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和諧社會視域下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2016-11-19 15:24劉瀟魏文君
      亞太教育 2016年4期
      關鍵詞:和諧社會思想政治教育

      劉瀟 魏文君

      作者簡介:劉瀟,女,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社科部,在讀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魏文君,男,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生處處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隨著國家對殘疾人教育事業(yè)的重視,普通高校的殘疾大學生人數在逐年遞增,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他們特殊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加強開展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和諧社會;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2-0253-02

      “和諧社會”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它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全面和諧。而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于整個社會人群的自然協調與充分發(fā)展,殘疾大學生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加強殘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指導工作,促進殘疾大學生的健康和諧發(fā)展。

      一、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種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中共十六大報告第一次將“社會更加和諧”作為重要目標提出。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

      我們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人是其根本屬性,人自身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前提。造就和諧的人的個體,就是要使一個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合理地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會、融入集體[1]。

      這么說來,構建和諧社會自然就是要對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所有公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則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2]。由此看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有很深刻的內在聯系與統一。

      作為一批批當代青年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大學生雖然只是一部分特殊群體,但殘疾人一直是黨和國家頗以關注的群體,尤其是殘疾大學生,更是受到教育部、殘聯和全社會的關心。由于他們自身的特殊性,殘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把殘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才能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社會。

      二、殘疾大學生的身心特點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1990年12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面對自身的生理特點,在普通高校仍屬于特殊群體,他們的內心承受很大壓力,如不及時指導教育,很容易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

      殘疾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敏感、焦慮、偏激、抑郁、人際交往障礙等。自卑往往是一種自我否認,對自己沒信心不認同的心理表現,這是殘疾人容易普遍存在的心理。也正是因為自卑的存在,而引發(fā)更多的心理障礙。

      殘疾大學生由于自身生理缺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周圍又都是健全同學,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開展參與著同樣的活動,自己對處理許多事情存在著一定的障礙,更加感到自卑,就避免參與活動,自我封閉。遇到挫折便認為是老天的不公,即使同學的友好也可能被認為是出于同情、憐憫,更容易鉆牛角尖。然而,他們與普通學生一樣渴望著知識、被認可,一樣向往著美好的生活。但由于外界的眼光與自身的特點,他們常經歷一些不愉快的體驗,隨時吞噬著他們敏感的內心。脆弱敏感的他們沒有勇氣打開心扉,他們害怕受傷、害怕嘲笑與排斥,封閉的內心拒絕與人溝通交流,不愿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閉塞的人際關系使孤獨的內心更加消極。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不和諧的音符自然產生。

      三、和諧社會視域下進行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國2000多萬大學生中,殘疾大學生少之又少;而在我國8000多萬殘疾人中,殘疾大學生更可謂是鳳毛麟角。如此的特殊群體,也許對整個社會的宏觀發(fā)展不會產生多么巨大的影響,但殘疾大學生的健康和諧發(fā)展意義深遠,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1.愛惜自己為前提

      “要想別人愛你,先要愛自己”。在進行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首先要幫助殘疾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殘疾大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欣賞、自我教育。不只是殘疾大學生,每一個大學生乃至每一個人都要先學會愛惜自己。正確的積極的引導殘疾學生,打開自己的內心,接受自己、接受他人,身體雖然殘疾,但心理是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的。一樣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一樣可以積極的追求知識、渴望知識,一樣可以有自己的熱情,一樣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幫助鼓勵他們擁有熱情,建立信心。

      2.以人為本是根本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盵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實現這樣的夢想,要“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fā)展社會事業(y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盵4]殘疾人事業(yè)即是需要著力發(fā)展的社會事業(yè),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義所在。所以,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要處處考慮殘疾大學生的切身需要,讓校園處處充滿和諧平等的人文關懷。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和諧的校園氣氛,對殘疾大學生以及普通大學生都是十分必要的條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要給予更多關注,努力為殘疾學生取得公共信息提供方便。老師的關懷指導更是關鍵所在,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十分必要的,殘疾學生的問題敏感而棘手,老師要針對個人來設計溝通方法,及時給予正確引導,做好充分思想政治教育準備工作,做到以人為本,以殘疾人為本,以每一位殘疾學生為本。

      在上述基礎上,還要多方面進行殘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殘健融合,最大限度的促進殘疾大學生與健全大學生互動交流,讓殘疾大學生與健全大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幫助殘疾大學生找到歸屬感與自信心。再者殘疾學生日常也許會遇到各類狀況,但也許問題來臨時他們不愿與“陌生人”求助,學??衫镁W絡,搭建虛擬平臺,讓問題可以更快的發(fā)現、解決,更適時有效地開展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命題的提出,不但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實現黨的執(zhí)政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殘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者單位: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社科部)

      參考文獻:

      [1]秦麟麟.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26(12):103-105.

      [2]李平.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9):96-97.

      [3]《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06.

      [4]《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06.

      [5]秦麟麟.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26(12):103-105.

      猜你喜歡
      和諧社會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fā)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優(yōu)化國有企業(y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
      論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临邑县| 来宾市| 伊金霍洛旗| 八宿县| 广宁县| 姜堰市| 乌拉特后旗| 抚远县| 敦煌市| 三河市| 佛冈县| 乌兰浩特市| 普兰县| 松江区| 巴马| 茌平县| 潜山县| 民乐县| 任丘市| 纳雍县| 金沙县| 邵阳市| 桓台县| 溧水县| 康定县| 白沙| 垦利县| 二连浩特市| 晋州市| 屏东县| 屯门区| 弥勒县| 抚州市| 新建县| 长沙县| 武宣县| 高阳县| 临湘市| 荔浦县| 元阳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