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偉
“分析了那么多名篇佳作,講解了那么多寫作知識,但就是有許多學生越寫越空、越寫越假、越寫越怕?!辈簧僬Z文教師都如此抱怨。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認為,主要是作文教學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tài)——重知識傳授、重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寫作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關注。那么,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現(xiàn)結合個人教學實際,談一下樸素的體會。
一、讓學生樹立正確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作動機。
首先,進行目的教育,明確寫作目標。我在給學生上第一節(jié)作文課時,就對學生進行作文的起始目標教育。我首先給學生布置了一道題:王濤借了陳剛一本《平凡的世界》,看完后,來陳剛家還書,剛好陳不在,請你替王濤寫張留言條,注意語言簡潔、準確。學生做完后,我結合目標要求進行了分析評比。在此基礎上,我又講了作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作用,最后使學生明白:作文不但在各類語文考試中占分最多,而且是以后求職工作和正常生活的必備能力。
其次,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強化學生的寫作動機。我們不能寄希望于學生一寫作文就能寫出名家名作,也不能只認定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才是好文章。平時教學中,遇到學生寫遠大志向時,需要肯定;寫個人瑣事時,也需要肯定。只要學生有一點長處,就應當肯定。^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得到社會的肯定性評價,故表揚、獎勵的獲得能滿足學生的心理和社會需要,能增加其學習行為重現(xiàn)的相對概率。
每次作文講評課上,我不僅把好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推薦給同學們欣賞,而且對其他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進步,如好的創(chuàng)意,好的開頭、結尾,好的詞語、句子等,也找出來予以表揚,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更好地強化其寫作動機。
最后,展開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抓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在作文教學中經常采取個人、小組競賽,以及口頭、書面作文競賽等多種形式,使訓練充滿競爭氣氛,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動力。每周的周記或作文,我總是讓各個學習小組對組內同學進行評選,分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三個等級,然后對每組的優(yōu)秀作品,我再分出一、二、三等獎并把獲獎作品發(fā)表在全班的博客上。因此,全班博客也成了同學們乃至家長們的最愛。
二、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睆娬{了興趣比知識本身更加重要,作文教學中,我們也應運用多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
第一,豐富生活,積累素材。途徑有四:從閱讀中積累(包括課內和課外);從社會生活中積累;從網絡、電影、電視、廣播等新聞媒介中積累;通過調查采訪的方式來積累。我要求學生每周都要完成至少600字的讀書筆記,讀書內容允許自選。這樣寬松的安排,使學生把閱讀當成了自由快樂的事情。讀書筆記完成后,學生要在班上交流,這就不知不覺地擴充了學生的閱讀范圍。我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社團活動,每位學生至少參加—個學校社團。他們在社團活動中接觸了更多新鮮的生活,開闊了視野,對社會與人生的思考也逐漸變得深刻與全面,寫作的源泉也更加豐富了。
第二,科學命題。命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作文的興趣問題。教師必須根據生活實際去命題,忌大忌空。正如魏書生先生所說:“作文題目最好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喜聞樂見的事,或是學生身邊經常接觸的人或物。”像《元旦聯(lián)歡會》《媽媽,您真好》《我的夢想》《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世界杯有感》等題目,就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學生就比較喜歡寫這樣的作文。
第三,形式多樣。我們可靈活采取辦報、寫日記、做產品廣告、參加作文比賽以及開展辯論會、故事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寫作訓練,盡量讓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每年高考期間,《齊魯晚報》都要刊登本報記者撰寫的當年高考同題作文,于是我和學生們也寫同題作文,然后我們拿自己的作品和記者的作品做比較,不僅找自己的短處,更要肯定自己的長處,這無形中就提升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與斗志。
三、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真情實感
創(chuàng)作離不開靈感和激情。那么,如何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呢?教師除了通過作文命題來撥動學生內心復雜情感的琴弦外,在進行作文指導時還一定要做到導之以情。教師要認真寫好“下水”文章,并指導學生欣賞,體會其中蘊含的真情實感,從而引起他們心靈的顫動。同時教師還要結合自己的“下水”創(chuàng)作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自覺觀察體驗生活,從而實現(xiàn)既教作文又教學生做人的理想效果。
當然,學生更為看重的還是教師對他們作文的判別與批改。在批改學生作品時,教師應該做到動之以情。寫評語時不要對學生做冷冰冰的評價,而要對學生內心情感表示理解,要在情感交融的理解中使學生獲得啟迪。因為寫作文評語實際上就是教師和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的對話,而對話的前提是民主和平等,故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展開師生互動,以探討的身份參與其中。如:“老師從你的作文中看到了紅粉飛揚的畫面,聽到了嬌嫩清脆的鳥鳴,聞到了無比醉人的甜香,感受到了春天劇烈跳動的脈搏。這一切,無不讓我感受到春天的美麗與神奇??墒悄氵@位大師,還保持著我當年的風格——對句號情有獨鐘,使用得有點多哦,還是盼望你對標點們多一些博愛。小伙子加油,我看好你的創(chuàng)作前途”。使用這樣的評語,不但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而且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去更換新穎的寫作內容或改進自己的寫作方法。
四、錘煉學生的堅強意志
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因素,其中,堅強的意志可以幫助人們在行動中克服種種困難。對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讓學生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多寫有關意志方面的文章,提高自我認識;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在克服困難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和鍛煉意志,如堅持寫日記、周記、學期計劃、考試總結等,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曾經對400名杰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進行過專題研究,得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人的成材歸因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而由于絕大多數(shù)人的智力水平相差無幾,故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便成了成材的關鍵。因此,為了使學生的作文水平真正得到有效提高,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它將有效調動起學生全部心理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學校素質教育的真正落實。
(編輯 劉澤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