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琳
【摘 要】隨著漢語熱的興起,國際學校開展的中文課程受到了熱烈歡迎,基于此研究背景,本人結合自己一線的教學經歷,試圖探究出一些能實際應用于國際學校中文教學課堂的語文活動教學資源和策略,以及在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供業(yè)內人士交流探討。
【關鍵詞】國際學校;小學低年級語文;語文活動教學
一、語文活動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近年來外籍人士來華人數的增多,國際學校對中文學習需求也呈增長態(tài)勢。國際學校的孩子沐浴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有著不同的中文基礎。作為一名上海某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師,我一直在教學中思考如何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文化認同感,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語文活動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是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活動教學呢?文章擬對這個問題做個探討。
二、語文活動教學的可用資源與策略
語文教師首先心中要有大語文觀概念,所有一切所創(chuàng)造的知識都可作為語文活動教學的資源。
1.教材延伸
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內容的認識和技能要求,以及學生的經驗和認知實際,挖掘教材中的各種活動因素,全面正確地把握教材。
(1)識字游戲?!白R字游戲”是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而設計的一項趣味活動。整個過程老師在旁觀察評價,新授課的字詞句都得到了練習,最重要的是,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做到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班上的每個孩子都有參與,學習興趣不僅上去了,學習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2)課本劇場。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對于這類文章我們會安排課本劇演出,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的課堂,孩子們在表演之后基本能復述文章,對人物角色和文本思想的理解也更深刻了,為了豐富人物角色,有些學生還會在課后做一些相關補充研究。
(3)課內拓展作業(yè)。教師在學完新課之后,為了鞏固課內知識,開展許多小型的活動。比如孩子在課上學習了祖國的風景名勝,我們特地讓孩子利用假期,以剪報的形式,夾敘夾議,圖文并茂,介紹祖國的大好河山。
2.學?;顒?/p>
學校在活動教學上投入了很多時間和資源,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學校活動。語文活動教學跟校園活動結合起來了,活動的效果和影響力都會事半功倍。語文組以班級為單位制作大書。以每日閱讀為基礎,在文本閱讀和拓展的前提下,分組合作完成大書。在整個過程中,有語文、有藝術、有表演,每個孩子都有參與,孩子們聽故事,讀故事,講故事,演故事,寫故事;自主學習,同伴學習,合作學習。全校范圍內其他年級也進行著這樣的大書制作,大家沉浸其中,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提升,這可能就是“浸潤式學習”的詮釋。
3.德育教育
學校從建校之初就一直非常重視德育教育,但并不想把德育教育做成簡單的說教和走形式,而是想方設法讓德育教育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滲透到孩子們每天的生活中,滲透到教室的每個角落。
(1)貫穿始終的價值觀教育。學校每個月會圍繞當月價值觀主題,開展相關活動來加深孩子對概念的理解,并內化成自身的價值認同。比如6月份學校的價值主題為“感恩”。為了配合學校主題價值觀教育,我們請來了學校的保安叔叔、保潔阿姨、食堂廚師、綠化師傅等在幕后默默為大家服務的“最可愛的人”,孩子們現場表達了對后勤人員的感謝。孩子們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后勤人員的辛苦,也更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
(2)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低年級的中文課上滲透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教育呢?我們多元部低年級也有法寶:《弟子規(guī)》、成語和古詩學習。我們在晨讀課和環(huán)境布置上引進《弟子規(guī)》,孩子在淺顯易懂的故事中明白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
(3)德育教育滲透到環(huán)境布置中。我們在教室布置上也很重視德育教育這一塊。我們會在語文展板上設計專門的好人好事榜,鼓勵大家做好事。
4.自然性、社會性資源
宇宙的千變萬化是語文實踐活動取之不盡的自然性資源。春天來了,我們把小蝌蚪帶進了班級,讓孩子們撰寫觀察日記;冬日來了,我們帶孩子去操場打雪仗,回來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寫三句話日記之類的。每學期我們會安排孩子外出進行兩次社會實踐。另外,我們結合時事開展語文活動。
三、語文活動教學的特色
1.跨學科
(1)語文和數學。趣味數學課上,我?guī)Ш⒆尤D書館閱讀數學繪本,讓孩子在語文閱讀中領悟和學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2)語文和科學。二年級有一篇課文《丁丁的研究報告》,課上,我們教會孩子怎樣做研究報告;課下,我們安排孩子做了動植物研究報告。
(3)語文和藝術。學了語文課文《我的房間》,我們安排孩子們做了個DIY的拓展活動。孩子們在這個活動中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和設計天賦。
(4)語文和英語。學期初,中英文老師教研決定共同或相似的教學主題,共同備課,設計活動。比如,我們以春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中文課教孩子寫觀察日記,英文課教孩子創(chuàng)作英文詩。
2.多元文化
在多元文化的環(huán)境中,中文教學還承擔著文化滲透的任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滲透上,我們一般會借助傳統(tǒng)節(jié)日、民間文化和活動教學。比如,我們給不同年級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語文活動來加深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欣賞和學習。低年級,把中國古詩詞、弟子規(guī)、成語故事的學習引入晨讀課。高年級,安排了看圖猜成語,猜漢字的比賽,中國古詩詞名家的解讀,傳統(tǒng)名作的學習創(chuàng)作和再演繹等等。比如,每年元宵節(jié)學校會進行盛大的慶?;顒樱形睦蠋熃柚@個活動機會,用中文學習幫助孩子更深刻的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比如讓孩子設計簡單的字謎,創(chuàng)作一些打油詩等!
3.在評價體系上,我們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的表現納入成績考核
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深受孩子們喜歡,我們也把孩子在活動中的參與和表現納入到成績考核中,一般占總成績的10%~20%的比例。這些活動包括常規(guī)活動和主題活動。常規(guī)活動有課內拓展作業(yè)和每天的presentation:新聞播報、課前小故事等。語文展板也會定時對語文學科中優(yōu)異作品和優(yōu)異表現進行褒獎:閱讀小能手、默寫小能手、好詞佳句、佳作賞析等。主題活動有大書制作、講故事比賽、家長開放日等等。我們會就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了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進行評分和考核。
四、語文活動教學應注意的地方
活動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育觀和教育形式,它的出現很好地起到了對傳統(tǒng)教學的補充,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個人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但是,怎樣進行“活動教學”,還應避開一些注意點。
首先在活動設計上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的立足點是在語文學科上,所以最好的設計是對課內的拓展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深化,不能一味為了做活動而偏離了原來的語文課堂。所以活動的度必須是適度的。
其次,在活動設計上要有全盤的安排和事前的準備,做活動最忌諱想到哪做到哪,這樣的活動到最后要么目的不明確,要么效果事倍功半。
最后,教師在活動中的角色定位。學科活動中,生才是活動的主體,但很多老師急于求成或者期望達到預期的活動效果,不知不覺地就做了太多,這樣原本對生能力的訓練就打了折扣。另外,孩子在活動中自主學習所爆發(fā)亮點是老師不可代替的,所以老師應時刻謹記在活動中的角色定位,不可包辦。
作為中文教師,特別是國際學校的中文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學情特點,樹立大語文的觀念,在立足文本和課標的基礎上,利用多元的教學資源,在教學實踐上不斷探索和積累出適合一線教學的語文活動,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反思和改進,以期不斷豐富語文活動教學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