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霞
摘 要:如何在高級中學把美術學科的知識更好地教育學生,讓學生真正地學到美術文化知識,真正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對他們以后的生活都有所幫助。針對美術教材的特點,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認為美術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中學美術教材有利于實施因材施教;美術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關鍵詞:中學美術;課堂教學;因材施教
作為一名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專職美術教師,而且從教只有十年時間,論教學經(jīng)驗是遠遠不夠的,讀的書也不多。但是力求把我的教學工作搞得更好,就如何在高級中學把美術學科的知識更好地教育學生,讓學生真正地學到美術文化知識,真正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對他們以后的生活都有所幫助。針對美術教材的特點,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認為美術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學美術教材有利于實施因材施教
我們使用的美術教材以充分發(fā)揮美術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為培養(yǎng)和造就適應未來發(fā)展一代新人而服務。椐我個人淺薄的教材分析,它的教學目標應當是“美術學習應當以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它在內容選擇上注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長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對學生進行美術體驗和嘗試。高中三年共有三冊課本,每一冊都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一般2到3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但是這些單元的知識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聯(lián)系的,尤其是上一學年與下一學年的知識結構是聯(lián)系和遞進的。知識面涉及非常廣泛,總的課型可分為三大類型:欣賞與評述課、設計與應用課、造型與表現(xiàn)課,是針對每一位學生設計的美術知識。過去傳統(tǒng)的美術老師認為美術課很難上,很難師生共同學習。他們的教學只是單純的美術方面的技能技巧學習,因為只有一少部分的學生對美術感興趣,當然只能是一部分學生配合老師的教學。其實我們作為一名專業(yè)的美術教師就知道美術學科的知識它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而我們高中美術教材也是十分合理地來分布與我們人的生活有關的美術知識。
二、美術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師生關系應是一種平等的朋友關系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了解學生的需要,防止學生因不平等情感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對待態(tài)度不夠認真的學生,情感上必須平等導向,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使學生意識到老師同樣愛他們,尊重他們,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使他們與老師親密無間,感情融洽,就會維護自己正常的學生地位,端正學習態(tài)度。
(二)師生間的信任關系
師生應當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建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溝通心靈的橋梁就是給予信任。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如更多的強調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點出眾的表現(xiàn),就應讓他獲得教師的贊賞并讓他有表現(xiàn)機會,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那么這對學生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我會在每一次學生的作業(yè)上讓同學們寫上最想對老師說的話,我會用心與他們進行交流,寫滿好多好多我想對他們要說的話。一周才一節(jié)美術課,有時兩周才能完成一次作業(yè),我能不用心嗎?多么難得的交流機會?。∶慨斔麄兡玫阶鳂I(yè)的時候是最開心的,因為他們在老師的眼中又進步了。
(三)教師以鼓勵為主的情感教育
堅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形成正確的信念。在活動中,教師要善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產(chǎn)生與教師合作的愿望,使學生真正能放開手腳,生動活潑有效的進行學習。每個學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許、家長的鼓勵,特別是對于我們美術教學更不該吝嗇我們的贊美。對于學生恰到好處的一句話,如果及時給予表揚,將會誘發(fā)他們潛在的積極性,萌發(fā)上進的生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即使是萌芽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不突出的苗頭,也要從鼓勵角度出發(fā),正面引導,大力宣揚,這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種教育機制。偶而以獎賞的形式激勵學生,有時來一點物質上的小獎賞,也會很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中學生他們畢竟還不是成年人,還具有小孩子天性的一面。
(四)實施因材施教應是一個教師追求的境界
境界是存在者實現(xiàn)存在的狀態(tài)。具體說,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師實現(xiàn)其存在的狀態(tài)。因為只有你熱愛每一個學生,才會將你的期待心理與每一個學生的渴盼心理對接,這時,也只有這時,因材施教才會具有全部的意義。學生發(fā)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師實現(xiàn)人生境界的階梯。譬如,優(yōu)秀教師魏書生、任小艾就是典型例子。他們把每個學生看成是閃閃發(fā)光的金子倍加愛護,體察每個學生渴求的眼神,體會每個學生細微的變化,培養(yǎng)出一個個發(fā)展健全、綜合素質比較好的社會主義新一代。因材施教是他們成功的手段之一。
因材施教是中國教育的傳統(tǒng),也是教育事業(yè)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發(fā)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也大體相同,這是學生的共性。但由于不同學生的生理條件、環(huán)境影響和受教育的具體情況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即他們在知識、能力、性格、興趣、愛好、意志力、習慣、品格和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展開教育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既面向全體又注重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