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倫
【摘 要】農村作文教學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在指導思路上只要始終貫穿一個“農”字,農村作文教學同樣能闖出一番新天地。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聯系農村學生的作文實際情況,大膽創(chuàng)新,總結經驗,探求新教法,讓農村學生的作文寫出創(chuàng)意,寫出自己的特色。
【關鍵詞】農村學校;作文教學;對策
搞好作文教學直接關系到語文質量的提高。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生活態(tài)度,其中生活態(tài)度實際上就是指怎樣“做人”。提到作文,不管是城市學生還是鄉(xiāng)村學生,不管是大學生還是中小學生,都是一件很頭疼的事,都極不喜歡。在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農村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對作文不感興趣、作文水平低的現象。在農村中小學教學中難免會有困難。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時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掌握規(guī)律,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學生愛上作文并不難。為此,筆者談談自己多年從事鄉(xiāng)村學校語文教學工作的一些體會。
一、鄉(xiāng)村學校作文教學的困惑
無論哪一個學段作文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語文教學最大的難點。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不外乎四個方面——也就是“聽、說、讀、寫”。語文作文教學就是實現“寫”的目標。如今鄉(xiāng)村中、小學生“寫”往往嚴重脫離生活實際,寫作教學效果非常差,存在諸多問題:
(一)教師的素質與認識有待提高
俗話說:“打鐵還需墩墩硬”。要實現高效寫作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業(yè)務基本功,新的教學理念,還要有過硬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效指導學生習作。而今鄉(xiāng)村中小學作文教學不光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更嚴重的是對作文教學認識極不到位,我曾對多名鄉(xiāng)村中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調研,發(fā)現他們都一致認為,提高學生升學語文成績的有效途徑是狠抓字、詞、句基礎知識,作文沒多大關系。我很不理解的問他們?yōu)槭裁??他們的回答是:“作文只要字數達到要求,得分就會差不多的。”讓我哭笑不得。我想要是帶著這樣的觀點去上作文教學課,其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鄉(xiāng)村中小學作文訓練隨意化現象嚴重
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九年級的作文教學隨堂課我都反復聽過好多遍,給我的總體感受就是隨便命個題目,再隨便講一講,然后就是學生的事了,作文一堂課一般是完不成的,所以再規(guī)定一個交作文的時間,一次作文訓練就完結了。以前沒有網絡,部分學生還會去癟癟自己,現在可能就是網上下載了。有好幾次我去聽老師的作文指導課,老師居然很詫異地說:“我這節(jié)課是作文課,主要是學生自己寫,有什么好聽的”。我很是有些郁悶,我明顯的感覺到那位講作文課的老師,其實自己都不是很會寫作文。“瞎子牽瞎子”,怎么會不摔跤呢?
(三)鄉(xiāng)村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強調形式和技能,忽視作文內容的指導
其實在傳統教學中以應試為目的的習作教學評價方式已極不能適應現代生活化作文教學的需要?!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書寫真情實感?!苯處熢趥魇谥T多的寫作知識的同時,絕對不能忽視培養(yǎng)學生書寫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的能力。
二、改進鄉(xiāng)村中小學作文教學的對策
(一)積累生活,豐富素材
學生習作最忌諱的就是胡編亂造,不編不造寫什么呢?寫生活寫感想,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啟發(fā)學生平時要多觀察生活,善于積累,多讀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和中外名著,只要多讀書,多觀察、多細心體會,就一定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行萬里路當讀萬卷書?!岸嘧x、多看、多想對自己的寫作一定能水到渠成。另外,在讀課外書時,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多記讀書筆記、摘抄美文佳句、書寫心得體會等,久而久之,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
(二)“下水”作文,教師身先士卒
教師勤于身先士卒,在指導任何一篇學生習作時,教師務必認認真真先自己寫一遍,從如何構思,如何謀篇布局?自己先有一個完整概念,指導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也就是大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提倡寫“下水”作文。他說:“凡有關作文的事,老師實踐越多,經驗越豐富,給學生幫助就越大。”然而,我們許多老師只知道癟學生從不癟自己。照本宣科,大講特講什么寫作知識,就是不愿意親自“下水”,長期靠“嘴上談兵”,什么順序、倒敘、插敘,修辭手法、論證方法等等,甚至為應付考試指導學生編寫“生動感人”的材料,以致于使學生誤認為好文章都是靠編出來的。學生寫起文章來如同擠牙膏似的、或者胡編亂造,甚至鬧出笑話。而老師卻很難體會到學生的苦心。時間長了,學生怕作文,老師也怕作文。因此,老師要勤于寫作,才能用切身體會引導學生作文。
(三)寫自己的生活
作文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發(fā)我們的思考。比如寫《難忘的一天》,城里的孩子可能就是到公園、或游樂場、或旅游等等玩得特別開心的一天,農村孩子可能就是幾個一起網蜻蜓、抓蝴蝶、或者抓蒼蠅誘螞蟻等等,他們只要把玩耍過程親身感受寫出來突出了這一天的難忘就是好文章,學生作文雖然不同于文學創(chuàng)作,但同樣離不開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币虼?,農村初中語文作文要引導學生寫自己能感受得到的,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在語文作文教學時,讓學生學會積累素材,學會寫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寫作的樂趣。
(四)結合農村特點,正確指導學生習作
法國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過:“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一些人總認為農村生活單調,沒有什么可寫,其實,我們只要深入到農村去,留心生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奇感。葉圣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成什么文章?!鞭r村不是缺乏新鮮的事例,而是我們沒有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特別是當今的新農村建設,有著很多的素材可供學生去思考去寫作。教師要讓孩子們平日里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習慣,擷取反映農村特點的人事景物,比如農村秀美的田園風光,可指導學生現場觀察,狀物寫景,感受自然的奇麗和家鄉(xiāng)富饒的特產;可寫農村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農事活動等;可寫身邊忙碌的勞動場面,可寫農村的巨大變化和農民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質等。這樣,學生的習作就會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不再是胡編亂造的空洞無味的東西。農村是個大天地,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五彩斑斕的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我口寫我心,涓涓細流只需老師輕輕點撥就會激起文思之波瀾,學生的作文自然就會好起來。
總之,作文教學雖有較大難度,但絕不是無法跨越的,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作文教學,加強作文寫作過程的正確指導,讓學生走進生活,并且多觀察生活,將作文課向實際生活延伸,并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多動筆,多積累寫作素材,這樣,學生一定寫出感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