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蕓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也是學校班級工作的領導者、教育者和組織者,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復雜的,任務是繁重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遵循教育規(guī)律,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tǒng)科學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夠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體會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和瑣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學科,還要培養(yǎng)一個健康向上的班集體,使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班主任應該做到為人師表,在工作、生活方面都要處處成為學生的表率。為此,筆者談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幾點看法。
一、了解本班學生,選好班干部
班主任要多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才會知道學生所想,才會發(fā)現他們身上的亮點,才不至于把一些學生作“另類”看待。 班干部對整個班來說有著“以點帶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只要選擇和培養(yǎng)好班上的班干部們,班主任的工作也就變得更加輕松了,班上的班風也就變得正了。培養(yǎng)一批干部,發(fā)揮助手的作用是班主任不能忽視的做法。我在每學期初,對班級里每個同學在早讀、兩操、課堂紀律、課間秩序、衛(wèi)生值日等各方面的表現及時進行監(jiān)督評比,突出獎勵班內那些言行舉止文明、學習活動表現優(yōu)異的同學。當學生上課舉手發(fā)言積極了、作業(yè)整潔了、學習進步了、助人為樂了、保護環(huán)境了、愛護公物了等都能獲得相應的表揚和肯定,在操行記錄本上有班干部專人負責加分,利用班會公示,一學期下來,很多學生都在操行記錄本上得到了加分,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行為習慣變得文明,學習成績得到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級風貌,也就形成了。面對一個新的班級,首先,班主任必須在兩周內記住全部學生的名字,了解學生的特點。其次,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好班干部。通常情況下,在選班干部時是以成績的好壞為標準,我以前也犯過同樣的錯誤。事實上,有些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但他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管理能力。就拿我們班的林某同學來說,她的父母離異,家庭并不富裕,學習成績也一般,但是她經常幫爺爺奶奶干一些家務活,做事細致認真。所以,我選取她擔任本班的勞動委員。還有一位廖某同學,我發(fā)現他對學習的熱情并不高,然而,在體育方面表現突出,在校運會中屢屢得獎。所以,我讓他擔任體育委員。這兩位同學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工作認真負責,為班里做出了貢獻,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同時,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增強了他們對生活和學習的自信心。
二、抓禮儀教育,創(chuàng)文明班風
班主任利用校會課、德育課時間,組織學生觀看禮儀宣傳教育講座,對學生進行扎實的禮儀教育。指導每個同學根據本學期的學生禮儀要求、班級的自身情況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展開討論,引導全班一起制訂了有班級特色的文明公約。我一貫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平時,能根據學校要求,深入開展文明禮貌教育活動。學習《規(guī)范》,讓《規(guī)范》深入人心。利用每天的晨會時間,有計劃地進行《規(guī)范》的學習。要求學生對照《規(guī)范》找差距,按規(guī)范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與此同時,進行系列演講比賽,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guī)和待人接物的原則,使規(guī)范深入人心。從常規(guī)訓練入手,使文明具體。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守則規(guī)范教育后,要讓學生真正掌握《規(guī)范》的內容,運用《規(guī)范》待人接物。為此,我還對學生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比如,做操動作規(guī)范,整齊化一的訓練。親自督導、帶領學生做操,學生做操的動作到位,隊列步伐整齊;隊禮、隊歌、國歌、升旗儀式做到規(guī)范性的訓練,并做到上課認真聽講,遵守紀律。下課,把書本擺放整齊,不追逐打鬧,尊敬師長,講文明、懂禮貌,成為全校的榜樣,多次被評為文明班級。
三、組織開展集體活動,建設好的班集體
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適時組織適當的活動,能夠增強班集體生活的吸引力,能夠為學生釋放過剩精力找到正當途徑,增強班集體的穩(wěn)定。集體活動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班集體只有在學生開展各種集體活動中才能得以鞏固和發(fā)展。如果沒有活動,學生就感受不到集體的存在,也就不會關心班集體,就不會為班集體的利益而努力奮斗。如何才能開展好一次班集體活動呢?首先,活動的開展之前,班主任必須根據這次活動的目的、意義、特點,做好周密的計劃,合理的安排活動的內容和先后順序,向學生講解本次活動的目的、意義和特點,讓學生比較系統(tǒng)的理解。其次,在開展活動之中,要讓每一個學生會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讓他們擔作一定的角色,表現出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再次,在實際的操作階段,要反復地向學生講解和練習,讓每一個學生會都知道自己在活動中應該做什么,理解在活動中所處的地位,體會到一個集體的力量,最終達到活動的高潮。最后,在本次活動結束后,班主任要對本次活動進行全面的總結,找出好的方面和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下次活動中好做參考。如果可能的說,還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總結,加深他們的認識,以利于形成良好的風氣和堅強的集體。
四、家校溝通,促進班級發(fā)展
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建立協調、融洽、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人際關系,與家長教育上的合作,是學生迅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班主任和家長在價值認識上存在著內在的本質的一致性——希望學生成才。與城里學生家長相比,多數農村家長對待孩子學習不夠重視,在他們的觀念里,學習只是老師的事情,家長所該做的事情就是掙錢供孩子讀書,供他們吃喝穿戴,至于孩子學好學壞那是老師的事情。正是由于這種偏激看法的影響,許多孩子在學習上、在行為習慣上,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在校表現,除了每學期必開的家長會,我還抓住任何一次與家長見面的機會進行溝通交流。班里的張某,平時做作業(yè)經常是偷工減料,做題時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常??罩蛘呤呛鷣y寫上幾句就萬事大吉,這種狀況在周末作業(yè)中表現尤為明顯。每次開學回來,我或對其暴風驟雨的批評,或對其和風細雨的勸誡,但效果一直都不明顯。為了能夠改變這種狀況,我先后與其家長通過幾次電話,告訴他孩子的周末作業(yè)狀況,最初家長也只是幾句應承話,“在家問他作業(yè)寫完了嗎?他說寫完了??!”后來,我在周五家長來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和家長講明:在學校里,老師管孩子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事情。在家里,家長也必須得盡一定的責任,否則在學校里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就會遭到破壞。作為家長,即使不能幫孩子檢查作業(yè)的對錯,但最起碼得監(jiān)督到位,保證作業(yè)按質按量完成。一次的交流,也許起不到顯著的效果,但是此后只要是該生出現類似問題,我總會與家長積極溝通,強調家長監(jiān)督的重要性。終于,在我的近乎“軟磨硬泡”的不懈努力下,家長逐漸改變了固有觀念,懂得了家長應該“有所為”的道理,而孩子也漸漸能在家完成作業(yè)了,而且作業(yè)質量也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