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星
(貴州省湄潭縣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貴州 湄潭 564100)
針刺后溪穴治療急性腰扭傷24例觀察
王齊星
(貴州省湄潭縣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貴州 湄潭 564100)
筆者用針刺雙側后溪穴治療急性腰扭傷有顯著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共48例,均為2000年至2006年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24例。治療組男15例,女9例;年齡15~57歲,平均37.5歲;病程1~3天。對照組男15例,女9例;年齡19~54歲,平均36.5歲;病程1~3天。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實用骨科學》急性腰扭傷診斷標準[1]。①腰痛,有明顯外傷史,傷后即感腰部疼痛,翻身活動時加劇,重者不能坐起,站立和行走;②腰部畸形,腰肌痙攣和活動受限,患者腰部僵硬,生理前凸消失,腰肌痙攣明顯,腰部活動明顯受限。任何活動均可使疼痛加劇;③局部壓痛,損傷部位有明顯固定性壓痛;④下肢運動感覺和反射檢查神經(jīng)功能無異常;⑤腰椎X線正位、側位和斜位片可出現(xiàn)腰椎生理前凸減少或消失,也可出現(xiàn)側彎,無骨折或骨質破壞等異常變化;⑥普魯卡因封閉試驗,在疼痛和壓痛部位注射0.5%或1%普魯卡因10~20mL,如為急性腰扭傷,疼痛和擴散痛在注射后迅速緩解或消失。
治療組:針刺雙側后溪穴[2](握拳,指掌關節(jié)后尺側,橫紋頭赤白肉際處),直刺0.5~1寸,強刺激,得氣后留針15~20min,囑患者緩慢的進行腰部左右側彎,前屈后伸運動,1日1次,7天為一療程。
對照組:給予氯唑沙宗片2片,每日3次,飯后口服;雙氯滅痛1片,1日3次口服,7天為一療程。
兩組治療期間臥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動正常。顯效:腰部疼痛減輕,脊柱活動基本正常。無效:癥狀無改善。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對照組中有8例出現(xiàn)胃部不適。
急性腰扭傷屬中醫(yī)“閃腰”、“腰痛”、“傷筋”等范疇。《金匱翼·卷六》說:“瘀血腰痛者,閃挫及強立舉重得之。蓋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無不由之。若一有損傷,則血脈凝澀,經(jīng)絡壅滯,令人卒痛,不能轉側,其脈澀,日輕夜重者是也?!奔毙匝蠼钊?、經(jīng)絡、氣血損傷,氣血運行不暢。治當舒筋活血,通絡止痛。后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jīng)脈穴位,為輸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在晴明穴處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相接。而腰部乃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循行之處,遠取后溪穴具有舒筋活血,通絡止痛作用,故治療腰扭傷效果好。
[1]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M].4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4:2038.
[2] 張安楨,武春發(fā).中醫(yī)骨傷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8:549-550.
[3]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12-213.
R271.917.5
B
1004-2814(2016)10-1002-01
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