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墊豐 潘秀梅 尹莉
論非裔美國人家庭關(guān)系的融合
——以托尼·莫尼森和艾麗斯·沃克作品中的論點進行闡述
□程墊豐 潘秀梅 尹莉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非裔美國人家庭關(guān)系的融合。論文從托尼·莫尼森和艾麗斯·沃克作品中的暴力因素入手,首先剖析家庭暴力的具體表現(xiàn),其包括身體暴力,性暴力和心理暴力。然后深入分析產(chǎn)生家庭暴力的社會原因即社會暴力。社會暴力是白人社會對整個黑人社會的暴力壓迫,直接導致了黑人男性對黑人女性的家庭暴力。論文最終得出結(jié)論是暴力消融黑人民族的自省和民族完整性的建構(gòu)。
在美國社會的歷史發(fā)展中,非裔美國人長期受到以白人為主的美國社會主流群體的歧視和壓迫,并長期遭受各種形式的暴力壓迫。20世紀50年代開始,非裔美國人開始尋求獨立和解放,各種形式的黑人運動隨之興起。非裔美國人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這就引起了整個美國社會乃至世界人民的廣泛關(guān)注。人們開始追溯非裔美國人的歷史,關(guān)注其生活現(xiàn)狀。研究者們紛紛開始探尋并寫作非裔美國人的生活,其中非裔美國作家在其作品中對自身民族的描述最為真實和深刻。同時,在非裔美國人的生活現(xiàn)狀中,非裔美國女性比男性遭受著更多的壓迫,她們承受的是美國社會底層的暴力和打擊。同時,托尼·莫尼森和愛麗斯·沃克等著名的非裔美國女性作家在她們的作品中積極廣泛的再現(xiàn)了非裔女性的真實生活,抨擊了美國社會中被扭曲了的黑人民族性。這些作品成為了研究非裔美國人的重要文獻,掀起了文學研究史上的研究熱潮。本文探究暴力產(chǎn)生的根源和剖析暴力因素在托尼?莫尼森和愛麗斯?沃克作品中的具體表現(xiàn),提出消融家庭暴力的方法黑人民族的自省和民族完整性的建構(gòu)。
48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將對婦女的暴力定義為三方面:身體暴力、性暴力和心理暴力。這部分聚焦黑人社會內(nèi)部黑人女性受到的壓迫,將主要從身體暴力,性暴力,心理暴力三個層面進行分析。主要結(jié)合莫尼森的作品《寵兒》和沃克斯的作品《紫色》以及其它主要作品中的各個女性人物所經(jīng)歷的各種形式的暴力進行分析,并從家庭因素的層面總結(jié)出其各自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傷害和扭曲。
1.1 身體暴力
對黑人婦女身體上的暴力毒打貫穿著托尼·莫尼森和愛麗斯·沃克的作品中。她們的作品多方面的再現(xiàn)了非裔美國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各種暴力壓迫。本人重點論述男性對女性的身體暴力毒打。黑人婦女和小孩處于社會的最低層,悲哀的是他們上面就是黑人男性。而黑人男性由于受到白人社會的壓迫,心理及其不正常。他們也沒有能力反抗白人。根據(jù)弗洛伊德的情感轉(zhuǎn)移理論。他們把對白人的不滿和憤恨就發(fā)泄到了比他們?nèi)跣〉暮谌藡D女和小孩身上。黑人男性精神受到壓抑,黑人女性和小孩就是他們情感的宣泄口。在《紫色》中,女主角西麗經(jīng)常受到丈夫X先生的暴力毒打。她處于社會的最底層找不到宣泄的對象。她把自己的苦難訴說給上帝聽:“他揍我就想揍孩子一樣……我對自己說,西麗,你就是一棵樹?!蔽鼷愐呀?jīng)對把麻木了,希望自己是一棵樹這說明她希望自己沒有情感感覺不到痛,同時也說明這種暴力是逃脫不了的。X先生以前也毒打自己的前妻安妮。如莫尼森在《最藍的眼睛》中展現(xiàn)了女主人公受到的來自黑人父親的暴力打擊,在《寵兒》中描述了女主人公因受到整個黑人社會的暴力逼迫而被迫扼殺了自己的女兒;在艾麗斯?沃克的作品《紫色》中,女主公西麗承受著來自繼父,丈夫的毒打和壓迫。
1.2 性暴力
身體上的創(chuàng)傷還可以愈合,但是黑人性暴力往往給黑人婦女帶來心理上難以愈合的傷害。黑人婦女不能主導自己的身體。在小說開始的時候,西麗就向上帝控訴繼父強暴她。對她的身心都照成了極大的傷害。繼父的強暴不僅導致她兩次懷孕還喪失了生育能力。黑人婦女對自己的身體完全沒有主導權(quán),她們不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對于西麗來說更痛苦的是她后來又被繼父賣給了X先生,她又成為另外一個男人發(fā)泄性欲的工具。西麗這些慘痛的經(jīng)歷完完全全剝奪了作為一個女人享受性愛的權(quán)利。她告訴夏格:“我一點都不喜歡……(他)就是干他的公事?!?/p>
1.3 心理暴力
黑人婦女性其實是有豐富的精神世界的,但是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她們的精神往往被忽略了。在那個父權(quán)社會和歧視壓迫黑人的社會中,她們處于最底層。她們的尊嚴和自我都被無情地踐踏。她們身體受到毒打,黑人男性把他們的不滿全部發(fā)泄在她們身上;她們不能選擇自己的性對象,只能被動地承受。也不能夠選擇自己的生育權(quán)。這對黑人女性的心理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女性只是物而不是人,這就造成了很多悲劇的產(chǎn)生。
雖然現(xiàn)在社會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白人社會對黑人社會的壓迫還有很多歷史遺留的問題。種族歧視和經(jīng)濟社會地位的嚴重不平等是暴力產(chǎn)生的根源。
2.1 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是黑奴貿(mào)易帶來的直接惡果。在古代和中世紀時期,世界上并不存在種族優(yōu)劣論。種族歧視是奴隸貿(mào)易時代最丑惡的遺產(chǎn)。17世紀60年代,大量黑人被殘暴地剝奪毫無人生自由而作為奴隸販賣到美國。黑人奴隸是唯一的帶著鐐銬被動來到美國的民族。他們在白人奴隸主眼中不是人而僅僅是商品。在奴隸制度下,黑人受到極為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繁重的勞動,監(jiān)工的摧殘和虐待,非人的生活待遇,使一個健壯的黑人在種植園里勞動6、7年,就耗盡了體力,成為殘廢,很快死去。雖然在1862年,由林肯頒布的《解放奴隸宣言》,廢除了奴隸制,但是在白人眼中黑人依然被看作是骯臟,野蠻和愚昧無知的下等人。直到今天,很多白人提到黑人都會浮現(xiàn)出身帶腳鐐手銬的黑奴形象。和他們白皙的皮膚相比,黑人的膚質(zhì)顯得不但污濁,而且代表著罪惡和邪惡。毫無疑問,在美國占主流地位的是WASP文化即新教徒的盎格魯撒克遜裔的美國人白人文化。也正是他們在人類歷史上把人類皮膚的顏色作為化肥非人的標志。第一次把皮膚顏色的深淺和社會地位聯(lián)系在一起。根據(jù)美國社會學家在20世紀中葉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在極少有白人真正認為黑人和白人可以在社會上可以完全平等。長期以來,對于黑人的種族歧視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并且這種思想難以更改。因而在美國所有民族中黑人的地位是最低的,他們受到得歧視也是最嚴重的。
2.2 經(jīng)濟社會地位的不平等
對于黑人的種族歧視,在美國社會來說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并且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導致了黑人的經(jīng)濟社會地位的嚴重不平等。選舉制度的不平等。南北戰(zhàn)爭前,最高法院在造成嚴重憲政危機的斯科特案判決中,已經(jīng)詮釋憲法把黑人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剝奪。雖然憲法規(guī)定選舉權(quán)不得因種族和膚色被剝奪,各州特別是南方州的制法機構(gòu),卻變著法兒制定出剝奪黑人選舉權(quán)的法律。這些變相剝奪黑人選舉權(quán)的法律,主要是設(shè)置選民登記的前提條件(prerequisite to voting),如必須滿足一定的通過文化考試、繳稅、財產(chǎn)要求等等才能進行選民登記。很多黑人沒有辦法滿足這些條件就失去選舉權(quán)。
非裔美國人家庭暴力的消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美國社會要消除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另外一方面非裔美國人需要民族的自省和建構(gòu)完整民族性。
3.1 消除對黑人的種族歧視
美國是一個崇尚自由和平等的國家,也是一個法制國家。對黑人的種族其實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的存在是其制度化種族主義發(fā)展至今的必然產(chǎn)物。因此美國必修從法制上保障黑人的權(quán)益。從杜魯門總統(tǒng)開始,美國政府便開始致力于黑人權(quán)利立法。到約翰遜總統(tǒng)執(zhí)政時期,就最終從法律上取消了種族主義。在今天的美國,合法的種族歧視與隔離被取消了,這就可以從法律上保障黑人的基本權(quán)利。美國和應該在教育和經(jīng)濟上加大對黑人的幫助,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平等,才符合美國憲法的闡述。毫無疑問的是,美國在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國黑人受教育的機會和程度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還差得很遠。政府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隱藏在美國白人心中的種族歧視的消除,需要更長的時間。單方面的白人社會的努力是不夠的,黑人自己的努力奮進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非裔美國人需要民族的自省和建構(gòu)完整民族性
非裔美國人作為長期失去話語權(quán)的民族,在美國要想獲得和白人同等的自由和平等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非裔美國人需要整個民族的自省和建構(gòu)完整民族性。
直到今天雖然還有很多黑人因膚色被剝奪了享有與白人同等待遇的權(quán)利,但是“黑人應在社會底層”一類思想并非沒有市場。非裔美國人應該定位于改變廣大黑人的行為、文化、道德,這就需要整個民族的自省和建構(gòu)完整民族。令人可喜的是目前美國黑人取得了巨大發(fā)展。非裔美國人占到美國總?cè)丝诘?2.3%。在近幾十年內(nèi),黑人中產(chǎn)階級也已經(jīng)真正成長起來。在1996年,有44%的就業(yè)黑人擔任白領(lǐng)職位──從事管理、專業(yè)和行政工作而非服務或需要體力勞動的工作。同年,有23%的年齡在18至24歲之間的黑人進入大學,而1983年僅有15%。
只有美國社會對黑人沒有了啟示和壓迫,黑人在政治,經(jīng)濟和教育上取得了平等的權(quán)利,才能避免黑人男性對女性的家庭暴力,同時黑人需要自己的努力建構(gòu)自己的民族性才能真正的消除種族歧視,消融家庭暴力。
美國社會在是自由開明的,但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使得非裔美國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美國的司法,教育和選舉權(quán)在黑人問題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光靠白人社會的努力還不足夠的。美國非裔家庭暴力消融需要黑人民族的自省和民族完整性的建構(gòu)。黑人男性對黑人女性的暴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這個白人社會對黑人的暴力,現(xiàn)在白人社會也在致力于整個社會的自由平等。但是非裔美國人必須喚醒自我意識,尋求到真正的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消除暴力。同時如果女性是不自由的,那么男性肯定也是不自由的。就如同沃克在《紫色》中文版前言中說到:“只有女人自由了,男人才能懂得他們其實并不擁有女人,他們是可能跟女人建立真正的友誼的?!痹谀嵘摹秾檭骸分?,賽斯家庭也通過黑人社區(qū)得到了救贖。因此只是單個黑人女性和男性的覺醒時不足夠的,需要整個黑人社會的覺醒。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本文為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四川外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科研項目“暴力下非裔美國人的扭曲成長—托尼·莫尼森和艾麗斯·沃克作品中的暴力因素分析”的總結(jié)性成果。項目編號為SCWY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