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論阪泉之戰(zhàn)

      2016-11-17 03:31:15張念征
      管子學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涿鹿蚩尤炎帝

      張念征

      (煙臺大學 中國學術研究所,山東 煙臺 264005)

      ?

      淺論阪泉之戰(zhàn)

      張念征

      (煙臺大學 中國學術研究所,山東 煙臺 264005)

      在文明國家建立之前,沒有文獻記載的上古時期留下了很多神話傳說。這其中以炎帝和黃帝的事跡最為繁雜和廣泛。炎黃二帝同出一族,分屬不同的部落,在各自的發(fā)展過程中,既有合作,也有斗爭。本文利用考古資料和傳世文獻,分析阪泉之戰(zhàn)的真實性和發(fā)生地點,對舊有的觀點進行梳理,并考證其合理性。

      黃帝;阪泉之戰(zhàn);地點

      中國的神話傳說時代,以三皇五帝的體系作為主干,以黃帝和炎帝的地位最為突出。作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炎黃二帝對整個上古時期的歷史進程和社會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著名學者張光直先生曾有過這樣的分析,概括總結(jié)了學術界對于三皇五帝這一英雄時代的基本觀點:“史學家們曾一度認為,整個傳說時代都是漢代哲學家們的臆造。隨著近年來考古資料(其中有部分文獻材料)的問世,我們越來越相信古文獻基本是可靠的,許多傳說具有歷史價值?!盵1]113

      一、阪泉之戰(zhàn)的真實可靠性

      對于一個發(fā)生在傳說時代的事件,應該首先關注其是否存在。正如顧頡剛先生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一文中所說的:“重建一個真實的上古史,必須首先審查史料,從事相關的文獻可行性研究?!眰魇牢墨I中有很多關于阪泉之戰(zhàn)的記載,簡選幾例,摘錄于下:

      遇黃帝戰(zhàn)與阪泉之兆。(《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孔子曰:“黃帝,少典之子也,曰軒轅。……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豹虎,以與赤帝戰(zhàn)于版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行其志。” (《大戴禮記·五帝德》)

      是以涿鹿、阪泉、三苗之野有五帝之師,有扈、鬼方、商、奄四國有王者之伐,自古在昔,未有不揚威以弭亂,震武以止暴者也。(《三國志·裴松之注》)

      作為我國的第一部正史,《史記》的價值不言而喻,且大部分記載是有史可考的。同樣是史書,已經(jīng)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左傳》也有同樣的記載,后世學者,如杜預《春秋左傳注》、鄭玄《禮記正義》、孔安國《尚書正義》等書,都曾引用《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的這段記載,他們雖未對戰(zhàn)爭地點作出明確注釋,但也未質(zhì)疑戰(zhàn)爭的存在。對此,李學勤先生指出:“不僅是司馬遷時代,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古代的傳世文獻,比較完整的,像春秋時代的《左傳》和《國語》……這說明從春秋時期起,黃帝已作為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這不是我們今天造出來的,它是歷史的存在,早就有了。有人認為黃帝這個名字戰(zhàn)國時代才有,這是不對的,因為《左傳》、《國語》中早就有之,今天已經(jīng)沒有人再說《左傳》、《國語》是偽造的了?!盵2]394另外,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墓出土了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在內(nèi)的一批漢代竹簡,其中在《孫子兵法》中有《黃帝伐赤帝》篇,講述了黃帝戰(zhàn)勝四帝而定天下的過程。簡文明確提到了黃帝南伐赤帝,戰(zhàn)于“反山之原”[3]。通過傳世文獻和考古材料的互證,我們可以這樣說,黃帝與炎帝之間的阪泉之戰(zhàn)是真實存在的。

      二、對阪泉之戰(zhàn)的幾點誤解

      阪泉之戰(zhàn)是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戰(zhàn)爭,它奠定了黃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基本的活動和統(tǒng)治范圍。通過對文獻的審閱,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阪泉之戰(zhàn)的記載,仍存在一些牽強附會的地方。

      (一)阪泉之戰(zhàn)是皇帝與蚩尤之間的戰(zhàn)爭

      對于一場戰(zhàn)役,明確交戰(zhàn)的雙方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問題之一,有些文獻將戰(zhàn)爭雙方記為皇帝與蚩尤,例如:“蚩尤氏九黎之君,始作淫刑,不用帝命。黃帝與戰(zhàn)于阪泉之野,禽殺之。”(《文獻通考》)“如蚩尤、黃帝交戰(zhàn)阪泉,施于春秋,則城濮、鄢陵之事也?!?《史通》)對于這樣的記載,后世學者并不贊同。高廣仁、邵望平兩位先生認為:“傳說黃帝時期發(fā)生過兩次重大的戰(zhàn)爭,一為‘阪泉之戰(zhàn)’,是在華夏集團內(nèi)部黃帝、炎帝兩大支系之間進行的,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盵4]110江師林昌先生認為:“皇帝族打敗了東夷族的蚩尤之后,控制了中原地區(qū)。但不久,炎帝族在黃河以南恢復整頓之后,又北上與黃帝族爭奪中原,于是有了炎黃阪泉之戰(zhàn)。”[5]56

      銀雀山漢簡《皇帝伐赤帝》:“孫子曰:[皇帝南伐]赤帝,[至于□□],戰(zhàn)于反山之原。”這里的“赤帝”指的就是炎帝,班固稱其為“參盧”,皇甫謐稱其為“帝榆罔”??讖V森曰:“赤帝,神農(nóng)氏之后。”“反山之原”即當為阪泉,“反”“阪”字通?!霸弊謴摹皬S”從“泉”,《說文》曰:“原,水泉本也?!焙單谋砻髁粟嫒畱?zhàn)的交戰(zhàn)雙方是黃帝與炎帝無疑。

      (二)阪泉之戰(zhàn)的地點發(fā)生在涿鹿

      對于一場戰(zhàn)役的命名,往往會根據(jù)其發(fā)生的地點。雖然阪泉之戰(zhàn)的地點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很多文獻中將阪泉與涿鹿兩地相聯(lián)系,說阪泉之戰(zhàn)是發(fā)生在涿鹿或涿鹿附近,例如:“ 阪泉,今名黃帝泉,在媯州懷戎縣東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東北,與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媯州東南五十里,本黃帝所都也?!?《括地志》)“(涿鹿)黃帝所都,有蚩尤城、阪泉地、黃帝祠?!?《帝王世紀》)“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魏土地記》)“涿鹿山,山下有涿鹿城,亦涿水出焉。羹頡山黃帝祠有泉湛而不流。即古阪泉也,今在城東二百步?!?《太平寰宇記》)

      根據(jù)文獻記載,可能是古涿鹿的地點有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江蘇省徐州市,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河南省焦作市武修縣,陜西省渭南市華縣,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西南以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一帶。其中,河北涿鹿縣、山西運城鹽湖和江蘇徐州也被認為可能是阪泉之戰(zhàn)之戰(zhàn)的發(fā)生地,這也就不免讓人產(chǎn)生兩戰(zhàn)在同一地點的認識。張守節(jié)在《史記正義》中注阪泉之野時說:“《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黃帝泉,在媯州懷戎縣東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東北與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媯州東南五十里,本黃帝所都也’。《晉太康地理志》云:‘涿鹿城東一里有阪泉,上有黃帝祠’。案:阪泉之野,則平野之地也。”*張守節(jié)首次將涿鹿附近的阪泉與炎黃阪泉之戰(zhàn)的阪泉聯(lián)系在一起。參看王彩梅:《論炎黃阪泉之戰(zhàn)的地理位置及相關問題》,《北京社會科學》,1992年第4期。這里雖然說到阪泉在涿鹿,但并沒有說阪泉之戰(zhàn)發(fā)生在涿鹿,兩個概念不能混淆。再看銀雀山漢簡《皇帝伐赤帝》篇,根據(jù)上下文可以推測出,在“戰(zhàn)于反山之原”之前應該是“至于□□”,由于此簡已佚失,而無法得知這個“至于”的地點,但是這個無法得知的地點應該不是涿鹿,也應該不是涿鹿附近的地點,至于緣由,下文再做詳論。

      (三)阪泉之戰(zhàn)與涿鹿之戰(zhàn)是同一場戰(zhàn)役

      產(chǎn)生這一誤解的最主要依據(jù)是《逸周書·史記解》的記載:“昔阪泉氏用兵無已,誅戰(zhàn)不休, 并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獨鹿,諸侯叛之,阪泉氏以亡?!北R文弨、陳逢衡、陳漢章等學者在注釋這段材料時,都以阪泉氏為蚩尤氏,并且依據(jù)《括地志》《晉太康地理志》等文獻,說阪泉之地在涿鹿或是與涿鹿相近之地點[6]965。之后,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質(zhì)疑》中說:“然則阪泉之戰(zhàn)即涿鹿之戰(zhàn),是軒轅勤王之師,而非有兩事,故《逸周書·史記解》稱蚩尤曰‘阪泉氏’,斯為確證?!绷菏显诳偨Y(jié)前人觀點的基礎上,首先提出了“阪泉之戰(zhàn)即為涿鹿之戰(zhàn)”的論斷。后世也有學者贊同此說,楊伯峻先生認為:“梁玉繩《史記志疑》以阪泉三戰(zhàn)即涿鹿之戰(zhàn),舉《逸周書·史記篇》為證, 較為可信?!盵7]431夏曾佑先生認為:“而黃帝興于阪泉、涿鹿之間(涿鹿,今直隸涿州。阪泉在涿鹿城東)?!磶?,(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號炎帝,亦曰阪泉氏?!盵8]13-14

      這種觀點的可信程度不是很高。首先,前文已說明,阪泉之戰(zhàn)是發(fā)生在黃帝與炎帝之間的戰(zhàn)爭,蚩尤沒有參與;其次,如果說阪泉之戰(zhàn)真的跟涿鹿之戰(zhàn)是同一場戰(zhàn)役,就說明兩場戰(zhàn)役就算不是發(fā)生在同一地點,至少也相距甚近。而包括《史記》《大戴禮記》在內(nèi)的大部分史書,都將兩次戰(zhàn)役分開記載,交戰(zhàn)雙方也不相同,完全不可混為一談;最后,五帝時代處于部落向文明國家的過渡時期,阪泉、涿鹿等戰(zhàn)役都是部落之間的為了爭奪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或勢力范圍而發(fā)生的戰(zhàn)爭,其規(guī)模應該是很大的,阪泉與涿鹿間的距離,絕不會如文獻中所記載的只有五里、一里甚至是二百步。

      三、阪泉之戰(zhàn)發(fā)生地點的整理

      文獻中關于阪泉地望的記載很多,簡選幾例,摘錄于下:

      解州鹽澤,方百二十里。 久雨, 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早未嘗涸。鹵色正赤, 在版泉之下, 俚俗謂之“蚩尤血”。唯中間有一泉,乃是甘泉, 得此水,然后可以聚人。(《夢溪筆談》)

      “阪泉山”相傳舊名漢山, 晉文公卜納王, 遇黃帝戰(zhàn)于阪泉之兆, 因故改今名。(《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

      黃帝所都, 有蚩尤城、阪泉地、黃帝祠。(《帝王世紀》)

      延慶州(元龍慶州,屬大都路。)洪武初,屬永平府。三年三月屬北平府,尋廢。永樂十二年三月置隆慶州,屬北京行部。十八年十一月直隸京師。隆慶元年改曰延慶州。(西有阪泉山。南有八達嶺。東北有媯川,俗名清水河,下流注于桑干河。)(《明史》)

      根據(jù)文獻記載,阪泉的地望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山西省運城市鹽城,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北京市延慶縣,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懷來縣等地。另外,皇甫謐注《史記·五帝本紀》、張晏注《帝王世紀》、孔廣森注《大戴禮記·五帝德》皆曰阪泉“在上谷”,這里的上谷應在今天的河北省懷來縣境內(nèi);《世本》引《帝王世紀》曰阪泉“在彭城南”,又曰“涿鹿在彭城,黃帝都之”,這里的彭城應在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境內(nèi)。

      近現(xiàn)代學者也多有對此戰(zhàn)之地望發(fā)表觀點。李學勤先生認為:“阪泉之戰(zhàn)是中國古史傳說中最早的一次戰(zhàn)役,雖然是傳說,但古書里確有明確的記載,阪泉在涿鹿一帶,所以涿鹿這個地方確實和黃帝的傳說有很密切的關系?!盵9]21江師林昌先生認為:“阪泉之戰(zhàn)的地點,學術界還沒有定論。學者考證或在河北中部保定境內(nèi),或在河北南部磁縣一帶。大致可信?!盵10]57范文瀾先生認為:“后來炎黃兩族在阪泉(據(jù)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fā)生了三次大沖突,皇帝族……打敗了炎帝族,皇帝族勢力進入中部地區(qū)”[11]16;楊伯峻先生認為:“阪泉,今在河北省涿鹿縣東?!盵7]431

      四、阪泉地望的分析討論

      阪泉之戰(zhàn)發(fā)生在上古部落聯(lián)盟時代,是沒有地緣管理概念的時代,是文字產(chǎn)生之前的時代,因此,考古學資料就成為考證問題的最主要依據(jù)。前文已用銀雀山漢簡的部分簡文來佐證相關問題,但是若要考證阪泉之戰(zhàn)的確切地點,還需對整篇簡文做進一步討論:

      孫子曰:[皇帝南伐]赤帝,[至于□□],戰(zhàn)于反山之原,右陰,順術,倍(背)衝,大烕(滅)有之。[□年],休民,孰(熟)穀,赦罪。東伐□帝,至于襄平,戰(zhàn)于平□,[右]陰,順術,倍(背)衝,大烕(滅)[有之?!鮙年休民,孰(熟)穀,赦罪。北伐黑帝,至于武隧,戰(zhàn)與□□,右陰,順術,[倍衝,大烕有之?!跄晷菝瘢敕Y,赦罪]。西伐白帝,至于武剛,戰(zhàn)于[□□,右陰,順術,倍衝,大烕有]之。已勝四帝,大有天下,暴者……以利天下,天下四面歸之。湯之伐桀也,[至于□□],戰(zhàn)于薄田,右陰,順術,倍(背)衝,大烕(滅)有之。武王之伐紂,至于鈙隧,戰(zhàn)牧之野,右陰,順術,[倍衝,大烕]有之。一帝二王皆得天之道、□之□、民之請(情),故……

      從簡文中可以看出,黃帝除“南伐赤帝”之外,還“東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最后才“已勝四帝,大有天下”*至于文中所提到的“青帝”“黑帝”“白帝”具體是指的哪一位部落首領,以及與皇帝進行戰(zhàn)爭的確切地點,本文不作深入討論。。上文提到,后人所謂阪泉,大都在今天的河北、北京、山西等地,這些觀點值得商榷。簡文的注釋指出:“舊說阪泉在河北涿鹿縣或山西陽曲縣附近。簡文謂南伐赤帝,戰(zhàn)于反山之原,其地似不能如此偏北,疑舊說不可信?!盵3]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炎帝和黃帝部族都發(fā)源于黃河上游的陜西地區(qū),之后都向東發(fā)展,到達中原之后,分黃河南北而居,炎帝在南,黃帝在北。黃帝主動發(fā)起戰(zhàn)爭,并且率部跨越黃河,在阪泉之地與炎帝部族進行了戰(zhàn)爭,這才有了簡文中所說的“南伐赤帝”。一直以來認為的阪泉所在的山西鹽城、陽曲縣,北京市延慶縣,河北涿鹿縣、懷來縣等地,均處于黃河以北,這里是黃帝勢力范圍,如果說阪泉之戰(zhàn)是在這些地方發(fā)生的,那發(fā)動戰(zhàn)爭的人就應該是炎帝,他侵入了黃帝的地盤,黃帝為抵御外族侵略而奮起反擊,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就完全改變了。但是從文獻記載來看,這場戰(zhàn)爭的起因都是黃帝為了“以征不享”“撫萬民,度四方”“震武以止暴”,從而得行其爭天下之志,所以,戰(zhàn)爭的地點一定是發(fā)生在自己的統(tǒng)治區(qū)域以外。

      第二,簡文有“北伐黑帝,至于武隧”一句,注釋中指出“戰(zhàn)國時燕地有武隧,今在河北徐水縣西;西漢有武隧縣,今在河北武強縣東北,不知是否與簡文所謂武隧有關?!盵1]113徐水縣在保定市,武強縣在衡水市,武強在徐水以南,北京延慶縣,河北懷來縣、涿鹿縣都在徐水以北,簡文中說的是“北伐”,這其中以武強縣為最南,更不要說更往北邊的徐水等地了。因此,如果戰(zhàn)爭真的發(fā)生在延慶、懷來、涿鹿等地,那也應該稱是“北伐”,而不是“南伐”;山西陽曲縣位于武強縣以西,運城位于武強西南,但因為兩地均位于黃河以北,因此應該也不太可能是阪泉之戰(zhàn)的發(fā)生地點。

      第三,再看一下“東伐□帝,至于襄平”這句。雖然“帝”字的前字已佚,但是根據(jù)上下句式和文意進行推斷,此處可能為“東伐青帝”*《銀雀山漢墓竹簡》(壹)的注釋原文為:“下文言‘北伐黑帝’,‘西伐白帝’,則此句似當作‘東伐青帝’。但‘帝’上字殘不似‘青’字,待考?!?。關于襄平的地望,主要有三個,一是戰(zhàn)國時北方燕地有襄平,就是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遼陽縣;二是西漢時劉邦封紀成為襄平侯,隨后設襄平侯國,其故址在今天的湖北省襄陽市西南;三是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徐州臨淮郡下有襄平侯國,即今天的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臨淮鎮(zhèn)。遼陽地處遼東半島,與中原地區(qū)相距甚遠,以當時的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黃帝不太可能帶兵長途跋涉,從黃河中下游地區(qū)跑到遼東半島去打仗;襄陽位于湖北省的東北部,山西運城市以南,對于以河南新鄭地區(qū)為居點的黃帝部族來說,不能算是東邊;只有位于洪澤湖西岸的泗洪縣,才可能成為黃帝東伐的地方。但根據(jù)《世本》引《帝王世紀》曰阪泉“在彭城南”,又曰“涿鹿在彭城,黃帝都之”,這里的彭城應該屬今天的江蘇省徐州市境內(nèi)。對此,呂思勉先生分析說:“《太平御覽·州郡部》引《帝王世紀》曰‘《世本》云:涿鹿在彭城南’,今江蘇銅山縣。實為最近之?!盵12]57這樣一來,“南伐赤帝”和“東伐青帝”的地點都在今天的江蘇境內(nèi),似乎也不甚合理。

      總之,阪泉之戰(zhàn)發(fā)生在上古五帝時期,交戰(zhàn)雙方為黃帝部族和炎帝部族。文獻記載和考古學資料都證明,這場戰(zhàn)爭的真實性已無容置疑。至于阪泉之戰(zhàn)究竟發(fā)生在哪里,雖然有考古材料和傳世文獻作為參考,但本文也只是對舊有的觀點進行了梳理和總結(jié),對其合理性提出了新的看法,要想的出一個準確的結(jié)論,還要等待新的考古材料的問世。

      [1]張光直.美術、祭祀與神話》[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

      [2] 李學勤.黃帝是歷史傳說的一部分[M]∥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 高廣仁,邵望平.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5]江林昌.中國上古文明考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 黃懷信,等.逸周書匯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8]夏曾佑.中國古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5.

      [9]李學勤.《史記·五帝本紀》講稿 [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

      [10]江林昌.中國上古文明考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1]范文瀾.中國通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12]呂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于孔寶)

      2016-05-17

      張念征(1988- ),男,四川通江人,煙臺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研究生。

      學術考辨

      K21

      A

      1002-3828(2016)03-0093-04

      猜你喜歡
      涿鹿蚩尤炎帝
      涿鹿之戰(zhàn)
      幼兒100(2022年10期)2022-12-27 08:23:51
      大戰(zhàn)蚩尤
      蚩尤之歌
      黃河之聲(2018年15期)2018-10-18 11:23:14
      炎帝樣本
      炎帝奮斗者聯(lián)盟的攻與守
      涿鹿之戰(zhàn)實為曬鹵出鹽的故事
      百姓生活(2018年4期)2018-04-18 07:57:18
      炎帝 星耀美加
      涿鹿黃帝泉(外三首)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41
      中、日、韓蚩尤信仰與蚩尤演藝說略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12
      炎帝 大愛健康之旅
      苏尼特右旗| 乐安县| 云龙县| 天镇县| 巩留县| 逊克县| 扬中市| 白沙| 漳平市| 逊克县| 罗源县| 山丹县| 南城县| 舞阳县| 夏邑县| 双柏县| 绵竹市| 亚东县| 疏勒县| 大余县| 筠连县| 大田县| 来安县| 陆河县| 包头市| 彩票| 永登县| 金塔县| 清徐县| 兴隆县| 克拉玛依市| 绵阳市| 延吉市| 浦东新区| 同江市| 察隅县| 濉溪县| 武平县| 汶川县| 绥棱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