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內向型FDI、匯率波動與中國出口競爭力

      2016-11-21 01:39周偉AdelBenYoussef
      社會科學研究 2016年4期
      關鍵詞:匯率波動中國

      周偉++Adel+Ben+Youssef++吳先明

      〔摘要〕測算我國產品貿易競爭指數(shù)發(fā)現(xiàn),我國產品出口經歷了從比較劣勢到比較優(yōu)勢的轉變過程,至今仍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進一步的研究顯示,影響產品出口競爭力變化的因素中,內向型FDI的增長強度與中國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幅度呈負相關關系,滯后一期的內向型FDI對出口競爭力有負面影響但不顯著,匯率對出口競爭力具有顯著正影響但影響幅度較小,主要原因是外資企業(yè)在華FDI的主要動機在于尋求廣大的中國市場,而非出口。另外,內向型FDI的增長帶動了跨國公司對國外子公司零部件或原材料的進口,從而促進了中國產品進口總額增長;但同時跨國公司將中國作為最終產品消費市場,導致對進口增長的影響高于出口增長,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增長緩慢。政府應進一步引導內向型FDI向資本及技術密集型行業(yè)的高附加值生產環(huán)節(jié)轉移; 鼓勵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的產品出口,進一步提高零部件和半成品本土化率,限制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的進口; 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推動人民幣結算或多種貨幣結算方式。

      〔關鍵詞〕內向型FDI;匯率波動;中國;出口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5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16)04-0034-06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GL04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AZD034);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2014)

      〔作者簡介〕周偉,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武漢大學中國產學研合作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

      Adel Ben Youssef,法國尼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國尼斯06200;

      吳先明,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2。

      一、引言

      內向型FDI(Inward FDI)的發(fā)展正在打破完全由本國企業(yè)制造出口產品的傳統(tǒng),跨國公司通過在東道國直接投資,或者就地利用當?shù)刭Y源和廉價勞動力,或者進口在當?shù)厣a所必需的原材料,在東道國完成最終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因而,內向型FDI在改變發(fā)展中國家進出口格局的同時,也在影響發(fā)展中國家出口競爭力的變化(Behra, 2010; Zhang, 2015; Sawan,2014)?!?〕內向型FDI能夠通過資本形成、產業(yè)結構和技術溢出等途徑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產生影響(邱立成、劉文棟,2014),但實證研究并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劉艷、黃蘋,2015;宋紅軍,2012)?!?〕這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的國別、行業(yè)、時期不同,以及研究數(shù)據類型不同和模型差異等因素造成的;而且以往的研究較少考慮內向型FDI對出口競爭力的滯后影響。另一個影響出口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是匯率波動。匯率是國際結算中采用的一個重要尺度。匯率變動會直接沖擊國內出口產品的出口定價和出口數(shù)量,進一步影響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陳斌開等,2010;劉柏、張艾蓮,2013;Zia and Mahmood, 2013)。〔3〕為了深入地考察影響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因素,本文將內向型FDI、滯后期FDI和匯率波動作為解釋變量,基于1983-2014年數(shù)據展開實證研究。一方面,通過實證分析測度影響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因素,為中國出口競爭力的提升提供參考建議;另一方面,希望有利于從發(fā)展中國家視角豐富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二、文獻回顧

      1.內向型FDI與出口競爭力的關系

      國外有關FDI與出口競爭力的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學者小島清提出的邊際產業(yè)擴張論。1977年, 小島清提出,F(xiàn)DI對東道國的外貿存在創(chuàng)造和補充效應,能更好地推動一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增強該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近年來,國外學者對二者關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印度和中國。Behra(2010)分析了印度食品加工業(yè)吸引FDI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結果顯示,F(xiàn)DI對印度食品加工行業(yè)的出口競爭力具有顯著正影響。Sawant(2014)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印度農業(yè)的優(yōu)勢和劣勢,他發(fā)現(xiàn)在2000-2010年內向型FDI對印度農業(yè)出口具有正效應。Zhang(2015)基于中國2005-2011年21個制造業(yè)在31個地區(qū)的面板數(shù)據,得出了FDI在出口數(shù)量擴張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在技術提升方面的貢獻比較有限的結論。

      國內一些學者從宏觀角度分析了FDI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的整體影響。文東偉、冼國明和馬靜(2009)分析了1980-2006年外資流入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影響。研究結論表明,F(xiàn)DI大規(guī)模流入中國,不僅促進了中國的產業(yè)結構升級,而且提高了中國出口在世界市場占有的份額,從而提升了中國的出口競爭力。邱立成、劉文棟(2014)通過統(tǒng)計和描述性分析得出,F(xiàn)DI通過資本形成、產業(yè)結構及技術溢出路徑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產生影響。其中,F(xiàn)DI通過資本形成路徑對中國出口的絕對數(shù)量增長有明顯促進作用;但FDI通過產業(yè)結構升級和技術溢出路徑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部分學者基于制造業(yè)行業(yè)的面板數(shù)據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劉艷、黃蘋(2015)根據中國制造業(yè)2000-2011年的面板數(shù)據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生產者服務業(yè)FDI更有利于資本技術密集型制造業(yè)出口競爭力的提升。而宋紅軍(2012)基于中國2001-2010年33個工業(yè)行業(yè)的面板數(shù)據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內資企業(yè)出口競爭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不利于資本密集型行業(yè)內資企業(yè)出口競爭力的提高,但對勞動密集型行業(yè)內資企業(yè)的出口競爭力具有顯著促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兩篇文獻在FDI對資本密集型行業(yè)出口競爭力的影響上具有相反的結論。此外,Buckley等(2002)對中國1995年的跨部門數(shù)據進行了分析,他們指出國有企業(yè)從內向型FDI中沒有獲得利益,與集體所有制企業(yè)獲得的正溢出效應相比,國有企業(yè)只是接受了海外投資者的負面溢出效應?!?〕

      綜上所述,以往有關內向型FDI對出口競爭力影響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結論,究其原因在于研究對象、數(shù)據類型、實證模型的差異以及對FDI滯后效應的忽視。實際上,內向型FDI已從最開始的資金投入轉化為企業(yè)基本建設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和更新改造投資等,況且從開始正常生產到產品出口需要經歷一段時間。那么,內向型FDI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到底是否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呢?本文將利用1983-2014年中國內向型FDI和產品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數(shù)據進行實證分析,以檢驗內向型FDI及其滯后性對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2.匯率波動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國內外文獻中僅有少數(shù)學者實證研究了匯率波動對貿易和出口競爭力的影響。陳斌開、萬曉莉和傅雄廣(2010)基于產業(yè)層面的數(shù)據分析了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出口廠商國際競爭力的影響。研究結論表明,匯率升值導致絕大多數(shù)產業(yè)的產品出口價格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降低,許多產業(yè)的出口廠商并不完全通過調節(jié)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價格吸收匯率變動,而是將人民幣匯率升值轉嫁到進口國。劉柏、張艾蓮(2013)認為,隨著中國對外貿易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人民幣匯率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的調節(jié)作用越來越明顯;人民幣匯率對中國出口產生了動態(tài)正向的影響。Zia and Mahmood(2013)以巴基斯坦制造業(yè)為例分析了匯率貶值對出口價格競爭力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匯率波動抵消了匯率貶值對巴基斯坦制造業(yè)出口的正影響,致使該國在制造業(yè)出口方面的增長比較緩慢。〔6〕

      從理論上而言,匯率波動能夠引起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產品相對價格的變化,從而進一步影響一國的進出口和貿易收支。一個國家為了增加出口和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往往可能實施貨幣貶值政策。一旦本幣的名義匯率貶值,本國產品的相對價格會降低,外國產品的相對價格會提高,這樣,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便可能增強,從而有利于擴大出口、限制進口,促進貿易收支平衡。所以,匯率波動對出口競爭力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但在實踐中,匯率波動是否對我國出口競爭力產生顯著影響?這需要通過實證分析進行檢驗。本文與上述文獻不同之處在于同時考察內向型FDI和匯率波動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首先對中國進出口的變化趨勢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采用貿易競爭指數(shù)測算中國出口競爭力,闡述其演進過程。

      三、不同階段中國出口競爭力測度

      1.進出口變化趨勢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從1983-2014年的30多年間,中國的產品進出口總額以1655%的年平均增長率從4362億美元增加到4301527億美元,增長了近100倍。其中,出口總額從22226億美元增加到2342293億美元, 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681%, 增長了100倍多;進口總額以1667%的年平均增長率從2139億美元增加到1959235億美元, 比1983年增長了91倍??傮w上產品進出口總額呈上升趨勢。如圖1所示,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產品進出口出現(xiàn)短暫下滑,但2010年之后又開始上升。

      2.出口競爭力測度

      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顯示性比較優(yōu)勢指標(RCA)、國際市場占有率等都是衡量出口競爭力的指標。根據數(shù)據可得性,本文運用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測度中國的出口競爭力。貿易競爭指數(shù)(Trade Comparative Indicator,簡稱TCI)是指一個國家某種產品的凈出口額(貿易差額)在該類產品進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為:

      TCI=( Eij-Iij)/(Eij+Iij )(1)

      其中,TCI為貿易競爭指數(shù),Eij指i國j類產品的出口額,Iij為i國j類產品進口總額。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的有效范圍在-1與1之間。當TCI>0時,表明該國在該產品出口上有比較優(yōu)勢,指數(shù)越接近于1,表明該國在該產品上的出口比較優(yōu)勢越強,即該國該產品具有較強的出口競爭力;反之,當TCI<0時,則表明該國在該產品出口上處于比較劣勢,且指數(shù)的絕對值越大,說明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越弱;當TCI=0時,說明該產品的進出口純屬與他國進行產業(yè)內交換,既不具備比較優(yōu)勢也不具有比較劣勢。經過計算,我們得出了1983—2014年中國產品貿易競爭指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中國產品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

      時期(年)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

      TCI002 -002 -021 -016 -005 -008 -006 008 006 003 -006

      時期(年)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TCI002 006 004 012 013 008 005 004 005 003 003

      時期(年)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TCI007 010 012 012 009 006 004 006 006 009

      數(shù)據來源:根據《中經網統(tǒng)計數(shù)據庫》相關數(shù)據計算而得

      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1984-1989年,中國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shù)為負,說明這一時期中國產品出口處于比較劣勢,出口競爭力較弱。從絕對值來看,1985年中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在整個樣本期間最弱。1990年之后(1993年例外),中國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shù)為正,說明中國產品出口有了一定的比較優(yōu)勢,但從數(shù)值來看,并不具備較強的出口競爭力。從1994年開始,盡管中國產品的貿易競爭指數(shù)始終為正,但其值一直在01左右波動,最大值為1998年的013。由此可見,中國產品出口雖然具備一定的比較優(yōu)勢,但出口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理論模型構建及其實證檢驗

      通過對我國產品貿易競爭指數(shù)的測算,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產品出口經歷了從比較劣勢到比較優(yōu)勢的轉變過程。而且,至今我國產品出口仍然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那么,是哪些主要因素在影響我國產品出口競爭力的變化呢?在回顧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本文將主要檢驗內向型FDI和匯率(Exchange Rate, 簡稱ER)波動對我國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1.變量選取

      因變量。中國出口競爭力是本文實證研究的因變量,用第三部分計算的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衡量。數(shù)據來源于《中經網統(tǒng)計數(shù)據庫》。

      自變量。內向型FDIt、滯后一期的內向型FDIt-1、匯率ER等是本文考察的自變量。其中,內向型FDI用“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年度金額衡量;匯率采用直接標價法,選用中美匯率作為研究數(shù)據,如2014年匯率為:1美元=61428元。數(shù)據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和《中經網統(tǒng)計數(shù)據庫》。

      2.模型設置

      首先,通過stata120軟件繪制中國出口競爭力TCI與內向型FDI、匯率ER之間的散點圖(如圖2所示)。其中,圖2、圖3分別為TCI與FDI、ER之間的散點圖。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TCI與FDI、ER之間存在線性關系。故本研究的基準模型設置如下:

      TCIt=α0+α1FDIt+α2FDIt-1+α3ERt+εt(2)

      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與內向型FDIt、滯后一期內向型FDIt-1、匯率ER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如表2所示。從表2相關系數(shù)可知,內向型FDIt和滯后一期內向型FDIt-1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9896,可見基準模型存在較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而差分方程能有效地剔除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因此,本文對基準模型采用差分形式,建立如下兩個差分模型。

      模型一:△TCIt=α0+α1△FDIt+α2△FDIt-1+α3△ERt+εt(3)

      模型二:△TCIt=α0+α1△lnFDIt+α2△lnFDIt-1+α3△lnERt+εt(4)

      其中,α0為常數(shù)項,α1、α2、α3分別代表各解釋變量的對應系數(shù),εt為隨機殘差項,ln為自然對數(shù)符號,△為一階差分符號,F(xiàn)DIt為第t期的內向型FDI,F(xiàn)DIt-1為第t-1期的內向型FDI,ERt為第t期的匯率值。為剔除模型中可能存在的隨機誤差項序列相關和異方差問題,本文采用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對模型進行估計。

      3.實證結果及討論

      將數(shù)據代入(3)式進行回歸分析, 可得出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由回歸結果可知,(3)式的擬合優(yōu)度R2值為2384%。DW值為1642,DW值顯示不存在序列相關。結果表明,內向型FDI的當期值和滯后一期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均為負但不顯著。匯率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在5%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為正。實證結果表明,匯率每增加1%,出口競爭力將增加32%。接著,我們對模型二進行回歸,可得出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模型二(4)式的擬合優(yōu)度R2值達到2020%。DW值為1594,顯示不存在序列相關。其結果顯示,△lnFDIt系數(shù)顯著為負,由于本文采用差分模型,該系數(shù)可解釋為內向型FDI的差額與TCI差額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即:內向型FDI的增長強度與TCI的增長幅度呈負相關關系。當內向型FDI增長較快時,出口競爭力反而提升緩慢。另外,滯后一期的內向型FDI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仍然不顯著,匯率波動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依然為正,但滯后一期的FDI值和匯率波動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都不顯著。在模型一和模型二中剔除滯后一期FDI變量,得出的回歸結果與表3、表4結果一致。同時,在模型一和模型二中加入滯后一期匯率ER變量,得出的結果也與表3、表4結果相同。模型一的實證結果表明,匯率波動對我國產品出口競爭力具有顯著影響;模型二則顯示內向型FDI差額對出口競爭力的差額存在顯著負面影響。

      五、 結論與對策建議

      1.研究結論與討論

      從模型的回歸分析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內向型FDI的增長強度與中國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幅度呈負相關關系,即:內向型FDI增長強度越大,中國出口競爭力反而提升緩慢。這可能是因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直接投資對進口增長的影響高于出口增長,結果導致產品出口競爭力增長緩慢。該研究結果與Buckley等(2002)的研究結果存在部分一致性,即,內向型FDI有可能在中國產生負面溢出效應。原因可能是因為外資企業(yè)更多投資于中國資本及技術密集型行業(yè)中的勞動力密集型生產環(huán)節(jié),如:將加工、裝配、組裝等環(huán)節(jié)轉移到中國,而將需要大量資本和復雜技術的制造、設計及研發(fā)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生產環(huán)節(jié)仍保留在母國(文東偉等,2009;Branstetter and Lardy, 2006)?!?〕這種情形表明,外資企業(yè)在華FDI的主要動機在于尋求中國廣大的市場,而非出口。另外,內向型FDI的增長帶動了跨國公司對國外子公司零部件的進口或國外原材料的進口,從而促進了中國產品進口總額增長;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將中國作為最終產品消費市場,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很大一部分在中國銷售,而不是出口,因此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對進口增長的影響高于出口增長,最終導致產品出口競爭力增長緩慢。(2)滯后一期的內向型FDI對出口競爭力也具有負面影響但不顯著。由此可知,前期內向型FDI的變化對出口競爭力的變化沒有顯著影響。(3)匯率對出口競爭力具有顯著的正影響但影響幅度較小。這可能是因為本文采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緣故。隨著人民幣、歐元等貨幣體系的不斷完善,美元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正在逐漸下降,因而,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波動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影響并不顯著。

      2.對策建議

      在以上研究結論和討論基礎上,本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引導內向型FDI向資本及技術密集型行業(yè)的高附加值生產環(huán)節(jié)轉移。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內向型FDI增長越快,中國出口競爭力反而提升緩慢。該結論的解釋之一是內向型FDI在中國產生了一些負面溢出效應,如:跨國公司在華FDI大多致力于資本及技術密集型行業(yè)中的加工、裝配、組裝等低附加值環(huán)節(jié),并將中國作為產品最終消費市場,故跨國公司在華FDI對中國產品出口的促進作用有限。為了使跨國公司在華FDI對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有必要進一步引導內向型FDI向資本及技術密集型行業(yè)的高附加值生產環(huán)節(jié)轉移,如加大在華R&D和設計;將關鍵零部件生產轉移到中國等,這樣將有利于中國企業(yè)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于中國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同時,也能增強內向型FDI對中國產品出口的拉動作用,增強產品出口競爭力。

      (2)鼓勵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的產品出口;進一步提高零部件和半成品的本土化率,限制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的進口。對“內向型FDI增長越快,中國出口競爭力反而提升緩慢”的第二個解釋是:跨國公司在華FDI增長對中國產品進口增長的影響大于產品出口增長,故而從整體上反而使中國產品貿易競爭指數(shù)(TCI)提升緩慢。為了使內向型FDI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產生顯著正效應,有必要采取措施使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增加產品出口并減少進口,比如通過稅收、出口退稅、補貼等優(yōu)惠政策,鼓勵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加大產品出口;同時采取限制措施比如實行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等措施限制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的進口,促使跨國公司提高關鍵零部件、半成品的本土化率。

      (3)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推動人民幣結算或多種貨幣結算方式。

      實證結果表明,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變化與我國出口競爭力變化成正比,但該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美元在國際貨幣結算體系中主導地位在逐漸削弱的原因。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SWIFT)數(shù)據顯示,2014年11月人民幣已取代加拿大元和澳元成為國際結算體系中第五大支付貨幣。到2014年12月,人民幣的支付貨幣市場份額達到217%,接近日元的269%水平,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后第五大支付貨幣。當前,美元、歐元、英鎊在全球支付中所占份額分別為446%、283%和792%。盡管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結算貨幣仍然占有較大比例,但這一比例正在逐年下降;而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結算貨幣,其支付數(shù)量正在逐年增加,2014年人民幣支付數(shù)量較2013年增長1倍,較2012年增長261倍。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人民幣已經從“發(fā)展中貨幣”變成跨國經營企業(yè)常用的支付貨幣。有鑒于此,建議在產品進出口中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結算或選擇多種貨幣結算方式,進一步降低單一匯率波動對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參考文獻〕

      〔1〕Behra, S.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 Analysis of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of India〔R〕. Paper Submitted to University of Deli,2010;Zhang, K.H.,What Drive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The Role of FDI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15,33(3):499-512;Sawant, A.,Strength and Weaknesses of Indian Agriculture Sector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33):28-37.

      〔2〕劉艷,黃蘋. 生產者服務進口、FDI與制造業(yè)出口競爭力實證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2015(3):42-49;宋紅軍.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內資企業(yè)出口競爭力的影響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2):89-95.

      〔3〕〔6〕陳斌開,萬曉莉,傅雄廣. 人民幣匯率、出口品價格與中國出口競爭力——基于產業(yè)層面數(shù)據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12):30-42;劉柏,張艾蓮. 中國匯率與出口競爭力的協(xié)動變化〔J〕.當代經濟研究,2013(1):76-80;Zia, U., Mahmood, Z.,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 and Export Price Competitiveness: the Case of Pakistani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2013,18(4):529-542.

      〔4〕邱立成,劉文棟. FDI影響我國出口競爭力的路徑探析〔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14(5):15-17.

      〔5〕Buckley, P.J., Clegg,J., Wang,C., The Impact of Inward FDI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2,33(4):637-655.

      〔7〕文東偉,冼國明,馬靜. FDI、產業(yè)結構變遷與中國的出口競爭力〔J〕.管理世界,2009(4):96-107;Branstetter, L., Lardy, N., Chinas Emergence of Globalization〔R〕.NBER Working Paper No. 12373,2006.

      (責任編輯:張琦)

      猜你喜歡
      匯率波動中國
      以A企業(yè)為例淺析外匯風險及防范方法
      人民幣匯率與上證指數(shù)互動的實證研究
      論匯率波動對跨境投資人民幣結算業(yè)務的影響
      變化中的“生產率悖論”
      我國警衛(wèi)反恐怖斗爭對策研究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代價問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丹阳市| 栖霞市| 江华| 龙岩市| 监利县| 陇西县| 江源县| 克东县| 东丰县| 无棣县| 贺州市| 巴林右旗| 江油市| 财经| 六枝特区| 凉城县| 宜城市| 许昌市| 南宫市| 邯郸市| 社旗县| 红原县| 宁陕县| 和田县| 安福县| 灵台县| 博野县| 连山| 喀喇| 盱眙县| 黄骅市| 民乐县| 邳州市| 额尔古纳市| 塔河县| 阿拉尔市| 民勤县| 林西县| 广汉市| 石阡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