學研究狀況的統(tǒng)計分析[J].外語界,2008(1):52-61.
[3]梅世宏.對運用多媒體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兩點思考[J].求實,2014(A01):252-253.
[4]黃婉冰.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09(3):58-60.
[5]孫寧.關于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31-32.
[6]龔韶華.高校實施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0(3):130-131.
[7]Jiang,Dong.Supplementary rol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o college English read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53-55.
[8]徐成明.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的作用和影響[J].現(xiàn)代情報,2010(10):221.
[9]孟臻.反思多媒體外語教學[J].外語界,2006(6):10.
[10]俞秀紅.建構主義理論和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探討[J].外語界,2006(117):58.
[11]許娜.淺談多媒體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5):172.
[12]陳戰(zhàn).網(wǎng)絡多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和教學模式的轉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3):75.
[13]高惠莉.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常態(tài)化探究——基于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2):83-88.
[14]毛梅蘭.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0(2):68-70.
[15]王建梅,孫春雷.對我國大學英語多媒體網(wǎng)絡化教學的再思考[J].外語界,2015(16):13-18.
[16]Hong,Jiang.English Multimedia Teaching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3(1):24-26.
[17]Chunping.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of web 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13-15.
[18]劉煒,周翔.對多媒體投影式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16):128.
[19]呂巾嬌,崔振峰等.教育技術學學科基本概念解析及趨勢預測[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
[20]賈義敏.多媒體學習的科學探索[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11):5-7.
[21]Zhijun,Xiaowei.Discussion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interaction under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8-10. (編輯:李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