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宇
作圖法速解平面鏡成像題
□王倫宇
根據(jù)實驗探究可知: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因此可以將成像特點概括為:等大、等距、垂直、虛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像和物左右相反.利用這些特點來進行平面鏡成像作圖可以解決相關(guān)的實驗及應(yīng)用問題.
例1(2016·郴州)如圖1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小明同學(xué)沒有把薄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發(fā)現(xiàn)().
圖1
圖2
A.蠟燭A的像總是與蠟燭B完全重合
B.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上方
C.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下方
D.蠟燭A的像與蠟燭B總在同一水平面上
解析:根據(jù)像和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的特點,在蠟燭A的燭焰上任取一點作出其關(guān)于沒有豎直放置的玻璃板的對稱點,即為蠟燭A燭焰像的位置.由圖2可知,蠟燭A的像與蠟燭B不可能重合且蠟燭A的像總偏向蠟燭B的上方,選項B正確.
答案:B
例2(2016·淮安)如圖3甲所示,蠟燭a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M N中所成像為a′,現(xiàn)將該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至圖3乙所示位置,則蠟燭a在平面鏡中().
圖3
圖4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與平面鏡下移距離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是平面鏡下移距離的兩倍
D.仍成像,且像還在原來位置
解析:在圖3乙中的燭焰上任取一點作出其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蠟燭燭焰像的位置,如圖4所示.由圖4知,蠟燭a在平面鏡中仍成像且像還在原來位置.
答案:D
點評:根據(jù)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的特點畫示意圖,可直觀展示物理情景,化“抽象”為“直觀”,從而幫助我們理解物理情景,輕松獲得正解.類似的,把平面鏡截成兩段,沿豎直方向移動使之分開,答案仍為D,且都只有一個像,請同學(xué)們自己畫圖分析一下.
例3(2016·廣東)如圖5甲所示是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時鐘的像,請在圖5乙上面畫出時鐘的實際時間.
圖5
圖6
解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具有對稱性的特點,可連接兩個鐘面的中心并畫出該線段的中垂線即為平面鏡的位置,然后分別作出時針、分針的端點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最后分別連接鐘面的中心與時針、分針的端點則可畫出時鐘的實際時間.
答案:如圖6所示.
例4(2016·濰坊)小明同學(xué)身高1.80m,家里裝修時要在墻上安裝一個豎直的平面鏡,為了能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鏡的最小長度應(yīng)為().
A.30cm B.60cm C.90cm D.120cm
圖7
圖8
解析:設(shè)A、C、B分別為人的頭頂、眼睛和腳的位置,M N為平面鏡所在的位置,由平面鏡成像具有對稱性的特點可分別作出A、C、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C′、B′,則A′、C′、B′為A、C、B的像.連接A′C、B′C與平面鏡分別相交于E、F兩點,如圖8所示.由圖知,小明同學(xué)能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鏡的最小長度應(yīng)為E F的長度.在△A′C B′中,易知E F為三角形的中位線,故有
答案:C
點評:解此類題需要同學(xué)們根據(jù)題意畫好示意圖,通過對示意圖全面細致的分析,理順解題思路,把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統(tǒng)一起來,最終找到解題的突破口.需要注意的是平面鏡的位置應(yīng)滿足:平面鏡的上端E點應(yīng)在人的頭頂和眼睛之間距離的中點,否則也無法看到全身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