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嚴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親手DIY制作VR紙盒眼鏡,了解VR眼鏡的成像原理;同時利用VR紙盒眼鏡進行初步的資源體驗,感受VR技術的三個特點——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相結合的自主探究,完成對VR成像原理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索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親手制作VR紙盒眼鏡、分析討論VR成像原理,體會到動手實踐的快樂,激發(fā)科學興趣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VR紙盒眼鏡的制作方法、關于瞳距的基本常識。
教學難點:VR的成像原理。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小組討論法、動手操作法。
教學過程
1. 復習回顧(8分鐘)
師:同學們,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在今天的新課開始時,我想先檢查一下,上次課回去之后大家有沒有完成我們第一講的“拓展思考”和“探究收獲”,有沒有人能回答我下面的兩道小問題?
(1)回顧第1講的“拓展思考”——VR視頻等于3D電影嗎?(3分鐘)
師:同學們回答得不錯,問題的答案當然是“不等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No!No!No!”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列個小表格對比一下吧?。≒PT展示表格)
(2)回顧第1講的“探究收獲”——舉例說明VR技術最大的三個特點是什么。(5分鐘)
師:大家回顧一下上次我們觀看的VR應用視頻片,是不是可以試著總結一下VR技術的三個特點呢?
第一個特點就是上次我們說的一個成語——“身臨其境”,它指的就是VR所具備的“沉浸感”。所謂“沉浸感”,就是指VR是現(xiàn)實或想象中事物的全方位的立體仿真。比如,我們看到視頻片中所展示的VR手術直播、房間設計、旅游景點等。
第二個特點是什么呢?剛才我們在比較3D電影和VR視頻時提到過。大家猜一猜?對了!就是VR可以互動,我們把這個叫做“交互性”。它可以讓人與虛擬出來的環(huán)境進行互動。比如,我們可以利用手柄、數(shù)據背心、觸感槍等親身體驗士兵們與敵人的戰(zhàn)斗。
第三個特點,同學們來看看這幅圖片(出示圖片),這幅圖片展示的是藝術家們在VR的Tilt Brush應用中利用手柄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服裝設計。這說明VR能激發(fā)人的想象力。VR不僅僅是一個嶄新的演示形式,更是一個我們人類認識世界、認知世界、改變世界,讓夢想插上騰飛翅膀的新工具和新途徑。
2. 導入新課(2分鐘)
師:下面我們進入新課吧!大家看,今天小航的表哥答應他要一起動手來DIY一套VR眼鏡,就是老師PPT上顯示的小紙盒(展示PPT)。表哥說只要自己拼裝好,配上手機后就能觀看VR影片。真的是這樣的嗎?難道小小紙盒可以神奇變身?
教師帶領學生拆封VR紙盒眼鏡套裝。
3. 新課講授(23分鐘)
(1)觀察VR鏡片(10分鐘)
師:大家知道嗎,VR眼鏡之所以能給使用者那么逼真、炫酷的視覺效果,一大功臣就是鏡片啦!然而,大家知道VR鏡片的工作原理嗎?我們先來好好觀察一下(播放PPT,顯示方法一、二)。
讓學生們按照方法提示觀察1分鐘,然后請2~3名同學講一講觀察的情況,總結VR鏡片的特點。
師:我們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VR鏡片的特點就是“中央厚、邊緣薄”,能夠對顯示的圖像進行放大。請各位同學動腦筋想一想,這樣的鏡片我們把它叫做凸透鏡,還是凹透鏡?
不要著急,我們一起來看看什么是凹透鏡、什么是凸透鏡,然后你再給老師答案。(展示PPT)
凸透鏡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鏡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凸透鏡分為雙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彎月形)等形式,凸透鏡擁有放大作用。遠視眼鏡是凸透鏡。凹透鏡亦稱為負球透鏡,鏡片的中央薄,邊緣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凹透鏡所成的像總是小于物體的直立的虛像。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師:說到這里,同學們可以告訴老師VR鏡片是哪種鏡片吧?(學生齊聲回答)對了!凸透鏡。VR鏡片實際上是兩片特殊的凸透鏡。它和普通的凹透鏡當然完全不同,但是和普通的凸透鏡有什么區(qū)別呢?請大家再仔細觀察。(播放PPT)
剛剛我們提到了透鏡的兩個表面至少是球面的一個部分。球面鏡可以理解為兩個表面是兩個球體的一部分,非球面鏡是兩個表面中的一個表面不是球體。一般普通的凸透鏡兩面都是球面。而在VR鏡片的研究領域,含有非球面鏡的鏡頭在邊沿的清晰度上有較大提高,并且在畸變控制上也有較大提高。所以,目前大多數(shù)VR鏡片采用的都是非球面凸透鏡。這就是VR鏡片和普通的凸透鏡的區(qū)別。(播放PPT)
(2)瞳距(8分鐘)
師:說完VR眼鏡的成像原理,我想有的同學會問:“老師,那如果是近視眼怎么辦?是戴著近視眼鏡看VR視頻嗎?”其實,目前市面上流行的VR眼鏡大多數(shù)都已經能支撐600度以內的近視眼人群觀看。盡管每個人的視力各不相同,但是只要在選擇VR眼鏡時或者是利用VR眼鏡觀看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瞳距進行調整,那么完全就不必要戴著近視眼鏡觀看。所以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自己的瞳距吧!
瞳距,簡單說就是兩只眼睛瞳孔之間的距離。(播放PPT)我們知道,人的瞳距不是固定不變的,小孩的瞳距小,成人的瞳距大,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一個人的瞳距也在發(fā)生變化,直至成年。那么,一般人的瞳距是多少呢?一般成年男性的瞳距在60mm~73mm之間,成年女性的瞳距在53mm~68mm之間。
下面,請大家跟著老師演示的簡便方法,測測自己大概的瞳距(和助教展示)。第一步:被測者眼睛望向正前方,在測量者的指揮下,用自己的兩手進行測量;第二步:保持兩手間的間距不變,將兩手之間的間距定位在紙上;第三步:用直尺測量間距的距離,即可得出大概的瞳距。
(3)三維立體圖(5分鐘)
帶領學生完成研學手冊第8頁的“看一看、猜一猜”任務,了解眼睛的神奇功能,完成三維立體圖的觀察。
4. 實踐指導(10分鐘)
師:請大家跟著老師的演示開始DIY自己的VR紙盒眼鏡吧?。ㄍ瓿芍谱骱螅绻€有時間,可以在助教的幫助下讓學生分組體驗VR手機視頻。)
5. 課堂總結(1分鐘)
簡要總結今天的所學內容,主要把VR鏡片實際上是兩片凸透鏡以及它的成像原理再帶領學生回顧一遍。
6. 課后作業(yè)(1分鐘)
(1)要求學生完成課堂上沒有完成的探究任務(練習),下次課檢查。
(2)提醒學生下次課帶好自制的VR眼鏡。
(作者單位:北京慈航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qū)白紙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