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芳
(內蒙古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澳大利亞英語縮略語的使用特點分析研究
崔少芳
(內蒙古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縮略語的使用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語言現象,不僅僅體現在漢語中,在地道的英語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縮略語的使用。其中,澳大利亞英語中縮略語的使用尤為突出。本項研究將從官方書面語與日常口語對話方面搜集澳式英語中的縮略語使用樣本,深入分析澳大利亞縮略語的使用特點及構成,使用的規(guī)則,產生的原因,使用的場合,使用范圍,使用目的等。
澳大利亞;縮略語;使用特點
正如許多國家的語言中都存在著縮略語的使用,并有著各自的特點,澳大利亞也不例外。澳大利亞是講英語的大國之一,盡管地域廣闊,面積是英國的三十倍,但沒有形成較大規(guī)模的地方方言,因此也捍衛(wèi)了英語在澳大利亞作為第一語言的重要地位。但是澳大利亞英語是多種語言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因而呈現一種混合的語言特點。在澳大利亞人日常的英語表達交流中充斥著縮略語的使用,其使用頻率及范圍可為無所不在,無所不見,成為當今世界澳式英語的一大特色,也是澳大利亞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研究了解澳式英語中的縮略語使用可以使從事外語學習與研究的人更好的了解英語語言的本質,了解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及國際性,了解澳式英語的特點及澳大利亞文化。
澳大利亞英語簡稱澳式英語,是一種澳大利亞當地居民使用的一種英語語言變體。這種獨特的語言變體是在澳大利亞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演變,發(fā)展而形成的。澳大利亞英語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早期的英國移民階段,十九到二十世紀期間民族主義運動興起階段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當代階段。正是由于澳大利亞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演變以及風土人情造就了澳大利亞英語的縮略形式。澳大利亞英語中的縮略表達方式不但數量眾多,而且都極具澳大利亞的民族風格,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澳大利亞縮略詞匯在其他國家的字典中很難找到,而即使能夠找到也很難有確切地道的解釋。事實上,澳大利亞人民如此過度地使用縮略語也從側面反映出澳大利亞人民簡單,直接,樂觀的性格特點。我們常見的澳大利亞縮略語形式不僅僅出現在人們日常的口語交際中也頻繁地出現在澳大利亞各種書面雜志,報刊及文學作品中。
首先,澳大利亞人民就經常把自己稱為Aussie,即Australia的縮略形式。澳大利亞縮略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保留詞語的第一二個音節(jié)或者保留最后一個音節(jié),例如:abo是aborigine的縮略形式,譯為“土著居民”;uin是university的縮略形式,譯為:“大學”;roo是kangaroo的縮略形式,譯為:“袋鼠(一種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dile是crocodile的縮略形式,譯為:“鱷魚”;comp是compensation的縮略形式,譯為:“賠償金”,等等。②保留第一個音節(jié)并在第一個音節(jié)后加上ie,例如:bikie 是比biker的縮略形式,譯為:“騎摩托車的人;cozzie是swimming costume 的縮略形式,譯為:“游泳衣”;postie 是poster的縮略形式,譯為:“郵遞員‘;chalkie 是chalker的縮略形式,譯為:”教師”;druggie 是drugger的縮略形式,譯為:“吸毒的人”;footie是Australian football的縮略形式,譯為:“ 澳式足球”,等等。③保留第一個音節(jié)并在第一個音節(jié)后加上o或者oo來結尾,例如:ammo是ammunition的縮略形式,譯為:“軍火”,“彈藥”;compo是compensation的縮略形式,譯為:“補償”,“報酬”;demo是demonstration的縮略形式,譯為:“示威游行”;reffo是refugee的縮略形式,譯為:“難民”,等等。④保留第一個音節(jié)并在第一個音節(jié)后加上y以結尾,例如:telly是television的縮略形式,譯為“電視機”,等等。⑤保留單詞的第一二個音節(jié)后根據讀音拼寫而成,這樣就導致其拼寫形式發(fā)生了一定變化,有的單詞甚至已經完全找不到原詞形式的拼寫痕跡。比如:bizzo是business的縮略形式,譯為“商業(yè)”;Oz是Australia的縮略形式,譯為:“澳大利亞”;lingo是language的縮略形式,譯為:“語言”,等等。
該研究意義在于通過廣泛搜集澳大利亞縮略語的使用樣本,使英語學習者特別是將來從事中澳交流及貿易工作的同仁更加明了頻繁出現在澳大利亞書籍、報刊,文學、影視、等日常表達及英文資料中的縮略語含義,澳式英語的特點及澳大利亞文化,從而進一步思考如何正確認識并使用縮略語,了解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及國際性,在同澳大利亞民族與文化的交流中能夠了解對方,避免和縮小交際障礙。
[1] Baker,S.J.The Australian Language[M].Sydney:Currawong Publishing Co.Pty.Ltd.,1996.
[2] 張勇先.《英語發(fā)展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3] 殷汝祥.《英漢澳大利亞縮略語詞典》.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4] 王國富.《麥夸里英漢雙解詞典》.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
崔少芳,女,漢族,內蒙古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學生。
H310
A
1672-5832(2016)04-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