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地理學向國際化邁出的第一步
      ——文學地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第五屆年會綜述

      2016-11-25 21:55:54黎清
      世界文學評論 2016年1期
      關鍵詞:意象文學研究

      黎清

      文學地理學向國際化邁出的第一步
      ——文學地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第五屆年會綜述

      黎清

      2015年8月26日至29日,“文學地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第五屆年會”在日本福岡市舉行。本次會議由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日本福岡國際大學、廣州大學和中國文學地理學會聯(lián)合主辦,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宋代文學重點學科)、福岡國際大學海村研究室(漢字文化共同體研究會)、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廣東省地方特色文化重點研究基地)共同承辦,這也是第一次在國外召開該學術研討會,來自中日兩國高等院校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的4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從與會代表提交的論文來看,本次會議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文學地理學學科建設的國際化

      由于首次在國外召開研討會,在此語境下,關于文學地理學學科建設的國際化問題被自然而然地引發(fā)出來。福岡國際大學校長大浦隆陽先生在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說,中國文學地理學會在福岡舉辦學術高峰論壇,顯示了學會向著學術國際化實實在在地邁出了第一步。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孔凡斌教授在講話中也指出,文學地理學是世界各國文學研究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具有較為廣泛的國際性,如法國的斯達爾夫人與丹納、英國的邁克·克朗、德國的康德、日本的久松潛一、韓國的許世旭等等,都在文學地理學研究方面發(fā)表過重要的論述。他希望中國文學地理學的研究,要與國際同行、專家進行交流,與國際文學地理學界進行廣泛接觸,更多地了解和吸納國際學術界相關的研究成果,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創(chuàng)造出既有國際意義,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地理學學科。他高度評價了此次年會的召開,認為中國文學地理學在邁向國際化的道路上開了一個好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組討論及總結大會上,大家對中國文學地理學的國際化問題亦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并進行了樂觀的展望。

      二、文學地理學學術發(fā)展的歷史

      將文學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來建設,這是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的目標之一。而作為一個學科,必然有其學術研究發(fā)展的歷史。曾大興教授提交的《文學地理學學術史略》,首次對中外文學地理學研究的歷史進行了梳理。文中認為,迄今為止,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在中國至少有2 559年的歷史,在國外至少有296年的歷史。對中國文學地理學的研究,他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即片斷言說階段(前544年—1905年)、系統(tǒng)研究階段(1905年—2011年)、學科建設階段(2011年—今);國外文學地理學研究,則從西歐(法國、德國、英國)和東亞(日本、韓國)兩個大板塊來進行論述。整個論述資料詳實,視野開闊,對文學地理學研究者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和文獻價值。在學術研究史梳理的基礎上,曾先生認為中國的文學地理學研究具有這樣幾個特點:①中國的文學地理學研究在世界上是最早的;②中國的文學地理學研究成果在世界上是最多的;③中國學者的文學地理學研究注重實證研究;④中國的文學地理學研究已經(jīng)形成多學科參與的格局;⑤文學地理學在中國的文學研究界已成“熱門”。當然,他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文學地理學研究也存在一些問題,即理論研究比較欠缺、專業(yè)水平不夠高、地理意識不夠強,以及因受地方本位主義的干擾,導致應用研究比較滯后等。這種自省,對于中國文學地理學的發(fā)展是有益的。最后,他還揭橥了文學地理學學科在中國誕生的原因??傊?,該文對于人們了解文學地理學的研究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同時也足以激發(fā)人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三、文學地理學相關理論的探討

      當前,中國文學地理學尚處于學科建設階段,因此相關理論的探討顯得尤為重要。與以往年會一樣,本次年會亦出現(xiàn)一批重要的理論探索文章。如文學起源問題,鄒建軍、張三夕《簡論文學地理學對現(xiàn)有文學起源論的修正》認為,文學起源與人類早期所生活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地域文化有著重要關聯(lián),修正了過去的“勞動說”和“游戲說”;概念辨析,陳一軍《幾個概念的辨析:文學地理學、地域文學與生態(tài)文學》與劉川鄂、徐漢暉《地域文學、區(qū)域文學與文學地理學三個概念之辨析》二文,對文學地理學、地域文學、區(qū)域文學與生態(tài)文學等概念進行了詳細辨析;關于微觀與宏觀研究的關系,戴偉華《中國文學地理學中的微觀與宏觀研究》認為,應微觀與宏觀并重,微觀研究也要有宏觀意識,宏觀研究也應以微觀為立論基礎;對地理意象的研究,杜華平在《論地理意象》中,從地理意象的界定、區(qū)域意象、環(huán)境意象、地名意象、虛擬性與象征性地理意象等方面,對地理意象作了較為全面的探討;文學地理學對圖文互文文學研究的影響,龍其林《中國文學圖文互文研究著作中地理意識的傳達、文學地圖的繪制及美術史料的選擇芻議》認為,文學地理學為中國文學圖文互文研究敞開了更為豐富的文化經(jīng)驗與生成場域,為文學研究、文學史編纂開拓了一條新的路徑。以上的理論探討,大大拓展了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內涵。

      四、中日文學的交往

      由于本次會議在日本召開,關于中日文學之間交往的研究也成為學者關注的焦點。海村唯一、海村佳惟在《島國山川自然交匯融合大陸半島文學——以九州島為時空軸心》一文中認為,以“中國文學的空間延伸論”、“域外漢學論”來研究日本的真名文學(漢學)和假名文學(國學),即日本文學的話,都很難把握日本文學的本質。若從“漢字文化圈文學地理學”的理論來研究的話,也許有可能揭示日本文學的本質。同時也能廓清九州島文學(文化)西來東傳、溫故創(chuàng)新的文學精神:大陸、半島的漢字、漢籍傳入列島,東海絕島特有山川自然模仿、融化、再創(chuàng)形成了列島文學,即日本文學;列島文學以漢納歐,創(chuàng)造了“我以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小說《我輩是貓》,而白話文小說又反饋半島大陸。文章從文學地理學的角度來考察大陸—半島—列島文學之間的互動關系,令人耳目一新。高建新《中晚唐詩人與日本僧人的交往》,考察了中晚唐詩人與日本僧人的交往及詩歌酬唱活動,并對這些詩歌的共同特點進行了歸納,他認為這些詩歌見證了歷史上的中日友好關系,彌足珍貴。

      五、地域文學研究

      具體的地域文學個案研究不可或缺,是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基石。此次會議,有關各個地域文學的研究成果較多,如江西文學研究,有夏漢寧、黎清《宋代江西文學家的詩創(chuàng)作——以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楊萬里為代表》,陳小芒《論地理環(huán)境與江西古代客寓文人之關系》等;山東、山西文學文化研究,有徐玉如、高振《沂蒙民俗文學地理解讀》和延娟芹《秦文化和晉文化比較》;廣府文學研究,有紀德君《廣府風情的文學書寫及其價值探繹》;西北文學研究,有王渭清《關隴文化生態(tài)與先秦文學精神論綱》、王忠祿《唐詩中的玉關書寫》等;南方文學及南北方文學比較研究,有方麗萍《中晚唐文學中的南方書寫》、趙維江《論南北混一背景下的元詞復雅思潮》等;汴京、燕京文學研究,有王昊《汴京與燕京:南宋使金文人筆下的“雙城記”》。此外還有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如高人雄、唐星《民族地域文化制約下的北周樂府》和多洛肯《明清回族文學家族文學創(chuàng)作述略》。以上這些研究,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文學地理的版圖。

      六、其他方面研究

      近年來,隨著文學地理學研究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其他學科將其納入研究視野。如在外國文學的研究中,王海燕《〈喧嘩與騷動〉中“柵欄”的倫理審美意義》和胡朝霞《〈阿羅史密斯〉中的地理空間和帝國意識》,便運用了文學地理學中文學景觀及地理空間的研究視角來展開論述;文學城市建設對文學地理學的借鑒,周尚意、張樂怡《魯迅在京足跡折射的文人城市空間結構意象——對〈魯迅日記〉中北京地名的分析》,戴俊騁《世界文學之都比較研究及對中國文學景觀建設啟示》,二文希望透過文學作品中的文學景觀和文學地名的挖掘和開發(fā),營造城市文化景觀乃至“文學之城”,這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應用價值。此外,王青《“泗水撈鼎”圖像在不同地區(qū)的變異與發(fā)展》,通過文獻與考古材料,考察了“泗水撈鼎”圖像在不同地域的變化發(fā)展情況,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意義。

      總之,本次學術研討會探討的范圍非常廣泛,問題意識不斷加強,相關研究不斷深入,并表現(xiàn)出以下特點:①不斷探索文學地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體現(xiàn)了文學地理學學科充滿生機與活力;②跨學科的編織整合,擴大了文學的相關研究;③在方法論和學術史方面不斷探討和總結,取得不少成績;④出現(xiàn)不少國家級、省級研究項目,這將有力地推動文學地理學研究的持續(xù)發(fā)展。

      黎清,江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猜你喜歡
      意象文學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永修县| 巍山| 阜城县| 郯城县| 宁夏| 南京市| 阜阳市| 莫力| 增城市| 正蓝旗| 繁峙县| 徐水县| 黄平县| 百色市| 建平县| 务川| 新乡市| 兴城市| 游戏| 瑞昌市| 琼结县| 涡阳县| 简阳市| 雷州市| 策勒县| 调兵山市| 封开县| 青海省| 丰镇市| 平果县| 寻乌县| 桂东县| 龙陵县| 贺兰县| 尚志市| 定陶县| 兴业县| 宜兰县| 孟村| 咸阳市| 平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