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萬朝
【摘要】在教學上,聲樂老師要適應社會的需求,綜合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為其未來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yè) 高音教學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不僅要承擔教學任務,還要經常代表幼兒園參加各級各類的演出活動以及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比賽。雖然教學上對幼兒教師的唱歌能力沒有較高的要求,但是演出和比賽都對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上,聲樂老師要適應社會的需求,綜合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為其未來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打好基礎。筆者在教學中總結出一套教學生唱高音的方法,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學會唱高音,在未來的人生舞臺上展示風姿。
一、歌唱的要求
(1)有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積極、鼓勵方式,暗示學生有能力做到。幼教大部分是女生,心理暗示的接受能力比較強,雖然嘗試過高音,積極的心理暗示是可以幫助樹立自信的。教師的積極暗示能比較好地取得成效。這是其一。其二,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方法。結合《心理學》的積極暗示訓練,幫助學生在練習歌唱前自我暗示,放松歌唱。
(2)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進入良好歌唱狀態(tài)的前提。就像一根水龍頭,首先它一定要直,再加上壓力,水才能噴得高。所以歌唱的姿勢一定要正確,才能保證你的那個“水龍頭”也就是歌唱管道是通的,加上氣息才能唱好高音。教師在講解唱歌姿勢時,結合幼教專業(yè)的特點,采用形象的比喻,通俗幽默的講解語句,不僅能降低學生唱歌的緊張度,同時還可以積極暗示,讓學生融入唱歌的狀態(tài)中。
二、歌唱的準備
(1)正確的呼吸?!吧聘枵撸叵日{其氣。”呼吸在歌唱中極為重要,是歌唱發(fā)聲的動力、靈魂。呼吸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歌唱的整體。呼吸來源于生活,從生活中體會呼吸,對于初學者來說會更容易接受。每次上課前,教師最好花幾分鐘先讓學生做運動,這種運動可以結合學生學習過的舞蹈,可以起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訓練了呼吸,還能體會歌唱的急吸急呼,慢慢延長呼吸進而體會緩吸緩呼的感覺。加上講解,使學生很快體會到歌唱時的呼吸。
(2)打開喉嚨,穩(wěn)定喉頭。打開喉嚨,穩(wěn)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這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fā)展的關鍵之一,很多歌唱者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時喉頭不打開、不穩(wěn)定造成的,而正確的喉頭位置是協(xié)調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wěn)定、流暢聲音效果的關鍵。打開喉嚨可以用吸氣的感覺來體會;而穩(wěn)定喉頭,可以用喝水咽下去的感覺來體會。
這種體驗可以課內外相互結合,反復體驗,直到找到感覺為止。課堂上,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情境,引導學生體會吞咽的感覺;對于感覺發(fā)展比較慢,不容易進入體驗的同學,可以布置課外的喝水吞咽體驗活動。教學進度可以適當放慢。等到感覺找到再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3)收軟腭,立咽壁。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呼吸時小舌頭、軟腭向上收起,感覺一股涼氣順著鼻腔進入喉嚨。然后把咽壁立起來。
對學生而言,高音的學習本身就沒有信心,如果第一次發(fā)聲嘗試就失敗,繼續(xù)學習的信心就會受到影響。教師要逐一確認學生都能體驗到位,因此,教學的進度不能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
三、唱高音的方法
在確認學生掌握好唱高音的基本要求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傾聽一些經典的高音歌曲,先讓學生喜歡唱高音、欣賞高音帶來的愉悅,為學生唱高音的學習做好心理準備。
(1)自然發(fā)聲。自然發(fā)聲也就是歌唱者本身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當然這里指的是放松喉嚨,就象說話一樣,不擠壓喉嚨的聲音。只要全身放松,用上氣息就可以了。就象唱中聲區(qū)一樣,不同的是在唱高音時要在氣息方面會多一些,深一些。要求雖然簡單,但是,教師要注意先引導學生放松全身的方法。放松并不是教師說放松學生就可以放松的。這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是學生會不會做的問題。學生如果無法做到,并不是跟老師過不去。教師要注意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體諒學生,并營造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使其進入情境中,自然放松。
(2)用“說”來練唱。這里的“說”是指在高位置上,用假聲來讀歌詞。因為在“說”時,你不再有壓力,所以聲音會特別的放松,當然說時同時一定要把腔體自然地打開,口形就象打哈欠一樣,完全的打開了。這時再唱高音時,你會發(fā)現是輕而易舉的事。如:《西班牙女郎》的最后一句,高音在“唱”的上面。這時可以要求學生在高位置上說“唱”這個字,說時同時把腔體打開。你會發(fā)現唱高音原來也這么簡單。學生在說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選擇說的材料,不一定局限于所學的歌曲的歌詞。有節(jié)奏、有韻律地說,甚至可以模仿相聲的說,在此前提下,再進一步把歌詞融入,一步一步深入引導學生快樂學習、真心喜歡上高音的學習。
(3)換聲。在一定的音高位置,如#f是一個換聲區(qū),這時一定要換成更假的聲音,也就是聲音要虛著唱,聲音要弱而集中,高音才能唱上去。當然音色要注意盡量統(tǒng)一。所以教時一定要讓學生分辨音色。多做示范,讓學生多聽多模仿。也可以把聲音錄下來讓學生課后多聽多練習。這里的教學難度也是比較大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平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外多傾聽優(yōu)秀的帶有一定音高的歌曲,從小聲模仿到逐步熟練,音域也隨著漸擴展,直至能獨立處理自己學習唱的歌曲為止。
(4)換窄母音。在唱高音時,如果唱的是寬母音一定要轉換成窄母音,口形盡量要豎的,要把聲音放到高位上,高音才能唱上去。如“a”要換成“i”。在轉換時,教師要多次、反復示范,讓學生從體會到實踐、領悟,最后通過反復的實踐到達熟練運用。
(5)吸著唱。也就是在高位置上發(fā)聲。這時要求把軟腭收起,咽壁立起來,把聲音靠在咽壁上吸著唱??梢泽w會吃很燙的面條,被燙時會自然地把軟腭吸到高位置上。
以上的技巧學習難度比較大,教師要體諒學生,多次、反復、耐心地教學是必要的。多聽一些高音的曲子,要求學生課后多模仿、練習,單純在課堂上練習,很多學生是無法達到的。
總而言之,職業(yè)學校學生都是初中畢業(yè)后直接入學就讀的,年齡小、基礎差,在教學中要從基礎打起。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鼓勵這些學生,把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融合到教學中,不僅重視唱歌的技能技巧的學習,還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興趣和自信,教師要小步子,耐心地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學習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使各門學科之間相輔相成,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