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東 袁孝亭 高 燕
(1. 東北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4; 2. 弗吉尼亞聯(lián)邦大學 世界研究學院, 美國 弗吉尼亞 23220)
美國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研討與啟示**
王向東1袁孝亭1高 燕2
(1. 東北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4; 2. 弗吉尼亞聯(lián)邦大學 世界研究學院, 美國 弗吉尼亞 23220)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小學階段地理教育的研究系統(tǒng)而深入,其中包括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研制與實施。與之對比,我國小學階段地理教育研究的忽視和缺失卻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xiàn)象。本文以美國《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為研究對象,從小學生地理學習理念、地理認知規(guī)律、地理認知差異、地理學習水平等方面進行解讀,旨在為我國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研制與地理教學提供借鑒與啟示。
地理課程標準;小學;科羅拉多州
地理學是以人地關系為主線構建教學內(nèi)容的學科,它是小學生認識世界、走近世界、融入世界、理解世界的橋梁和紐帶。但在我國,小學階段地理教育研究的忽視和缺失卻是一種極其普遍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小升初”背景下缺少對小學階段地理教育價值的認同;缺少對小學階段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的基礎研究;缺少對小學生地理認知水平和規(guī)律的理論研究;缺少小學階段專業(yè)化地理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與繼續(xù)教育機制等。因此,加強小學階段地理教育的研究,特別是國際比較研究是當前地理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和緊迫任務。
1.《科羅拉多州地理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
在美國,大多數(shù)州都制定了州社會課程標準,其中包含了州地理課程標準。2009年12月,科羅拉多州重新修訂了社會課程教育標準?!犊屏_拉多州社會課程標準》包括地理、歷史、公民(政治)、經(jīng)濟四個學科,涵蓋了學前到高中(P-12)共計14個年級,實現(xiàn)了地理課程的整體一貫設計。
《科羅拉多州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地理學習應培養(yǎng)見多識廣的人,(他們)能夠理解空間觀點和掌握空間分析技術;具有知曉世界區(qū)域和資源相互依賴的意識;清楚地方、國家和全球尺度的地方是如何聯(lián)系的。他們能夠理解人、地方和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相互作用。地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欣賞世界的動態(tài)變化和復雜性。同時也提到,地理教育非常強調批判性思考、信息素養(yǎng)、合作能力、自我引導和創(chuàng)造力等的培養(yǎng)和運用,而這些技能、概念和知識是21世紀學生基本素質的組成部分。地理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理解世界的框架,并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成為見多識廣的公民。[1]
《科羅拉多州地理課程標準》規(guī)定學生畢業(yè)的要求是:建立空間認知、空間觀點,以及個人與世界的聯(lián)系;調查地方、區(qū)域,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2.《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年級目標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涵蓋1-5年級,每個年級僅包括1-2條內(nèi)容標準,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按年級螺旋式上升(表1)。需要說明的是,為了突出《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本文將學前和幼兒園兩個階段的課程標準內(nèi)容也一塊進行介紹。
1.《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結構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包括畢業(yè)要求、年級目標、達成目標的表現(xiàn)、21世紀技能和能力要求(提出問題、關聯(lián)與應用、地理學屬性)幾個部分(圖1)。[3]其中,“畢業(yè)要求”是地理課程的總體要求,“年級目標”是分學年對課程標準進行表述,“達成目標的表現(xiàn)”和“21世紀技能和能力要求”是對某一項標準的具體闡述。
表1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年級目標[2]
圖1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結構
2.《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內(nèi)容標準
內(nèi)容標準是《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核心內(nèi)容,圍繞著“畢業(yè)要求”和“年級目標”,通過“達成目標的表現(xiàn)”和“21世紀技能和能力要求”進行具體陳述,本文以3年級為例進行介紹(表2)。
表2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以3年級為例)[4]
1.夯實小學生地理學習的目標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地理學習能夠培養(yǎng)見多識廣的人,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建構和理解當今和未來的世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生活和社會中遇到或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強調核心地理知識(而非系統(tǒng)的地理知識點、知識結構)養(yǎng)成的同時,更強調核心地理概念和地理技能的培養(yǎng),特別強調提出地理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強調地理學的應用,強調能夠發(fā)現(xiàn)與找到與地理學相關聯(lián)的社會問題,并運用所學地理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
第三,強調地理學觀點的養(yǎng)成,特別強調空間思想、地方與區(qū)域的聯(lián)系與差異、綜合思維等的養(yǎng)成(表3)。
表3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中“地理學性質”要求[5]
2.尊重小學生地理認知的規(guī)律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按照“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的原則組織和安排地理課程內(nèi)容(圖2)[6]。事實上,小學生接觸和認識世界的順序多是從家→學校→社區(qū)→縣(市)→州→國家(祖國)→大洲→世界。這種編排符合小學生的地理認知順序和認知規(guī)律,可以從自身的體驗、從身邊的生活、從熟悉的世界開始逐漸推進地理學習。同時,這種安排有助于學生深切感受和體會:地理現(xiàn)象就在身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地理能夠回答和解決許多社會問題(圖2)。
圖2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地理學習順序
3.體現(xiàn)小學生地理認知的差異
在美國,關于小學階段地理學習規(guī)律和特征的研究已經(jīng)非常普遍和系統(tǒng),這為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堅實的科學研究基礎?!犊屏_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內(nèi)容組織采取了“總→分”原則,在明確總體要求的前提下,體現(xiàn)課程內(nèi)容的年級標準差異。
以“地理工具(手段)”為例,每個年級內(nèi)容標準中都有對地理工具(手段)使用的表述,但不同年級地理工具(手段)的數(shù)量、種類,以及運用工具(手段)解決的任務各有不同(表4)。所以說,《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既體現(xiàn)了各個年級之間地理課程學習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也體現(xiàn)了不同年級學生學習水平和需求的差異。
4.關注小學生地理學習的水平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中包括了年級目標、達成目標的表現(xiàn)、21世紀技能和能力要求等組成部分,從學習目標、學習能力、學習內(nèi)容、學習需求和學習水平等角度展開陳述,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學習為根本”“地理為了生活”的課程標準編制理念?!澳昙壞繕恕斌w現(xiàn)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差異;“達成目標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達成目標應有的水平和能力;“21世紀技能和能力要求”體現(xiàn)了包括提出問題、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屬性在內(nèi)的學習目標和要求。
表4 《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中關于“地理工具”內(nèi)容比較[7]
更為重要的是,“達成目標的表現(xiàn)”和“21世紀技能和能力要求”兩個部分均結合具體實例加以展現(xiàn),并給出了知識深度的等級(1-4級)。這樣編制的好處是讓使用者既清楚學生應該學什么、怎么學,也清楚應該學到什么程度,更清楚學了有什么用。
以小學3年級區(qū)域特征為例:[8]
學習內(nèi)容:通過對不同地方相似性和差異性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區(qū)域概念。
學習水平(示例):(1)觀察和描述區(qū)域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文化特征)(知識深度1-2級)。(2)舉例說明某一地方與當?shù)貐^(qū)域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知識深度1-2級)。
學習目標(一)提出問題:(1)世界上的區(qū)域是相似多,還是相異更多?(2)為什么人們習慣用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來描述一個區(qū)域?
學習目標(二)地理應用:決策時,個人要比較區(qū)域特征。例如,讓孩子去哪里的學校上學?居住在城市的哪個方位?什么氣候類型需要穿西服(套裝)?想去某個國家的哪個地方旅游?
學習目標(三)地理學屬性:具有空間思想的人,能夠制作和運用具有空間特征的代表事物表示地球。
與許多國家一樣,我國小學階段地理也不單獨設課。但不同的是,美國小學地理標準融合到社會課程標準之中,我國則分散到《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和《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之中。通過對兩國課程標準的比較,可以得出幾點思考。
1.應重點研究小學生應學習哪些地理內(nèi)容
我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理念與《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基本一致,強調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科學、注重學生社會體驗與生活應用。但在地理內(nèi)容的選擇和編制處理上,兩者確有很大差異。以《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地理科學領域內(nèi)容的概念分解”[9]為例進行說明,
表5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地球科學的內(nèi)容標準節(jié)選
上述節(jié)選的內(nèi)容能夠反映出三個問題:第一,表5中內(nèi)容旨在解釋學生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與地理問題,但內(nèi)容標準卻追求地理知識的系統(tǒng)性與完整性。第二,表5中涉及一些地理概念如月相、月食、日食、日晷等,這些概念在大多數(shù)初中地理課程中不涉及或是高中地理課程的選修或刪除內(nèi)容。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些地理概念既陌生又困難,即便可能會引起興趣,但若無一定的背景知識很難理解。相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沒有涉及空間、位置、區(qū)域、地方、生態(tài)等核心和常見的地理概念。第三,雖然強調科學探究的培養(yǎng),但從地理內(nèi)容的整體性上看,缺少地理工具和地理方法與地理內(nèi)容相結合的規(guī)定和示例。
與此相比,《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中突出強調空間、地方、區(qū)域、人地關系等核心地理概念;強調運用地圖等地理工具提出地理問題、獲取地理信息、分析與整理地理信息等地理技能;以示例的形式強調上述概念和技能的學習要求與學習水平?!犊屏_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關注學生生活中的地理問題,關注運用地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以問題為線索學習相關地理知識,不追求系統(tǒng)地理知識的培養(yǎng),也沒有列出詳盡的、具體的知識點。
因此,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小學生究竟應該學習哪些地理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應該以何種線索加以呈現(xiàn)?本文認為,首先應結合初中、高中地理教育統(tǒng)籌思考小學地理教育問題,在知識的廣度和難度上要統(tǒng)籌謀劃。其次,小學階段更應結合學生興趣、身邊生活、社會發(fā)展選擇典型的地理問題,以此為線索進行相關內(nèi)容組織,旨在讓學生掌握認識世界、了解世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本領與技能。
2.應關注體現(xiàn)小學生地理學習水平的差異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螺旋式上升”“概念分級呈現(xiàn)”等課程設計思路,其中《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了概念分級、知識難度(高、中、低)、《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隱含了地理學習順序(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社區(qū)生活→我們的國家→我們共同的世界)。但遺憾的是,兩者均沒有明確列出年級標準和年級目標,沒有明確體現(xiàn)地理學習的年級差異。客觀地講,這既會給教材編寫者組織教材帶來困擾,也會給教師教學帶來影響,最重要的是很難證實是否符合學生的地理認知順序和認知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基礎研究的薄弱,特別是對我國小學生地理認知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的研究非常薄弱。
與之相比,《科羅拉多州小學地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年級標準和年級目標,強調小學生的地理認知差異和認知水平,并以示例形式說明達成目標的表現(xiàn)。
因此,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小學階段每個年級應該學習哪些地理內(nèi)容?應采用哪種邏輯順序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這不僅僅是地理教育者思考的問題,更是地理學家們應研究的課題。
3.應強調落實《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間的銜接
地理學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也是中小學唯一一門兼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學習領域的學科。一般來說,人文地理(包括經(jīng)濟、文化、交通等)和區(qū)域地理多屬于社會課程內(nèi)容,自然地理多屬于科學課程內(nèi)容,人地關系則是兼跨自然課程和社會課程的共同內(nèi)容。若實現(xiàn)《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地理內(nèi)容的銜接與協(xié)調,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應明確地理學習目標的層次性,從地理學的整體考慮小學階段地理學習的理念和目標;第二,應保證地理學習內(nèi)容的銜接,既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也要避免不必要的遺漏;第三,應保證地理學習順序的一致性,如1-2年級社會課程學習“我的健康成長、我的家庭生活”時,科學課程同步學習簡單的地理工具(手段)和地理方法等,這樣可以為3-6年級區(qū)域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學習打下基礎。
[1] Colorado Departure of Education. Colorado Academic Standards (Social studies)[M].2009.12:15-16;46.
[2] Colorado Departure of Education.Colorado Academic Standards (Social studies)[M].2009.12:12-13.
[3] Colorado Departure of Education.Colorado Academic Standards (Social studies)[M].2009.12:18-20.
[4] [8] Colorado Departure of Education.Colorado Academic Standards (Social studies)[M].2009.12:60-61.
[5]-[7] Colorado Departure of Education. Colorado Academic Standards (Social studies)[M].2009.12:56-65.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11] Geography education standards project. 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1994[M].National Geograph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1994:61:104.
[1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Geography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England)[M].2013.
*本文是吉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學科視角下吉林省縣域高中地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策略”(課題編號:20140418031FG)、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基于城鄉(xiāng)差異的吉林省農(nóng)村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影響機理與提升策略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