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銀芳,畢 華
(海南師范大學 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海南 海口 571158)
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旅游碳足跡估算
曾銀芳,畢 華*
(海南師范大學 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海南 ???571158)
在低碳旅游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確定旅游過程中碳的排放量和排放來源.文章以海南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為例,結(jié)合旅游碳足跡模型,定量化估算2014年該森林公園的旅游碳足跡,結(jié)果顯示:(1)90%的公園游客選擇一日游或半日游且99%的游客到該森林公園以觀光游覽或度假休閑為主要目的,目前森林公園的CO2排放主要以餐飲碳排放為主;(2)森林公園的旅游交通碳足跡以外部交通CO2排放為主,其中又以省外交通的CO2排放為主.作為海南的一個重要的森林公園,該如何更好地走低碳發(fā)展之路是值得探討的.
碳足跡;旅游碳足跡;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峻,“碳足跡”逐漸頻繁出現(xiàn)在研究報告、研究論文、政府報告、商業(yè)和媒體上[1-5].旅游碳足跡(Tourism Carbon Footprint,簡稱TCF)的出現(xiàn),使得旅游業(yè)的碳排放變得直觀明了.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理論,旅游業(yè)的碳排放既包括直接碳排放,即與旅游活動直接相關的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動等碳排放;也包括間接碳排放,即與旅游間接相關的為滿足游客需求的商品制造、運輸?shù)人a(chǎn)生的碳排放.有關旅游碳足跡的定義眾說紛紜,綜合而言,旅游碳足跡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各部門如餐飲、住宿、交通、娛樂活動、購物等過程中直接和間接產(chǎn)生的CO2排放總和,進而合計旅游各部門的碳足跡即得旅游碳足跡總值.因此,圍繞旅游六要素中的吃、住、行,旅游中CO2排放量的計算可從旅游企業(yè)碳足跡和旅游者碳足跡兩方面入手.因本文以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為例,為此其旅游產(chǎn)業(yè)碳足跡主要計算旅游交通、住宿、餐飲的碳排放.
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位于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城市海南三亞市東南方向25 km處的亞龍灣國家
旅游度假區(qū),總面積1506 hm2.園區(qū)植被類型為熱帶常綠性雨林和熱帶半落葉季雨林,森林結(jié)構(gòu)復雜,季相變化多樣.動植物物種繁多,植物有133科1500余種,哺乳動物有30余種,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有60多種,鳥類有100余種,蝴蝶有20多種[6].同時,景區(qū)內(nèi)的黎苗文化展覽館、熱帶雨林博物館形象地展示著森林公園的文化資源.此外,地理、天象、水文景觀資源亦豐富多彩.該森林公園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地理景觀為開展森林旅游活動提供了基礎,集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科普教育、登山探險、野外拓展、民俗文化體驗等多種旅游活動于一體,是一座融濱海山地生態(tài)觀光兼生態(tài)度假的森林公園.公園于2009年9月18日開業(yè),開業(yè)以來展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筆者在該森林公園所作調(diào)查得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0-2014年期間,每年接待旅游人次分別為65萬、216萬、234萬、218萬和215萬,旅游總收入分別為3 100萬元、25 000萬元、30 000萬元、21 000萬元和20 000萬元.期間,2012年接待旅游人數(shù)最多,達234萬,約占2012年海南全年森林公園旅游總?cè)藬?shù)的77%,旅游收入達3億元,對2012年海南森林公園旅游總收入的貢獻比例達84%.
結(jié)合旅游碳足跡模型,將森林公園的旅游碳足跡簡化為旅游交通碳足跡、旅游住宿碳足跡、旅游餐飲碳足跡,通過收集整理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研究,定量化估算并分析該森林公園的旅游碳排放量及其排放來源,以期為森林公園的規(guī)劃建設、管理、合理開發(fā)與資源保護提供參考.
1.1 旅游碳足跡模型
1.1.1 旅游交通碳足跡模型
森林旅游者交通碳足跡由兩部分構(gòu)成,即森林公園外部交通碳足跡和森林公園內(nèi)部交通碳足跡,其中外部交通碳足跡包括客源地到海南海口的飛機、火車、汽車和自駕車的CO2排放量和??谇巴止珗@的汽車、自駕車、出租車等的CO2排放量,而內(nèi)部交通碳足跡主要是計算乘坐森林公園景區(qū)汽車的CO2排放量.因此,根據(jù)各類交通工具的距離和其相應的碳足跡參數(shù)值計算森林公園總的旅游交通碳足跡.根據(jù)前人研究,并結(jié)合不同交通方式的CO2排放量及海南本地旅游交通排放因子[7],旅游交通碳足跡模型為:
式中,TCFt為旅游交通碳足跡(kg),Di為第i類交通工具的距離(km),βi為i類交通工具的碳足跡參數(shù)值.
1.1.2 旅游住宿碳足跡模型
旅游者住宿碳足跡是指游客在入住酒店時使用酒店住宿配套設施設備如空調(diào)、風扇、燈、電水壺等消耗的能源所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因不同酒店使用的能源不同,包括電力、天然氣、煤炭等,為方便比較,統(tǒng)一折算成標準煤來計算酒店的旅游住宿碳排放量.結(jié)合已有研究,利用不同能源折算標準煤的參考系數(shù)[9],旅游住宿碳足跡模型為:
式中,TCFa為旅游住宿碳足跡(kg),T1為酒店住宿平均所消耗的標準煤,K為標準煤排放CO2的參數(shù)值,即K為2.54 tCO2/tce[8].
1.1.3 旅游餐飲碳足跡模型
旅游者餐飲碳足跡是指在旅行過程中旅游者在酒店就餐所消耗的能源產(chǎn)生的碳排放量。因酒店使用的能源不同,包括電力、天然氣、煤炭等,為方便比較,統(tǒng)一折算成標準煤來計算酒店的旅游餐飲碳排放量.根據(jù)相關研究,旅游餐飲碳足跡模型為:
式中,TCFf為旅游餐飲碳足跡(kg),T2為酒店餐飲平均所消耗的標準煤.
1.1.4 旅游碳足跡綜合模型
根據(jù)生命周期評價理論(LCA),森林旅游產(chǎn)品與服務的消費過程,起于離開常住地,終于回到常住地,其中森林旅游碳排放主要集中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餐飲,為此,結(jié)合旅游交通碳足跡模型、旅游住宿碳足跡模型和旅游餐飲碳足跡模型,旅游碳足跡綜合模型為:
式中,TCF為旅游總碳足跡(kg),TCFt為旅游交通碳足跡(kg),TCFa為旅游住宿碳足跡(kg),TCFf為旅游餐飲碳足跡(kg).
1.2 公園低碳旅游調(diào)查
在低碳旅游中,制定有效發(fā)展策略的前提是尋找旅游過程中碳的排放量和排放來源.針對森林公園的CO2排放量,可以根據(jù)旅游六要素中的“吃”、“住”、“行”這三要素歸納為旅游企業(yè)的碳足跡和旅游者的碳足跡兩方面.其中,旅游企業(yè)方面重點調(diào)查交通、住宿和餐飲三個方面,對相關負責人進行訪談,并對公園游客隨機發(fā)放問卷,獲取所需資料.
1.3 問卷發(fā)放與回收整理
問卷發(fā)放采取對公園游客隨機抽樣的方式,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問卷282份,有效率
94%.問卷數(shù)據(jù)采集整理完后,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處理.
2.1 公園酒店餐飲和住宿服務分析
從表1所示的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的能耗發(fā)現(xiàn),公園酒店使用的能源主要是電與天然氣.通過對酒店能耗的訪談與問卷調(diào)查,根據(jù)旅游餐飲碳足跡模型和旅游住宿碳足跡模型,得出酒店餐飲和住宿服務的CO2排放量.
由表1可知,公園酒店的CO2排放量主要集中在餐飲服務上,這主要是因為90%的游客選擇半日游或一日游且99%的游客到該公園的主要目的是觀光游覽和度假休閑.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作為海南的一個市(縣)級森林公園,其森林旅游資源雖遠不及海南的大多數(shù)國家級或省級森林公園,但公園自2009年正式經(jīng)營以來,憑借優(yōu)越的旅游市場區(qū)位和便捷的交通,在國有民投、民營為主等創(chuàng)新發(fā)展機制的引領下,以高水平開發(fā)、大企業(yè)進入、大項目帶動的一流管理規(guī)劃理念將三流資源開發(fā)出一流產(chǎn)品,成為海南熱帶雨林旅游的典型代表,發(fā)展快速,接待游客人次較多,因此公園產(chǎn)生的CO2排放量也較明顯.
2.2 公園交通服務分析
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統(tǒng)計,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的國內(nèi)客源市場分布具有全國性特點(見表2),基本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均可作為客源地,長三角、珠三角、環(huán)渤海等東部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游客比例最大,以華東為首,占總數(shù)的23.4%,其次是華南20.2%、華北16.4%和東北9.2%,市場份額較大的省市分別是廣東(7.8%)、江蘇(7.2%)、浙江(6.7%)、湖南(5.3%)、四川(5.3%)、上海(5.0%)、黑龍江(4.6%)、湖北(4.6%)、北京(4.3%).
2014 年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旅游接待國內(nèi)游客總數(shù)為215萬人次,國內(nèi)游客選擇來海南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飛機、火車、汽車和自駕車,所占比例分別為72.77%、23.50%、1.17%、2.56%,游客到達海南后選擇到該森林公園的交通方式主要為汽車、自駕車、出租車、公交車,見表2和表3所示.
表1 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酒店住宿和餐飲服務CO2排放量Tab.1CO2emission of catering and accommodation in Yalong Bay forest park of Sanya
國內(nèi)游客到海南的交通距離和從??诨蛉齺喅霭l(fā)前往該森林公園的交通距離,通過網(wǎng)上搜索查詢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中心省會城市與海南省省會??谑械暮娇站嚯x、汽車和自駕車里程數(shù)以及火車旅程信息,獲取以用時最少的車次里程為準的單程距離.
通過實地調(diào)研得知,省內(nèi)外游客從???、三亞出發(fā)前往該森林公園的比例分別占30%、70%,結(jié)合旅游交通碳足跡模型,估算了森林公園旅游交通服務的CO2排放量(見表4).
從表4可知,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交通CO2排放量以森林公園外部交通的為主,其中近97%是由省外交通的CO2排放量造成的,且飛機所產(chǎn)生的CO2排放量遠大于火車、汽車和自駕車.由于目前在該森林公園內(nèi)以景區(qū)汽車游覽為主,因此公園內(nèi)部交通的CO2排放量也構(gòu)成了一定的比例.
近五年來,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發(fā)展可觀,游客絡繹不絕,公園的旅游CO2排放量也隨之大幅增長.目前,森林公園內(nèi)部以人間天堂鳥巢度假村為主的酒店在日常消耗的能源中主要使用電和天然氣,由于90%的游客游程為一日游或半日游,且99%的游客到該森林公園主要是觀光游覽和休閑度假,因此森林公園酒店的CO2排放量主要以餐飲產(chǎn)生的排放為主.根據(jù)實地訪談和問卷調(diào)查顯示,森林公園的國內(nèi)客源市場廣,以長三角、珠三角、環(huán)渤海等東部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游客為主,因70%左右的省外游客選擇乘坐飛機出游,使得森林公園的交通CO2排放以外部交通為主,其中又以省外交通的CO2排放占絕大比例.
作為海南的一座知名度高、發(fā)展快的融濱海山地生態(tài)觀光兼生態(tài)度假型森林公園,在低碳經(jīng)濟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結(jié)合低碳環(huán)保理念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是形勢所在.森林公園應在旅游開發(fā)的同時注重環(huán)境保護,因地制宜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和景區(qū)低碳環(huán)保設施,加大低碳宣傳力度與環(huán)境教育,凸顯自身特色與優(yōu)勢,緊跟低碳潮流.
表2 2014年參觀亞龍灣森林公園的國內(nèi)游客來海南的交通方式選擇Tab.2 Options of transportation to Hainan for domestic tourists visiting Yalong Bay forest park in 2014
表3 游客從??诨蛉齺喦巴鶃嘄垶成止珗@的交通方式選擇Tab.3 Various transportation options of tourists to Yalong Bay forest park from Haikou or Sanya
表4 三亞亞龍灣森林公園交通服務CO2排放量估算Tab.4 Estimation of transportation CO2emissions for Yalong Bay forest park of Sanya
[1]Rees W E.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2]Hammond G.Time to give due weight to the issue[J].Nature,2007,445(7125):256.
[3]Wiedmann T,Minx J.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int[R]. Durham:ISAUKResearch&Consulting,2007.
[4]BSI.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PAS2050)[R]. London: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2008.
[5]陳文穎,代光輝.廣西重點行業(yè)二氧化碳減排潛力分析[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7,30(6):45-48.
[6]于蕾,孟柱,李鵬山,等.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開發(fā)現(xiàn)狀與對策[J].綠色科技,2013,3(3):232-233.
[7]姚治國.低碳旅游生態(tài)效率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3.
[8]涂華,劉翠杰.標準煤二氧化碳排放的計算[J].煤質(zhì)技術,2014(2):57-60.
[9]張志強,曲建升,曲靜靜.溫室氣體排放科學評價與減排政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吳興華
Estimation of the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for Yalong Bay Forest Park of Sanya
ZENG Yinfang,BI Hua*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the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in low-carbon tourism process.Combined with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model,taking Yalong Bay forest park of Sanya as an example,the paper makes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ourism carbon footprint in 2014.The results show that:(1)Since 90 percent of park visitors takes one-day or half-day trips and 99 percent of visitors go to the forest park for sightseeing or leisure,the current CO2emissions are mainly from hotel accommodation and catering services in the forest park;(2)The tourist traffic carbon footprint for the forest park is mainly from external transport CO2emissions,especially from province foreign transport CO2emissions.So it’s worth exploring how to better tak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 to protect the forest parks.
carbon footprint;tourism carbon footprint;Yalong Bay forest park of Sanya
F 590;S 788.2
A
1674-4942(2016)03-0333-05
2016-06-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1161091);海南師范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Hsyx2014-43);海南師范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科研項目(Hsyx2015-35)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