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明
(重慶市云陽縣桑坪鎮(zhèn)桑坪小學 重慶 400000)
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謝海明
(重慶市云陽縣桑坪鎮(zhèn)桑坪小學 重慶 400000)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文學家果戈里也曾經(jīng)說過:“像樣朗讀一篇課文,需要同作者分享那充滿心靈的崇高感受,需要用心靈去感受它的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只有聲情并茂地“讀”,才能深入理解課文,引起情感的共鳴,體驗到語言文字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zhì)。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低年級學生讀書往往不流利,常常讀破句,丟字添字,但模仿力強,對比較直觀的指導容易接受。這時教師的示范性朗讀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相當?shù)挠绊懥?。“范讀”要成為一種朗讀的訓練藝術(shù),就必須充分發(fā)揮范讀的作用,以范讀和討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讓學生從“范讀”中去思索、鑒賞、揣摩,達到范讀啟情的目的。教師的范讀最容易感染學生,也最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朗讀激情。因此,教師要通過繪聲繪色、聲情并茂地范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對課文豐富的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鼓勵學生的情緒,激起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感境界,獲得準確、鮮明的感知。如學習古詩《春曉》時,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我朗讀,邊想象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景象,從而對這首詩的意蘊有了更深切的體會。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展開想象,在想象中感悟語言,逐步培養(yǎng)了語感。又如《雨點兒》這一課,比較生動,富有情趣,我采用了對比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在教學時抓住大雨點和小雨點對話的情景,抓住“你要到哪里去?你呢?”等問句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并讓學生邊品析邊輕聲讀,通過多讀來理解“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等句子的意思。在各自的朗讀體會與進步的喜悅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受到的效果比老師多講好得多。在模仿讀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得到了一定的朗讀技巧。
教師在講授課文時,要教給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技巧?!罢_”即要求學生讀時字音要準確、清晰,不丟字,不添字?!傲骼奔蠢首x時不能結(jié)結(jié)巴巴,吞吞吐吐,語氣要連貫、通暢、自然?!坝懈星椤奔丛谏钊肜斫馕恼滤枷敫星榈幕A上,要求交給學生怎樣靠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靠朗讀的速度及重音、長音等技巧加以表現(xiàn)。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教會學生預習課文,因為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且一節(jié)課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檢查到,所以“預習讀”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樣才能叫讀好呢?我的理解是學生按一定的朗讀技巧讀出課文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也是朗讀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多給學生指點朗讀技巧,對于重點句子、段落教師要著重指導。如第二冊《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段,首先讓學生明確這一段主要寫了誰?它們都說了什么?怎么說的?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這段內(nèi)容和提示語采用適當?shù)恼Z調(diào)去讀。指導學生想:媽媽為什么笑著說?因為它聽了小壁虎講借尾巴的經(jīng)過,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的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同時別人的尾巴都各有用處是不能借給他的,心里疼愛小壁虎所以笑著說。讀時語速要放慢,充滿感情地讀出關(guān)心疼愛。“小壁虎轉(zhuǎn)身一看,高興地叫起來?!彼鼮槭裁础案吲d地叫起來”?因為他歷盡艱辛都沒借到尾巴,這時候一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自己又有了尾巴,這時候多么驚喜??!小壁虎由于不知道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到了解這一功能而喜出望外,讀的時候聲音要響亮,語速稍快,“新尾巴”要讀重音,讀出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興奮的語氣。又如《雪地里的小畫家》,課文的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要讀出小作者那種喜悅、興奮的心情,應當是第一個“下雪啦,”略低,第二個則略高。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生掌握了技巧讀起文章才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才能讀出感情,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達到朗讀訓練的目的。
感悟是一種心理能力,由于個體的差異,感悟的結(jié)果、水平有所不同。感悟語言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更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巧妙、適時地引導。例如《夏夜多美》一課,是一個童話故事,講了在一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螞蟻掉進池塘,是朋友幫助它回到了家的故事。讓學生去觀察美麗的夏夜,看看它美在哪里。教學時,我利用課件展示了圖片,并在音樂的伴奏下讓學生邊看圖邊聽老師描繪夜晚的景色,那優(yōu)美的旋律把學生帶入文章的意境中去。老師讀完了,音樂停止了,可學生們還盯著圖畫,看得那樣出神。這時,我給學生一點時間自己讀一讀,看誰的朗讀也能把大家?guī)У较囊怪腥?,親眼看到那么美的景色,學生一個個躍躍欲試,情趣盎然。又如《黃山奇石》一課,向?qū)W生介紹了猶如從天上飛下來落在石盤上的“仙桃石”好像蹲坐在陡峭山峰上看云海的“猴子觀海”石,以及“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神奇的石頭。教學中我制作了三維動畫,讓“仙桃石”幻化成讓人垂涎欲滴的大桃子,把“猴子觀?!笔兓贸梢恢徽料⒛暤目蓯鄣男『镒樱缓笤僮兂稍瓉淼臉幼拥日n件的演示。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感染學生,感知→入境→生情,使他們不知不覺進入角色,加深語言美的感受,在動情中愛讀,使語文學習不再感到枯燥。
課文中出現(xiàn)的角色,在不同的情感支配下表達感情的語氣不同,學生在朗讀中,通過聽辨,能更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對更好地理解課文起著重要作用。例如《要下雨了》一課,當講到一只小燕子從小白兔頭上飛過,小白兔大聲喊:“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的時候,我讓同學們都來當小白兔,老師手拿一只小燕子圖片演示從小白兔頭上飛過,飛到一位同學頭上,讓他來讀讀小白兔的話,再讓燕子飛到另一位同學頭上,讓他也來讀讀小白兔的話。然后讓學生說說這兩只小白兔誰說的好,學生有的說:“第一位同學聲音太小,小白兔是大聲喊,他沒有喊”。有的說:“第二位同學奇怪的語氣讀得好。”學生明確讀法后再來讀燕子的話,不是老師告訴學生應該用什么語氣讀,而是讓學生自己辨別。這樣不但發(fā)揮了學生主動性,而且提高了朗讀能力。
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同位之間,男女同學之間,組與組之間展開朗讀競賽能大大提高學生朗讀興趣。比如采用評委亮分的競賽形式,即每組選一位同學代表本組參賽,并定為1、2、3、4號選手,其余同學做評委。各位選手讀完,評委亮分時,你覺得幾號選手讀得好,就伸幾個手指表示。這樣,不僅每組的參賽隊員情緒高漲,“評委們”也很激動,因為經(jīng)常觀看電視中各種大賽,今天自己終于也當上評委,他們對幾位同學的朗讀聽得非常認真,同時踴躍舉手,爭取參加下一輪朗讀比賽。
總之,低年級處于朗讀的起步階段,肩負著達到朗讀訓練目標和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的雙重任務。教師必須選擇科學的方法,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訓練,才能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G623.2
A
1672-5832(2016)04-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