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121)
分層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李凡
(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12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和推廣,體育課程逐漸引起了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加強體育課程教學,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是現行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提高高職學生體育水平的有效途徑。高職體育教學,是高職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體育分層教學,是切實提高學生體育素養(yǎng),優(yōu)化教學方法,高效完成教學目標的有效模式。文章分析了高職體育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并結合教學經驗,討論高職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分層運用
加強體育課程教學,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習慣,是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下,推動體育教學質量水平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生體育活動參與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的狀況。眾所周知,體育教學離不開學生對體育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學過程中,沒有實施因材施教,沒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最終導致學生參與興趣不高。如何實施分層教學,改變這一狀況,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
1.1 全面培養(yǎng)
分層教學模式,將所有學生按照個人的體育素養(yǎng)、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分為不同的班級、不同層次,分別執(zhí)行不同的教學計劃。這種教學模式,避免了“統一教學”的弊端。大家知道,統一教學模式,弊端甚大,因為學生的個性、特長、愛好、素質均不相同,面對如此“良莠不齊”的學生,教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照顧到每一位學生。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自然就與別的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差距。分層教學則不同,因為教師面對了“同一層面”的學生,學生或者愛好相同,或者學習能力相似,教師只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教學計劃,即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學生的情況類似,教師教學也相對輕松,不會“顧此失彼”,基本能面對全體學生,落實全面培養(yǎng)的原則。
1.2 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針對大部分學生授課,依照一般學生的情況實施教學。但是,這種教學節(jié)奏事實上難以把握。例如,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導致有的學生就不樂意繼續(xù)學習;過于困難,雖然迎合了體育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但其余學生則難以順利完成。此外,某些學生較為活躍,喜歡與老師互動;另一些學生則“默默無語”。教師只聽得見部分“聲音”,自然不利于制定、實施合理的教學計劃。實施分層教學,將學生“分門別類”劃分。學生可以深入地學習自己喜愛的項目;而且旁邊的同學與自己愛好或者能力相當,相互間增加了交流與互動。因此,實施分層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
1.3 縮小差距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大,而造成個體差異的原因很多,一般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遺傳因素。遺傳基因對人體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例如身高、性格、愛好、天賦等。其次,生活環(huán)境。學生來源于不同的家庭,而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些家庭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煉;一些家庭則缺乏體育鍛煉的意識。最后,個人性格。高職學生的性格迥然不同,有的學生較為內向、害羞,不喜歡交往,也不愛參與體育活動;一些學生則開朗大方,積極地參與各類體育活動;由于以上這些客觀情況,造成了學生的個人體育素養(yǎng)參差不齊。實施分層教學,能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及興趣愛好,逐步地減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距。
2.1 劃分層次方法
實施體育分層教學,自然需要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然而,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層次的劃分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正確地劃分學生的體育層次,將會對以后的教學工作產生極其嚴重的消極影響,致使整個分層教學失去意義。
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首先,身體素質測驗。應當制定一套身體素質測驗項目(如1500m長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等),測試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狀況。按照檢測結果,劃分學生的層次。其次,關注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體育項目學習能力不同。某些學生熱愛體育運動,再加上自身身體素質較好,因此具有較強的體育學習能力;某些學生則不一樣,對體育學習的接受能力較差,因此,分層時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教學的主旨是有教無類,不同的學生,都應當一視同仁地對待。最后,學生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甜蜜的牽引。分層教學,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留給學生較大的自主選擇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育愛好,選擇不同的教學項目(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參考建議)。如果學生自主選擇體育項目,則需要加強培養(yǎng),嚴格要求,確保學生掌握必須的基礎內容。
2.2 制定教學方案
目前,高職學生開設的體育項目,有羽毛球、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徑等等。劃分層次之后,教師需要制定出系統、全面、可行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的設計,可根據不同的教學習慣具體進行。
教學方案的設定及實施應當具備哪些原則?首先,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一方面,能良好地夯實學生的基礎,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能夠徹底、直接地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以后的教學內容做鋪墊。例如,筆者教學100m田徑短跑時,對于男生,設置完成時間為16s;對于女生,設置為20s。訓練一段時間后,發(fā)現部分學生田徑短跑能力較強,于是將這部分學生的目標設置為12~13 s。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既能顧及到大部分學生的基礎,又能突出其中的優(yōu)秀者,并單獨培養(yǎng)。其次,教無定法,拓展訓練。體育教學,事實上并不需要一套完全固定的教學模式。相反,適當地穿插一些靈活、有趣的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對于排球項目的教學,筆者從一開始就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教學完理論知識后,讓各小組相互比賽,排出名次。以這種“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勝欲望。此外,根據天氣及學校周圍的環(huán)境,也可組織學生進行外出拓展訓練。如外出參觀、登山等等。
2.3 考核評價體系
體育考核評價體系,是高職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教學工作的影響重大。一方面,通過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能夠全面、細致、深入、及時地掌握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狀況;另一方面,完善的體育考核評價體系,能夠有效地保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積極性。
如何制定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首先,豐富考核內容。高職體育分層教學,體育的考核不能過于單一、片面,應當具有豐富性。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積極,體育實踐是否認真,體育鍛煉是否刻苦,體育課程考勤情況是否合格等方面,制定一套考核面更廣泛的體系。多方位的考核體系,才能切實地反應出學生的體育實際情況,保障考核的準確性。其次,合理化考核方法。除了豐富的考核內容以外,還需要合理的考核方法。一言以蔽之,主要考察學生的自身體育進步狀況。不同層次的學生,體育基礎不同、起點不同,因此,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考察學生的進步幅度。這種分層進行、因人而異的考核方法,既能客觀地反應學生的體育學習狀況;又能讓學生正確地看待自己地進步以及自身的不足。最后,理論結合實踐。應當實施筆試考核模式,筆試成績占據一定分數。筆試考核的好處,是確保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思考及創(chuàng)新,鞏固并提高學生對專業(yè)課程的理解。
在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應當實施分層教學。從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鍛煉開始,尊重學生的個人選擇。教師要主動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在幫助學生合理選取最佳訓練項目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促使每個學生獲得最理想的體育成績。
[1]任蓮香,王安平.高校新生體育課分層教學探析[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1):106-107.
[2]王港.體育教學中分類指導與分層教學的應用[J].體育與科學,2001(5):77-78.
[3]劉留,張進喜.分層教學法在體育課教學中運用的研究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25(1):85-87.
[4]王大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意義、設計與實施[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1):113-114.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006
G807.4
A
2095-2813(2016)12(a)-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