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楓
【摘要】音樂給人美的享受,更是育人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小學音樂課堂開展合唱教學的必要性談起,分析了合唱教學最終應達到的效果,并且針對如何開展合唱教學提出了五點具體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班級合唱教學 小學音樂課堂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4-0200-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的概念被提出,學校教育不再以成績論輸贏,而是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學生。小學階段正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陶冶孩子藝術情操的重要階段。音樂作為一種應用最廣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以其強大的感染力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深受人們的喜歡,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上,合唱是主要的教學方式,也是創(chuàng)造班級良好氛圍的方法,因此開展班級合唱教學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開展合唱教學的必要性
合唱可以在多人多聲部的配合下,將音樂的含義表達的更加深刻,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增強團體意識和合作意識,創(chuàng)建和諧友好的課堂氛圍。小學的音樂課堂,重點不在于讓學生把歌唱得多好,掌握多少歌唱技巧,而是要向學生普及基本的音樂知識,利用音樂教學來起到育人的作用,讓學生擁有初步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培養(yǎng)那個學生的思想品德。重視并加強合唱教學是國家《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是養(yǎng)成集體主義精神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2.合唱教學要達到的效果
在小學音樂課堂開展合唱教學之后,一是要讓學生產(chǎn)生對音樂的興趣,萌生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激情,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體會音樂作品中傳達出的情感,提高音樂欣賞水平;二是要讓學生在合唱教學中明白自己是集體的一份子,不能夠以自我為中心,要做好集體的配合,融入到集體中,以集體聲音的美妙為中心;三是通過童聲合唱,讓孩子們體會到團體合作的力量,讓教學理念得以成為現(xiàn)實,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yǎng),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理論教學體系。
3.合唱教學的具體方法
3.1 分階段進行教學
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不能一概而論,要有重點的做到分階段教學。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對于音樂的接觸較少,對于合唱這種形式更是不熟悉,因此此階段需要做的主要是先教會學生識譜,再糾正學生的音準,先不強求“唱好”,而是讓學生“唱準”,在此基礎上再加強節(jié)奏和配合上的練習。對于中年級學生,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就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演唱習慣,分設不同的聲部,進行合唱、輪唱,再配合樂器進行整體聯(lián)系,注意演唱中情感的表達和表情的控制。到了高年級的階段,則更偏向于藝術體驗,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糾正和自我提升能力,主動欣賞揣摩作品的內涵,強調音色、力度、節(jié)奏、快慢等多方面的配合。
3.2 注意因材施教
合唱中最怕的就是教師強制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效果,小學生年齡小,發(fā)聲器官發(fā)育不完全,童聲比較尖銳高亢,當然也有一些學生的聲音偏低沉,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聲音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特質合理的安排學生在團體中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合適的定位,愉快的參與到合唱中。在班級里,有些學生比較害羞,就鼓勵這些學生先大膽的唱出聲,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最終達到最好的配合效果。
3.3 進行多維教學
進行合唱教學不應該單純的反復練習,而是應該全方位、立體化的進行多維教學。先欣賞再教學。教師選擇合適的合唱曲目,一般音樂教材上的歌曲,曲調明快,簡單易學,積極向上,是較好的合唱素材。在進行合唱練習前,先讓學生充分欣賞體會所選擇的作品,和學生探討如果用合唱的方式,怎樣才能將作品體現(xiàn)的更好。進行戶外教學。音樂的產(chǎn)生必然是有感而發(fā),尤其是很多兒歌,和自然界聯(lián)系密切,讓學生走出課堂,來到戶外,沐浴在春光下,或者伴著夏日的微風,看著秋日的碩果,感知著冬日的白雪,學生將感受到心境寬廣,自然而然的就將音樂作品更好的表現(xiàn)出來。
3.4 排練音樂劇
音樂劇是一個古老又現(xiàn)代的劇種,為了更好的展現(xiàn)作品的生命力,教師可以采取音樂劇的形式進行合唱教學。挑選活潑開朗,喜歡表演的同學在舞臺中央進行表演,其他同學分列兩旁,隨著劇情的推進,合唱不同的曲目,這樣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又擺脫了單一曲目練習的枯燥無味,選擇合適的作品來推進劇情的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表達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在表演中將曲目串聯(lián)起來,配合表演、道具,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配合燈光、音效,讓音樂課堂變得“高大上”,賦予作品新的活力。
3.5 班歌、校歌的合唱練習
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校歌,班級也應該有自己的班歌,在進行合唱教學時,首選這兩首歌,一是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奮發(fā)圖強,二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認同感,也是進行集體教育的手段。在進行班歌、校歌的合唱練習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班級間的競爭,為了班級的榮譽,學生將練習的更加認真。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課中班級合唱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其開展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小學音樂教師要重視合唱教學,探索開展合唱教學的不同途徑和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增強集體凝聚力,也學會做人的道理,真正起到音樂育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明珠.小學班級合唱排練教學的意義與策略[J].網(wǎng)友世界·云教育,2014,(16):230-230.
[2]耿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音樂時空,2014,(15):180-181.
[3]王瓊敏.小學班級合唱教學之我見[J].音樂時空,2015,(21):187.
[4]徐玲.基于班級形式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探索與研究[J].音樂時空,2015,(19):180-18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