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燕
論寄宿學校農村學生高中語文學習的有效性
曹 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與推進,高中語文教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涵蓋了聽、說、讀、寫以及這幾方面的綜合,同時,它還是一門重要的語言交流工具,是人類溝通的橋梁,是信息傳播的載體,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語文知識,并且語文在高考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對我們來說學好語文這門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們針對農村寄宿學校的高中語文學習情況來進行簡單的闡述,并討論新課改下的有效教學在農村寄宿學校的應用,希望對我們的教學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 農村寄宿學校語文教學狀況 有效教學 應用策略
高中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涵蓋了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知識以及這幾個方面的綜合,同時呢,它還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工具,是人類溝通的橋梁,是信息傳播的載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對語文的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縱觀近幾年的語文高考,我們不難看出,語文考試的范圍越來越廣,基礎知識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越來越側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僅靠書面學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對于農村寄宿學生的的高中語文教學,他們的教學狀況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共同探討一下。
(一)我們先了解一下農村高中寄宿學校
農村高中寄宿學校是指在農村上高中并住宿的學生,它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此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學習及升學的雙重壓力,再加上有些學生剛寄宿,因此,就會出現學習跟不上,生活不能自理以及一些心理上的不適等等。
(二)我們了解一下農村寄宿學校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1、學生方面:學生對語文的學習重視程度不夠,一些學生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課及時完成作業(yè)就能考出好成績;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如認為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農村上學,是對其不關心,在學校里不好好學習,經常若是生非,甚至出現打架斗毆、破罐子破摔的現象。
2、教學方面:教學理念落后,受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幾乎沒有進行專業(yè)培訓的機會,一些新的教學理念也不能隨時跟進,因此,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另外,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也不俱全,導致教師教學方法陳舊,只能以黑板、粉筆為主要教學手段,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學質量低。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引進“有效教學”這個話題。
有效教學是新課改環(huán)境下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師在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主要包含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教學目標和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內容。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語文的鞭策,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細心觀察,尤其是后進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在課堂中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努力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如:在學習高一下冊“鴻門宴”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知識以及日常生活中電視或電影等渠道對“鴻門宴的”的了解,講述一下這個故事,立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鞏固了歷史知識,又對本文的內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二)設計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教材書中,每個話題后面都設有隨堂練習,旨在提高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引導學生帶著課后練習的問題先去閱讀課文,這樣對文章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有的問題就在文章中,這種情況下只要略讀就可以;而有些問題需要根據上下文的理解,自己需要總結歸納,這種情況就需要精讀等等。
(三)學校盡可能完善一些教學基礎設施,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隨著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普及和發(fā)展,學??梢栽诿總€教室安裝多媒體,利用多媒體形象、生動等優(yōu)點來輔助教學,便于學生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理解;也可以在每個教室里設立一個自由閱讀角,學生可以把自己手中的閱讀資料放在上面和其他同學分享,從而擴寬學生的閱讀渠道。
總之,我們要正視寄宿學校農村學生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以達到優(yōu)化教學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袁振國.縮小差距—中國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05).
[2]周章愛.淺談如何提高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9):78.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