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茹,張玉領,陳培,孫曉梅
高職入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
王季茹,張玉領,陳培,孫曉梅
(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江蘇淮安223300)
目的分析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而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預防心理問題的發(fā)生。方法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淮陰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2011—2013年入學的新生進行調查。結果2011—2013級新生的心理問題陽性率為27.30%,三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個年級中總分≥200分的人數(shù)占3個年級陽性人數(shù)的比例分別為30.96%、29.38%和28.66%,三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個年級入學新生SCL-90量表的因子2、因子3、因子6的陽性率較高,均在20%以上。結論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中,存在心理問題的人數(shù)較多,但多數(shù)只是輕度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3個方面。
五年制高職;新生;心理健康;SCL-90量表
心理問題日益成為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問題,每年約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偏執(zhí)、人際關系緊張等,每年因心理問題而退學的學生占退學總人數(shù)的30%~60%[1-2]。因此,我們對淮陰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2011—2013級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以期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干預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據,現(xiàn)介紹如下。
1.1對象
調查對象為淮陰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2011—2013級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2011級共調查1 434人,年齡(18.03±1.06)歲;2012級共調查1 279人,年齡(17.33±2.94)歲;2013級共調查1 337人,年齡(17.82±2.26)歲。
1.2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2011—2013級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進行心理測評,量表共90個題目,評定被測對象的軀體化(因子1)、強迫癥狀(因子2)、人際關系敏感(因子3)、抑郁(因子4)、焦慮(因子5)、敵對(因子6)、恐怖(因子7)、偏執(zhí)(因子8)、精神病性(因子9)和其他(因子10)10個因子,采用5級評分法,由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在計算機上填寫。以總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得分≥2分為篩查陽性,總分≥200分為存在明顯心理問題。向2011級發(fā)放問卷1 434份,回收有效問卷1 34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4.0%;向2012級發(fā)放問卷1 279份,回收有效問卷1 23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6.6%;向2013級發(fā)放問卷1 337份,回收有效問卷1 27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5.0%。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5.0對測評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心理問題陽性率比較
以總分≥160分為陽性篩查標準,對2011—2013級入學新生的心理問題陽性率比較顯示:3個年級心理問題陽性的人數(shù)共1 052人,陽性率為27.30%,3個年級新生的心理問題陽性率均在25.00%以上,三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心理問題陽性率比較
2.2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分析
總分≥200分可判斷為存在明顯心理問題,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SCL-90量表測評總分≥200分的人數(shù)占各年級心理測評陽性人數(shù)的比例分別為30.96%、29.38%和28.66%,三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SCL-90量表測評總分≥200分的人數(shù)分布情況
2.3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SCL-90量表各因子陽性率比較
因子分≥2分可判斷為陽性,對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SCL-90量表各因子陽性率的分析結果顯示,因子2、因子3、因子6的陽性率均在20%以上,說明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3個方面,結果見表3。
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為初中畢業(yè)生,且多為“90后”,多數(shù)研究表明,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入學新生存在心理問題的數(shù)量和嚴重程度均高于三年制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現(xiàn)象。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識、學歷上的不自信、青春期情緒上的敏感等一系列原因都是導致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心理問題發(fā)生率較高的主要原因[3-4]。
表3 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SCL-90量表各因子陽性率比較(%)
本次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2011—2013級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心理問題發(fā)生率平均為27.30%。3個年級中SCL-90量表測評總分≥200分的新生人數(shù)占陽性總人數(shù)的比例分別為:30.96%、29.38%和28.66%,三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存在心理問題的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中,大多數(shù)只是存在輕度的心理問題,有明顯心理問題且表現(xiàn)出典型癥狀的只是少數(shù)。王柏根等[5]對2005、2006兩屆共1 727名高一新生的心理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占9.05%和14.20%,有各種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占46.06%和50.60%。本次調查結果優(yōu)于王柏根等對重點高中學生的心理測評結果。分析原因,可能是不同地區(qū)、不同經濟水平等導致不同的研究結果。
對2011—2013級高職入學新生SCL-90量表各因子的陽性率分析結果可知,因子2(強迫癥狀)、因子3(人際關系敏感)、因子6(敵對)3個因子的陽性率均在20%以上,這與賀泉莉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學生普遍存在輕度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敵對這些心理問題。
對五年制高職入學新生進行心理測評發(fā)現(xiàn):(1)能夠有效篩選出心理脆弱或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班主任或教師在入學后的教育中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在校期間的培養(yǎng)教育。(2)在入學開始就建立完備的學生心理測評檔案,并將以后每次的心理測評結果記錄在案,建立完整的學生心理成長手冊,從而為教師掌握學生心理成長動態(tài),并在教學管理中采取相應的策略提供依據。(3)通過對學生的心理測評分析,能夠掌握學生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表現(xiàn)形式及對學業(yè)的影響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以預防學生出現(xiàn)類似問題。
[1]劉恒,張建新.我國中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8(2):88-90.
[2]楊銀芳,易敏春,方雷,等.醫(yī)學??茖W生SCL-90測查結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6):1231-1232.
[3]金鑫.高職“90后”新生SCL-90因子的量化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3,15(11):92-95.
[4]張正林.“90后”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1,29(21):158-159.
[5]王柏根,王強,盧菁菁.1 727名重點高中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及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2):1441-1443.
[6]賀泉莉,韋林.基于SCL-90的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13,28(6):59-63.
R195
B
1671-1246(2016)20-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