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秋 邵小紅 白雪飛
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分析
李立秋邵小紅白雪飛
目的 分析探討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方法 將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手部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分別實施康復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結(jié)果 實驗組的畸形率3.33%(1/30),對照組的畸形率33.33% (10/3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日?;顒釉u分和外觀評分分別為(86.52±10.21)分和(83.09±10.25)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給予手部燒傷患者康復護理干預具有積極意義。
手部;燒傷;康復護理
本文將我院收治的60例手部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通過紅籃球抽取的方式將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手部燒傷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將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血液系統(tǒng)異常者、精神系統(tǒng)異常者、心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伴有其他病史者剔除本次研究,均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實驗組,男21例,女9例;年齡12~49歲,平均年齡為(30.07±5.66)歲;包括12例右手燒傷患者、14例左手燒傷患者及4例雙手燒傷患者;對照組,男22例,女8例;年齡13~50歲,平均年齡為(32.06±5.74)歲,包括13例右手燒傷患者、14例左手燒傷患者及3例雙手燒傷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的各項體征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告知患者治療后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
2.1兩組患者畸形率對比
實驗組的畸形率3.33%(1/30),對照組的畸形率33.33% (10/3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日?;顒釉u分、外觀評分對比
實驗組的日?;顒釉u分和外觀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情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日常活動評分、外觀評分比較表(±s)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日常活動評分、外觀評分比較表(±s)
注:與對照組相較,*P<0.05。
組別 日常活動評分(分) 外觀評分(分)實驗組(n=30) 86.52±10.21* 83.09±10.25*對照組(n=30) 65.31±10.48 63.59±10.80
手部燒傷的臨床危害性較大,由于手部組織細密,在深度燒傷后容易引起瘢痕的增生,嚴重者會出現(xiàn)攣縮畸形致殘,因此,給予手部燒傷患者全面有效的康復護理具有積極意義[5]。
康復護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預后[6],患者入院后引入康復護理,幫助患者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并給予患者被動鍛煉和主動鍛煉,有利于患者的手功能進一步恢復[7],通過關(guān)節(jié)運動、創(chuàng)面愈合護理、手部活動指導、加壓護理等一系列康復護理措施,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手部功能,提高了患者的日?;顒幽芰?,且較好的滿足了患者的審美要求[8]。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組的畸形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日?;顒釉u分和外觀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故認為給予手部燒傷患者康復護理干預具有積極意義。
[1]黃珍霞,許樂,李琳,等. 手部燒傷患者運動功能臨床康復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583-587.
[2]李琳,許樂,黃珍霞,等. 手部燒傷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15,15(8):954-958.
[3]李琳,許樂,黃珍霞,等. 基于ICF理論構(gòu)建手部燒傷住院患者康復護理干預方案[J].護理學雜志,2015,30(20):104-107.
[4]趙玲霞,白倩,文銀亭. 對進行整形手術(shù)后的手部燒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9):11-12.
[5]楊曉,梁雪迎,杜霞. 皮膚按摩療法在手部燒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21):3042-3043,3044.
[6]張菲,許樂,李琳. 手部燒傷病人綜合健康狀況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 護理研究,2013,27(7):2062-2064.
[7]李淑清,李明華,劉冬梅. 整體護理在手部燒傷患兒行瘢痕攣縮整形修復術(shù)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6,11(7): 182-183,188.
[8]張建芬,張元海,何小鶯,等. 手部氫氟酸燒傷的護理[J]. 中華護理雜志,2015,50(7):812-816.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 rsing Intervention M odel on Hand Burn Rehabilitation
LI Liqiu SHAO Xiaohong BAI Xuefei Department of Burns, General Hospital of Jilin Oil Field, Songyuan Jilin 138000, China
Ob ject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of hand bur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thods In our hospital,60 cases of hand bur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ime of patients adm itted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bnormality rate of 3.33% (1/30)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deformity rate of 33.33% (10 / 30) signif cant diferences (P < 0.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ore and the score of appearance respectively (86.52±10.21), and (83.09±10.25) point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burn injury in hand has positive signif cance.
Hand, Bur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 473
A
1674-9308(2016)28-023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8.151
吉林省吉林油田總醫(yī)院燒傷科,吉林 松原 138000
實驗組采取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關(guān)節(jié)運動:指導患者進行關(guān)節(jié)活動,以腕關(guān)節(jié)旋轉(zhuǎn)運動為主,并幫助患者進行指關(guān)節(jié)、指掌關(guān)節(jié)伸屈[1]。
(2)創(chuàng)面愈合護理:囑咐患者進行拇指腹和其他指腹對掌、屈伸指、全指對掌功能鍛煉,韌帶進行附加牽引,如有必要可借助健身球和握力器[2]。
(3)手部活動指導: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指導患者進行各種手部功能鍛煉,進行掌指關(guān)節(jié)屈曲練習時,指間關(guān)節(jié)應伸直,且活動幅度不宜過大[3]。
(4)加壓護理:給予患者局部彈力手套加壓包扎,以不影響血運為度,并堅持加壓治療,持續(xù)時間0.5~1年[4]。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畸形率、日?;顒釉u分、外觀評分進行觀察。
日?;顒釉u分、外觀評分均使用模糊數(shù)字評分法評定,總分0~100分,得分與患者的康復效果呈正比關(guān)系。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