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學習日語的同學來說,日語中的自動詞和他動詞并不陌生,學得好一些的同學除了掌握了它們的概念,收集了很多在形態(tài)上相對應的自他動詞詞組和自他同體的動詞外,也能使用自動詞和他動詞按照語法進行正確的造句,但是要說已經(jīng)完全掌握,在日常生活當中會正確使用了,這還遠遠不夠的。因為語言的使用除了書本上固定的語法外,它與人類的文化緊密相連。
語言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文化的載體,它既反映了人們的傳統(tǒng)生活態(tài)度、行為方式,也反映了整個民族的文化特點。這些特點除了表現(xiàn)在行動上,更多地表現(xiàn)在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上。語言是和文化生活緊密相連的。因此學習一種語言的同時也要了解該語言的民族文化特點,才能更好地、真正掌握并正確使用。
【關鍵詞】自動詞;他動詞;語言;使用;語法;文化特點
對于學習日語的同學來說,日語中的自動詞和他動詞并不陌生,首先我們先從它們的概念簡單說起。
一、概念
日語中的自動詞和他動詞是按語法來分別的。
自動詞是不需要借助賓語,動詞本身就能完整地表達主語的某種動作的動詞。一般不能帶「を」、不帶賓語,相當于英語里的不及物動詞。
他動詞是需要借助賓語才能完整地表達主語的某種動作的動詞。一般帶「を」、帶賓語,相當于英語里的及物動詞。
看到這里,有的同學可能會說:不對了!老師,我也有看見過有些自動詞帶「を」、帶賓語呀!
比如:今、図書館の前を歩いている。/現(xiàn)在正走在圖書館前的路上。
公園を散歩する。/在公園散步。
橋を渡る。/過橋。
小鳥が青空を飛んでいる。/鳥兒在藍天中飛翔。等等這些動詞都是自動詞呀!怎么帶「を」、帶賓語呢?
在這里要說明一下:這些動詞是自動詞,這些動詞在日語中被稱為“移動性自動詞”,顧名思義就是表達移動的動詞。它們前面的「を」所提示的是移動的場所,不是賓語。
二、詞的特征
1.有些自動詞和他動詞有相對應形態(tài)
例如:自動詞「開く(あく)」「つく」「並ぶ」「入る」「集まる」
他動詞「開ける」「つける」「並べる」「入れる」「集める」
2.有些自動詞和他動詞是同一體,也就是一個動詞它既是自動詞也是他動詞
例如:開く(ひらく)、増す(ます)、吹く、閉じる、
3.不是所有的自動詞都有相對應的他動詞
例如:行く、來る、帰る、ある、いる、寢る、泣く……
4.也不是所有的他動詞都有相對應的自動詞
例如:食べる、飲む、言う、話す、聞く、読む、歌う、書く、見る、買う……
三、使用
1.對于自然狀態(tài)的客觀描述,一般用自動詞表達
例如:山が聳えている。/高山聳立。
川が流れている。/河川川流不息。
2.敘述動作行為及所涉及到的事物,一般使用他動詞表達
例如:ドアを開ける。/打開門。
電気を點ける。/開燈。
3.按照語法從自他形態(tài)相對應的自動詞和他動詞來看看它們的使用
(以下所舉例的每一組對應的自動詞和他動詞,上為自動詞,下為他動詞。)
例如:燃える:山が燃えている。/山在燃燒。
燃やす:山を燃やした。/把山點燃了。
可以看出自動詞的句子,「が」前是主語,句子描述主語的自然狀態(tài)、狀況。他動詞的句子,「を」前是賓語,是動詞所涉及的客體,即賓語,句子敘述行為動作。
四、語言的使用與生活、民族文化緊密相連
在留學日本時,有一次學習交流中,一位同學說了這樣一件事:剛到日本時,他的日語程度還只是初級基礎。有一次在打工時,他不小心把杯子打破了,便主動向店長說明:「すみません、コップが壊れました。/對不起,杯子破了?!梗觊L聽了很生氣,說:「壊れました?あんた壊しちゃったじゃないの?/破了?不是你打破的嗎?」,同學當時不明白店長為什么那么生氣,后來才知道日語里有自動詞和他動詞,他把自動詞和他動詞用反了。對于自己把杯子打破了,應該使用的是他動詞,如果在這使用了自動詞,表示:杯子它自己破了,可不關我事,有推卸責任的意義。但只通過這件事還不能說是已會正確使用自動詞和他動詞了。
再看看這樣的一件事:
一位中國留學生剛到日本時,住進了一棟個人管理的公寓里。因是留學生,房東對他非常照顧。日本的冬天很冷,日本的公寓同中國南方地區(qū)一樣,除空調(diào)以外沒有其他的取暖設施,熱心的房東特意給他拿來了電暖爐。電暖爐似乎很舊,沒用幾天就壞了。留學生對房東說:「すみません、ストープが壊れました。/對不起、電暖爐壞了?!狗繓|看了看,沒說什么,但從那以后,他的態(tài)度就變得越來越冷淡了。留學生感到很納悶,為什么房東的態(tài)度會發(fā)生如此變化呢?后來才知道是他的話出了問題。如果當時他說「すみません、ストープを壊しました。/對不起、我把電暖爐弄壞了?!狗繓|會說「古いから、大丈夫だよ。/它已經(jīng)很舊了,沒關系的哦?!?/p>
看完這則故事,有的同學可能會說,使用自動詞「壊れました。/壞了?!箾]有錯呀,電暖爐舊了,是它自己壞了的呀!房東為什么要生氣呢???
是的,電暖爐舊了,是它自己出故障,壞了的,按照語法使用自動詞「壊れました。/壞了。」是沒有錯的,但是在這種場合,是房東借給你的東西,是在你使用的過程中壞了的,雖然是它太舊了,自己壞了,但也不能使用自動詞,在這使用自動詞有推卸責任的意思。自動詞和他動詞的使用除了按照語法分清正確使用,還要注意使用的場合。在這里日本人一般使用他動詞,表明自己的責任,否則會被認為不誠實,在推卸責任。
另外在日本大多數(shù)的家庭里,對于家人,為了不給對方帶來心理負擔,一般使用自動詞表達。
例如:「ご飯ができたよ。/飯好了?!?/p>
「お茶が入るよ。/茶進到杯子里了?!?/p>
在我們外國人看來對于前一句「ご飯ができたよ。/飯好了?!梗梢岳斫?。而后一句「お茶が入るよ。/茶進到杯子里了?!咕拖氩煌?,其實它所表達的意思也就是:我把茶泡好了。在日本,習慣這樣使用,是因為這樣的說法不會給家人帶來心理負擔。
還有在確認一些不是自己做的事情時,日本人一般不會特意使用他動詞表達。而是使用自動詞,只做客觀描述。日本人重視人際關系,以和為貴,集體意識強,注重協(xié)調(diào)精神。說話、發(fā)表意見等,在語言使用上盡量避免分歧,相互留面子,不愿使對方難堪,以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
例如:A服務員對B服務員
A.服務員:「あのテーブルの飲み物はもう出たか。/那桌的飲料已經(jīng)出了嗎?」
B.服務員:「はい、もう出しました。」/是的,我已經(jīng)出了。
A服務員在語言表達里使用的是自動詞:「あのテーブルの飲み物はもう出たか。/那桌的飲料已經(jīng)出了嗎?」,只是做了客觀描述,表示:飲料已經(jīng)在那桌上了嗎?,而不是使用他動詞:「あのテーブルの飲み物をもう出しましたか。/那桌的飲料你已經(jīng)出了嗎?」,避免了強調(diào)他人動作,他人的責任所在。話語自然,沒有沖突,沒有咄咄逼人,不給人壓力。
學習一種語言在掌握書本上的固定語法外,同時也要多閱讀書本以外的相關書籍,多了解該語言的民族文化特點、生活習慣、語言的使用習慣等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更正確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彭廣陸,[日]守屋三千代主編.《綜合日語》第三冊修訂版[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彭飛,杜鳳剛,任川海,楊蕾,彭憲主編.《88人暢談學地道的日語》[M].大連理工出版社
作者簡介:
何麗珍(1974.1~),女,漢族,籍貫海南,本科,海口經(jīng)濟學院助教,教師,研究方向:語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