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琴
內容摘要: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運用人物教學法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而其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這種以教學任務為目標,利用多種方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融入到學習中,符合當代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關鍵詞:任務教育法 職業(yè)院校 語文教學 應用
任務教學法是一種在課堂上規(guī)定相應的教學任務,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根據目標進行學習并完成任務,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積極主動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使學生真正激發(fā)出學習的興趣,不僅能夠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的能力、應變能力和交際能力。因此,在職業(yè)院校中的語文教學中運用任務教學法進行有計劃、有目標的教學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言運用、寫作等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
一、任務教學法的概念及作用
任務教學法最先應用于英語教學,由于效果顯著,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教育學專家的認可,運用范圍逐漸擴大。任務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制定課堂教學目標和人物,采用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以交流、互動、合作等方式進行學習,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而是作為引導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充分利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運用在職業(yè)院校語文教學,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知識基礎等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進行有目的的教學,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對于職業(yè)院校的學生來說,主要以學習職業(yè)技能和技術為主,一些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不感興趣也不重視,這樣其實并不利于學生素質教育以及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任務教學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對學習感興趣,有學習的熱情;有助于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提高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知識貯備,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有助于全面素質、高尚道德品質以及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語文不僅是一門單純的知識學科,更是一門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教育學科。
二、任務教學法在職業(yè)院校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首先,任務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的教學方法,針對職業(yè)院校的學生,更注重教育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同樣在語文教學中適用。語文教學不僅僅只是教師單純的知識輸出,更是學生自主思考和感悟的結果。例如在教師在課前就制定教學目標和課堂任務,在課上進行有計劃的教學,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并注重學生“學”的這一過程。這就類似學生在學習一種職業(yè)技能的過程,首先必須學習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的基礎之后進行實踐,培養(yǎng)實操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掌握一門技術。語文學習同樣需要學生的自我思考和感悟,例如在文章閱讀和寫作教學上,教師在講解相關的知識之后,需要學生自己閱讀文章感悟其中的情感與內涵,需要學生思考動筆寫作,這樣才能領悟到語文知識的精髓并提高能力。
其次,任務教學法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和重視不同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尤其體現在寫作上。職業(yè)院校的學生語文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語言運用能力,利用任務教學法,堅持以人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則,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感受文章的情感和思想,通過對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引發(fā)出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并進行有意識的寫作,這就是任務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啟發(fā)和指導,運用知識傳遞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到的知識與內涵會更為深刻,更具影響力,從而豐富并改善學生的寫作思維,寫出的文章不僅具有深度,而且具有學生自我獨到的見解。因此,切身的實踐活動更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和任務時可根據學生的建議以及實際情況,鼓勵學生在校內校外體驗不同的生活,增加社會閱歷,并把生活的閱歷記錄下來,這不僅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運用能力,也能讓學生學到書本里學不到的社會經歷。
再次,任務教學法融合德育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道德水平。語文是一門具有人文內涵的綜合學科,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高尚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也同樣重要。在教學中教師加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用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積極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或者通過一些經典的文章主題的討論,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討論中感悟其中的真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單位:河南平頂山工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