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蓮
【摘 ? ?要】“微課”這個名詞已經漸漸進入了我們日常的教學當中,從陌生到探索再到成果是一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必經的歷程,筆者就微課的特點、制作方法和應用方面說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英語 ?微課 ?制作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94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一、微課的特點
1.時間短。微課主要是依托于5-8分鐘的視頻,主要內容是針對教學過程中的某一主題進行,針對性強,內容精簡。一個知識點的講解10分鐘足夠,時間太長說明講解的繁瑣。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負擔較重,每科都會有不懂的知識漏洞,如果每科看一段微課視頻,時間也會很長。
2.教學內容精簡。微課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的困惑,而45分鐘的課堂教學要解決的不止是單一的知識點,而是要完成整堂課的教學目標,涉及多個知識點,與此比較,微課的教學內容更加精煉,更適合學生的需求。
二、微課的制作方法
說到微課的制作方法,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微課制作的工具和軟、硬件:電腦、耳麥(附帶話筒)、視頻錄像軟件Camtasia Studio或snagit或CyberLink YouCam,屏幕錄像大師,電子白板自帶的錄制工具,喀秋莎微課制作軟件等,值得一提的是微軟的office2010版本powerpoint軟件可以將課件直接轉存成視頻文件,這就使教師的微課制作大大降低了難度,節(jié)省了時間;其次要說的是微課制作的方法,簡單一點的就是對ppt演示進行屏幕錄制,輔以錄音和字幕,當然還有電子白板授課的自動記憶功能,攝像機直拍教師授課等;再次要講到的是微課制作的過程:第一步,針對所選定的教學主題,搜集教學材料和媒體素材,制作PPT課件;第二步,在電腦屏幕上同時打開視頻錄像軟件和教學PPT,執(zhí)教者帶好耳麥,調整好話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調整好PPT界面和錄屏界面的位置后,單擊“錄制桌面”按鈕,開始錄制,執(zhí)教者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可以配合標記工具或其他多媒體軟件或素材,盡量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第三步,對錄制完成后的教學視頻進行必要的處理和美化。
三、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作為教學視頻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例如,課堂導入、重點講解、難點教學、課后拓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微課的應用,轉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呆板的教學氛圍,將枯燥的課堂賦予活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復習舊課。英語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反復復習所學過的知識,英語每堂課都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語法和句型,課堂教學時間對與學困生是遠遠不夠的,而學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每堂課的教學,設計一段微課視頻,讓學生復習舊知識,利用課余時間觀看,鞏固知識。
2.導入新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英語學習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是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靜心設計導入視頻,做成微課,讓學生欣賞,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難點教學。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每堂課有自己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需要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學生可能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錄制視頻,做成微課,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學習。例如,被動語態(tài)(passivevoice)的教學包括定義、構成方式、各種時態(tài)下的被動形式、不能使用被動語態(tài)的謂語動詞、特殊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形式,利用微課針對性強、簡單易懂的特點,我們將知識化整為零,采用片段式教學,減少學生學習的認知負荷,增進學習信心,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4.自主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轉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新課程理念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首要目標,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微課在教學中的興起,正是迎合了新課改的需求,教師把微課上傳到網上,有利于學生隨時點播、隨時觀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自由選擇所學習的內容,而且,微課可以反復播放,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新知識。最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將作業(yè)讓學生以微視頻的形式發(fā)給教師,這樣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檢查。例如,對于學困生,我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內容,讓學生課余時間自主學習,并要求學生在班級留言板寫出自己的感想,通過微課這種載體,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
教學實例:例如在“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這一課具體開講之前我把課程進行了細微的調整,第一部分為Warm up,將利用PPT帶大家進入熱身活動,此次熱身也為本次新授做了一個導入作用,熱身中的Chant與課堂設計相符,但因準備不夠充分,取得的效果明顯不佳;第二部分為復習及新授導入,此環(huán)節(jié)為本次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帶領大家將之前的重點詞組進行復習,然后將對話呈現,分解對話的意思及運用并適時操練;第三部分為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將學過的幾個詞組的卡片分別發(fā)給各個小組,首先一起認讀,理解中文,然后按照教師的要求將卡片擺放在桌上,教師發(fā)出指令讀單詞后完成“BINGO”的游戲,這當中教師利用了“ICQ”對學生是否聽清指令進行提問;最后一部分為情感教育及家庭作業(yè)的布置,將英語深入到生活中,然后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微課自身優(yōu)勢在教學中作用的體現,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自身教學中的不足,不斷改進,從而促進自身的專業(yè)能力不斷發(fā)展。其次,加強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微課的制作需要運用到視頻拍攝、剪輯、計算機、互聯網等多項技術,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會不斷提升。第三,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資源共享。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觀看國內外其他教師的視頻,進行資源和教學方法的積累、分享和交流,促進教師的不斷成長。
總之,微課有著很多傳統課堂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微課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課堂,微課只是傳統課堂的補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二者緊密的結合,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促進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