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素質教育是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和潛能,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注重喚起學生學習的主觀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讓學生健康活潑地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挖掘自己的潛能,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以自然需要為主,以發(fā)展自己的能力為目的,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根本目的。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課堂;自主化;素質教育;個性發(fā)展;主動精神;潛能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0-077-1一、主動靈活地駕馭課堂,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是實現(xiàn)自主化教學的基礎和前提
教師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指導者、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方法、內容、進度和質量,并且影響著教學成與敗。以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來說,他們的學習具有盲目性,需要教師作必要的指導。課堂教學自主化,由教師首先自主,其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自主首先表現(xiàn)在什么方面呢?首先,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選用適當?shù)慕谭ǎ`活地把教材知識固有的邏輯順序與學生的認知順序相結合,從而設計合理的科學的過程。其次,在教材的利用上要自主,做到以教材為本但不局限于教材。教材是我們對學生教育的根據(jù)和方向,所展現(xiàn)的是知識的邏輯發(fā)展的順序,事實上卻與學生認知順序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同時教材的本身也存在著缺憾,如果一味地局限于教材,不給予拓展,甚至束手束腳,勢必會造成因為教材提供感性材料有限,而使學生對知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靈活運用;又或者知識遷移跨度較大,造成遷移的困難,增大學習的難度。所以教師更應該深刻地挖掘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巧妙地設計教學過程,精心地將知識思路與學生的學習思路相結合,并注重學生的長久性發(fā)展,培養(yǎng)其對知識的連貫與運用性。教學過程自主化是課堂教學自主的基礎和實施的重要途徑,是發(fā)揮教師主導性的標志。
教學組織的自主調控也是自主化的重要條件,應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自主的學習氛圍,面向全體學生,運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主動觀察、小組討論、自主探索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在學生自主的參與、學習的前提下,再充分發(fā)揮并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引導并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是自主化教學的重要條件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內因,教師的引導只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互動,教師設計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勞。沒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而且素質教育本來就是注重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我們就在教學中必須從始至終地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我們教學的自主化才可能有一個支點,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教學中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就需要老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調動他們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特征,讓他們感覺到數(shù)學的奇妙,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參與,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討論能集思廣益,既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給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又有利于學生間交流,在討論說出來的同時,知識在大腦皮層已經(jīng)刺激了很多遍,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學習別人對問題的更好的看法,而且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成功的意識。
三、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訓練,是自主化教學的核心和關鍵
數(shù)學的本質就是思維的活躍方式,學生素質提高的重要指標是思維水平的提高。因此,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是核心,也是課堂教學自主化的核心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首先需要教師開發(fā)教材內容的智力因素,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和選擇適合學生學情,認知發(fā)展的思維訓練材料,課堂教學中要增強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多方感知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簡單的思維方法與策略;第三要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策略去探究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認知;第四要不斷鼓勵學生打開思維,發(fā)表獨立見解,給學生提供思維張開的情境,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質量與途徑,特別是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
四、根據(jù)教材實施教育是自主化教學的有力保證
每個學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是素質教育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所以我們在注重學生學會學習的同時,也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層次教學,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成功的機會,真真正正讓所有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自主化。
在教學中,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小組討論、設計教學目標時應該因人而異,對每個學生的評價應該因人而異,對學生應以表揚鼓勵為主。分層次的教學,對待不同的學生,要明確不同的學習目標,從而讓學生達到不同的水平。比如說在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基礎較好,反應快的學生,直接做較難、較靈活的習題,而讓大部分學生在完成基本題時適當完成一些難度適中的習題,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做基本題就夠了。分層教學在講究層次性同時,更要注重開放性,不能局限于一種方法,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在自己水平上更上一層樓。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確實做到了學生個性、潛能的發(fā)展,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自主化的保證。
課堂教學自主化是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它的實質是教師、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為了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所服務的。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自主、實施數(shù)學學科的素質教育不是一項短暫簡單的任務,需要各位教師不間斷地思考、總結、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