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我要定制一個幽默、風趣、能將復雜的工科知識簡單化的男老師?!薄坝H,給我定制一個熱情開朗、能與我們有更多交流的年輕女老師……”9月9日至10日是江西理工大學新生報道的日子,該校冶金與化學工程學院推出“私人定制”教師模式,新生只需在報到時先填寫一份“教師定制訂單”,便可私人定制老師。(見中國新聞網)
私人定制老師,讓學生選擇任課教師,這樣的做法很讓人感到新鮮。一般情況都是,學校安排好任課老師,學生并沒有自主選擇權。況且這些新生對學校教師并不了解,只是憑借自己的想象去“定制”老師,學校能滿足他們的愿望嗎?有這么多稱心如意的教師來滿足學生的“私人定制”嗎?而且每個學生的“定制”不同,心目中的理想老師形象在每個學生看來,也可能是千差萬別,如此,學生分班、教師任課,也就可能變得麻煩起來。
但這樣的“私人定制”,并不是一定要完全按照學生的要求來辦,這種做法,更多的是對學生訴求的尊重;而在“重科研、輕教學”的機制下,一些高校教師并不重視教學,教學質量不高,這不僅需要改變既有的教育機制,也要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權。讓學生私人定制老師,可以真正了解學生對老師的要求,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學中更為重視學生的感受,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讓教學變得更有吸引力。
“私人定制”老師的做法或難推廣,但對學生需求的尊重值得肯定,可貴的是,這種教育理念值得其他學校學習。就像一些高校讓學生自選室友與宿舍一樣,這都是在重視學生的需求,是對教育的糾偏,是要讓教育變得更為尊重學生權益。
誰都不想大學四年里都由一些讓人“別扭”的老師授課,一個良師,首先最好是能讓學生感到愉快而不是厭煩?!八饺硕ㄖ啤崩蠋煟茏尳逃兊酶痈┫律碜?、低下姿態(tài),真正地接地氣,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教育,讓每個學生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從而真正讓教育實現(xiàn)“有教無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