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念
摘 要:探討法國中小學體育教育模式和特點對中國學校體育教育的啟示和借鑒作用,為中國學校體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了參照和參考。
關鍵詞:法國;中小學;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4-0038-02
法國是一個傾向于社會型管理的資本主義國家,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的諸多領域模式與其相仿,值得我們去借鑒,而其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發(fā)展經驗更是對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法國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模式分析
1.國家對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
法國學校的校長都要兼任學校的體育聯合會主席,對體育的開展負責,雖然不是強制性大力開展體育活動,但是會受到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體育教育是必修的,運動競賽是通過俱樂部形式學生自愿參加的。為開展學校體育競賽和訓練工作,法國建立了學校體育聯合會,這個群眾性組織也受法國教育部門的領導。教育部長(包含各省、市的教育部門負責人)必須兼學校體育聯合會的主席,日常工作委托中學教育司司長主管。每所學校法定必須成立體育聯合會,主席必須由校長擔任。[1]可見,學校體育受到了法國各級教育部門的充分重視。
2.制定中小學場地器材配備標準
《法國大眾與競技體育活動的組織和促進法》第九章第四十條規(guī)定:“在決定興建初級學校和制定培訓預測方案時,應重視在所有教育機構的建筑中設立體育教學實踐所必需的體育設施的必要性”。教育部專門制定了中小學場地器材的配備標準。配備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學校設在城市中心區(qū),占地面積較小,一般不可能修建場、館的中小學,可充分利用所在區(qū)體育中心的設施。體育中心統一安排場地使用表(課表),免費為學校學生上課和俱樂部訓練開放。另一種是學校自己修建體育場、館和游泳池,這類學校在法國占多數。[2]
3. 體育教學任務的簡單實用性
2008年法國由教育、就業(yè)部和課程審查局聯合頒布了學校各門課程標準,體育課程標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它解釋了體育課程的結構,說明了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范圍,提出了體育課程的基本教學原則。小學的體育標準是:學習最基本的體育知識;掌握最基本的體育技巧;通過體育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提高各種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中學體育課標準是:加強體能訓練,進一步掌握體育的知識;培養(yǎng)體育的精神,如集體主義等。在每周的體育課時方面都給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小學每周5學時;初中每周3學時;高中每周2學時。2010年法國在120所中學內開展了一項為期三年的“上午上課,下午運動”的實驗。2011年自愿開展這項實驗的學校達到了210所,該課改的政績收效顯著。[3]
4.體育作為升學考試的必考項目
法國教育部作出規(guī)定,高考體育是門主科,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升入大學,高考總分是200分,體育成績以20分記入總分,占10%。體育分數由最后一學年的平時成績計算得出,其中包括體育課成績、競賽成績,上課出勤率等。如競賽成績好,在全國大獎賽得前三名就可能記滿分。但各學校又規(guī)定,盡管運動競賽好的學生,如平時不積極鍛煉,學校可以給予體育不及格。由于采取了這一強硬措施,學校體育在教育部門和社會上得到普遍重視,學校體育的地位,有了顯著提高。[4]
5. 師資水平高,工作量大
法國對體育教師要求比較嚴格,在學歷上,要求為本科以上。規(guī)定,要成為一名體育教師,首先要在大學本科體育專業(yè)學習3年,接著再經過為期2年的專業(yè)培養(yǎng),取得考試合格證書之后才能上崗。專家認為這個學歷要求,保證了體育教師的質量。體育教師必須做到一專多能,體育理論和實踐都會,不僅要求能完成體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各項教學任務,而且還要勝任俱樂部專項訓練任務。
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較大,每周達20學時,其中17學時的體育教學,3學時的俱樂部訓練。其他科教師每周才18學時。此外,有些體育教師還兼任高水平運動隊俱樂部教練。
6. 學校競賽活動發(fā)展蓬勃
學校體育中增加競技運動成分是目前法國學校體育措施的特點,其組織形式有:①業(yè)余體育學校:由俱樂部、市政府當局、青體部及青年文化宮等組織舉辦,主要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進行訓練。②專項體育班:將數量有限的青少年運動員按專項組織起來,分布在正規(guī)學校的各班級,每星期訓練4~5次,共12~15小時,由專門教練員指導,有的體育班直接與單項協會掛鉤。③重點體育學校:全國招生,學生免費住宿。文化課與普通中學一樣。有單項與多項兩種。目前,法國全國共有50多所重點體校。④國立體育運動學院:目前有學生2000多名。[5]
二、法國中小學體育教育對于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的啟示
1.加強領導重視,積極落實
法國學校的校長體育負責制的任職模式對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學校領導對校園體育開展的重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學校體育活動發(fā)展的趨勢。國家體育政策不僅是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法律法規(guī)保障,而且也是學生享受體育運動權利的保障。通過國家、地方和社會三方渠道共同督促和監(jiān)督校領導管理的學校體育開展狀況,并形成以校領導自身參與體育運動為起點,積極帶動全校師生加入到體育運動隊伍為目標導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為手段,確保學校體育活動的健康發(fā)展。
2.構建以學校—社區(qū)為核心的體育場地體系
據調查顯示:“中、小城市和不發(fā)達地區(qū)學校體育場地缺失的情況更嚴重,許多中小學校園空間非常狹小,遠遠小于國家最低生均12~14m2標準,一些中學沒有像樣的操場,學生做課間操只能一三五、二四六的隔日輪換。”在有限的校園體育場地資源條件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體育活動成為學校體育開展的首要考慮問題。學校周圍住宅小區(qū)林立,現代社區(qū)體育場地設施配套齊全,且利用率不高,這為體育設施資源缺乏的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提供了便利的場地設施。通過學校和社區(qū)之間的協商,便可以形成一個以學?!鐓^(qū)為核心的體育場地互動體系,這樣大大彌補了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不足,將對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明確體育課任務,確保體育課時
法國中小學體育教學任務具有簡單實用性的特點,確保體育活動時間。我國很多地方在學校體育教學方面仍存在著嚴重的弊端。據調查顯示:“拱墅區(qū)中小學體育教師中50%的教師能制訂學年教學計劃和單元教學計劃;30%的教師無學年教學計劃和單元教學計劃;20%的教師什么教學計劃也沒有,體育課臨時想到什么教材就上什么課,課堂教學隨意性很大?!北WC學校體育課時,明確體育課任務,積極做好備課工作,教師深入研究如何教學,這樣學校體育的開展質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4.將體育考試逐步納入到高考
法國教育部作出規(guī)定,高考體育是門主科,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升入大學,這種措施對目前我們迫切尋求改善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方法有著現實性的指導意義。我國學校體育可根據各地區(qū)的差異及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體育項目作為高考項目。畢竟我國地域遼闊,文化差異較大,體育高考可采取試點的模式,考察其效果,然后根據反饋結果,再調整考試項目方案逐漸推廣,并逐步在全國實行。具體的操作方案可以采取“3+X”或者“2+2Y”的體育考試模式?!?+X”模式,即3項必考項目加1項選考項目;“2+2Y” 模式,即2項必考項目加2項選考項目。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家長和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而且對于青少年體質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5.提高體育教師專業(yè)技能水平
隨著學校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現代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研究如何教,而且還要研究學生如何學,教學過程中要突出“以人(學生)為本”的理念,體育教學也是一樣,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體育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或形式。教師講解要簡明扼要、思路條理清晰、語言生動活潑、幽默詼諧,示范動作準確、協調、優(yōu)美、富有彈性和力度,教學方法合理得當,因人而異。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機構應積極組織開展體育教師業(yè)務培訓工作,提高體育教師專業(yè)技能水平,注重先進教育理念的學習,從技能、理論和實踐三個方面綜合提升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為學校體育的開展提供雄厚的師資力量支撐。
6.完善課外訓練制度
通過調查發(fā)現,絕大部分中學(90.4)中設立了專門負責課余訓練的管理機構,一般由主管副校長負責。學校領導對課余訓練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到課余訓練開展的質量。訓練時間充足、訓練經費的保證、競賽機制健全、運動成績的獲得和輸送渠道的暢通是課余訓練健康發(fā)展的保證。目前競賽參與成為阻礙課余訓練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調查,有近一半的人認為目前我國中學生參加體育比賽的機會少,只有0.19%的人認為合適。國家、地區(qū)學校應加強學校體育賽事的舉辦,擴大參與人口,強調學生參賽資格的“合法性”。國家可出臺學生運動員參賽資格的政策法規(guī),保證學生參賽資格的合法性。
基金項目: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計劃項目。項目編號:CIT&TCD201304172。
參考文獻:
[1]法國的體育文化背景和強勢項目介紹[EB/OL].騰訊網,http://2008.qq.com/a/20080328/000260.htm
[2]凌平,劉慧梅.法國體育管理體制發(fā)展的社會基礎和主要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294-296.
[3]王銳.法國體育旅游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8(7):110-112.
[4]高強,季瀏.從身體技能到個人德性——法國中小學體育與運動課程大綱評述[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1):31-35.
[5]汪全先.法國體育引介與啟示[J].體育科技,2012,3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