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海燕,謝孔平
(1. 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5;2. 峨嵋山生物資源實驗站,四川 峨眉 614201)
?
華重樓(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無性繁殖試驗研究
谷海燕1,2,謝孔平1,2
(1. 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5;2. 峨嵋山生物資源實驗站,四川 峨眉 614201)
華重樓為我國一味珍貴的民族藥,本文以華重樓根莖為材料開展其無性繁殖試驗,研究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不同濃度對其潛伏芽萌發(fā)、生長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顯示5mg/L的6-BA可促進華重樓切段的繁殖系數(shù),提高其雙芽率、多芽率及有根率。
華重樓;根莖;無性繁殖
華重樓為延齡草科重樓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一味珍貴的民族藥,具有非常悠久的藥用歷史[1],常用于毒蛇咬傷、乳腺炎、跌打傷痛等病癥的治療[2-5],是奪命丹、云南白藥、四川抗病毒沖劑、宮血寧及其他中成藥的重要原料。2005年版和2010年版的《中國藥典》中均規(guī)定華重樓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Hara與滇重樓ParispolyphyllaSmith var.yunanensis的干燥根莖為重樓的正品藥源[6-7]。近年來的醫(yī)學研究表明,華重樓對多種癌癥具有良好的療效,臨床上用于醫(yī)治肝癌、胃癌和白血病等[8-9]。另外,在我國的一些地方,華重樓是治療蛇傷應(yīng)用最為廣泛的草藥之一,一般的蛇藥配方中也少不了它。
目前我國華重樓藥用原料主要來自于野生,造成野生儲存量急劇減少,而華重樓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緩慢,即使現(xiàn)在加強資源保護,其種群在近些年也難以恢復。解決重樓產(chǎn)業(yè)供求矛盾并保護野生資源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力發(fā)展重樓的規(guī)?;斯しN植。
多年來,我國科研工作者通過各種手段開展重樓繁殖工作[10-20]。目前我國重樓產(chǎn)業(yè)中種苗繁育的一種方式為種子繁殖,由于重樓種子具有“二年休眠”、出苗率低的特性,影響了種子繁殖的效率,并且幼苗到成藥周期長,對重樓種子進行處理提高其當年萌發(fā)率是目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內(nèi)容;塊莖繁殖是重樓繁育的另一個重要方式,這種方式操作方便,但存在塊莖易染菌潰爛,萌發(fā)率低等問題。 本文通過切割華重樓塊莖,采用外源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的不同濃度處理,探尋其萌發(fā)率高、簡便高效經(jīng)濟的方式,期望為我國重樓的產(chǎn)業(yè)化栽培提供有效建議。
1.1 試驗材料
本試驗的繁殖材料為華重樓的根狀莖,這些材料經(jīng)人工馴化,已生長有4~5 a的時間,直徑為3~5 cm。11月底,在華重樓倒苗后,挖取其根莖,按垂直于其主軸的方向切割,每個切塊至少保留一個莖節(jié),長度在3~4 cm之間。
1.2 試驗方法
2013年12月中旬,將華重樓的根狀莖放入4g/L的多菌靈溶液中浸泡15 min,之后將其橫切為2或3段,分為帶頂芽的頂段及不帶頂芽的中段、底段三個部位,每段至少有1個小節(jié),保證每個切段的長度不小于2 cm。切段陰干后置于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溶液(分別為2 mg/L、5 mg/L、8 mg/L)中浸泡2 h,另做CK做對比;隨后切割傷口用草木灰處理,埋入峨眉山基地的試驗田中,蓋入一層5 cm左右厚的腐殖土,然后覆膜保溫;2014年3月,峨眉山氣溫回升時,去除覆膜。
1.3 各指標的計算公式
出芽率=(萌發(fā)芽切斷數(shù)/處理切段總數(shù))×100%
切段損失率=(腐爛切段數(shù)/各處理切段總數(shù))×100%
總有根率=(長出須根切段數(shù)/各處理切段總數(shù))×100%
單芽率=(萌發(fā)1芽切段數(shù)/各處理切段總數(shù))×100%
雙芽率=(萌發(fā)2芽切段數(shù)/各處理切段總數(shù))×100%
多芽率=(萌發(fā)多于2芽切段數(shù)/各處理切段總數(shù))×100%
繁殖系數(shù)=萌發(fā)芽數(shù)/各處理切段總數(shù)
2015年5月底,統(tǒng)計生長了一年半的華重樓根莖切段生長情況,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多重比較。
2.1 不同部位切段損失率、發(fā)芽情況分析
經(jīng)統(tǒng)計,本試驗中試驗材料總的切段損失率比較低,為7.2%,其中頂部切段損失率為零,損失的為中、下部的切段。在育苗時,中、下部切段的濕度、防染菌控制均是關(guān)鍵。
試驗結(jié)果表明,頂部切段和中、下部切段,芽的萌發(fā)情況差異明顯(見表1),頂部切段出芽率達到100%,出苗率亦達到100%,而中、下部的出芽率為70%左右。試驗觀察發(fā)現(xiàn),頂部切段是根莖中生命力最頑強的部分,在切割后3個月即可出苗,形成正常植株,并可當年開花結(jié)實,高度達到60~70 cm左右。試驗中這些切段形成的地上莖雖然偶有雙軸出現(xiàn),但絕大多數(shù)為單軸。經(jīng)2015年6月的統(tǒng)計表明,中、下部切段的出芽率為70.2%;中下部切段在2014年沒有出苗現(xiàn)象,于2015年3月開始逐漸出苗,苗高多在5 cm左右,出苗率為50%左右。
試驗中華重樓頂部切段、中下部切段的繁殖系數(shù)均不甚理想,中下部切段的繁殖系數(shù)高于頂部。經(jīng)統(tǒng)計,頂部切段出芽率雖為100%,但幾乎均為單芽,偶爾亦有雙芽萌發(fā),但出現(xiàn)幾率極低,不到4%,其繁殖系數(shù)為1.04;而中下部切段雖然出芽率僅為70.2%,遠低于頂部切段,但不僅有單芽、雙芽,也會萌發(fā)出三芽、四芽,因此其繁殖系數(shù)為1.74,高于頂部切段。
表1 不同切割部位發(fā)芽情況
2.2 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對切段萌芽、生長情況的影響
采用不同濃度的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對切段進行處理,試驗切段在經(jīng)過一年半生長之后的情況見表2。試驗結(jié)果表明,處理后切斷的平均繁殖系數(shù)為1.55,其中5 mg/L的6-BA處理后切段繁殖系數(shù)最高,為2.3,與其他2個處理及對照均存在顯著差異;經(jīng)過2 mg/L的6-BA處理后,僅為0.93,甚至低于空白對照1.09;8 mg/L 6-BA處理下切段的繁殖系數(shù)為1.42。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華重樓的切割根狀莖采用5 mg/L的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處理后,能提高華重樓的繁殖系數(shù)。
表2數(shù)據(jù)顯示,3個濃度的6-BA處理試驗切段后,單芽率相比對照有所降低。2 mg/L 6-BA的處理,可能是試驗操作失誤的原因,造成其切段損失率高達15.1%,全為單芽萌發(fā),無雙芽和多芽萌發(fā)。另2個處理的雙芽率均與對照存在差異,可見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對華重樓切段萌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濃度為5 mg/L的6-BA處理下,多芽的萌發(fā)率高達15.6%。
本試驗中頂端切段無損失,均在來年3月出苗,進行光合作用,因此頂端增重明顯,其中以5 mg/L 6-BA處理的莖段增重最為明顯,達到6.48 g。中低段雖然萌發(fā)芽數(shù)多,但增重狀況則不理想,依然是5 mg/L 6-BA處理的莖段增重最多,為1.7 g。
表2 不同濃度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對華重樓切段萌發(fā)的影響
注:大寫字母表示1%水平的差異,小寫字母表示5%水平的差異;相同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在研究和實際生產(chǎn)中,往往存在著重樓切段大量腐爛的現(xiàn)象。通過試驗表明,只要在栽植前采用多菌靈滅菌,并采用草木灰覆裹切段,保持土壤不過于濕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腐爛現(xiàn)象。另外,根據(jù)以往學者的研究,不帶頂芽的切段年平均增重沒有帶頂芽的高,但形成頂芽的數(shù)量多可以不斷切割擴繁,本試驗結(jié)果與學者的研究結(jié)果相同。本試驗中不帶頂芽的切段年平均增重沒有帶頂芽的高,這應(yīng)該是因為帶頂芽的切段具有頂端優(yōu)勢,分生新芽的能力沒有不帶頂芽的切段強,當年即可形成正常植株,進行光合作用,增重顯然要高。
5 mg/L的生長調(diào)節(jié)劑6-BA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華重樓切段的繁殖系數(shù),提高其雙多芽率、有根率等,超過或低于這個濃度則會起到抑制作用。
采用華重樓根莖切段繁殖,占用了大量的原材料,雖然種植周期比種子繁殖種植周期短3~4年,但栽植生長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程度切段的損失,且繁殖系數(shù)不到2,不甚理想,另外出苗不整齊,管理不方便,造成種植的成本增加。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15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92.
[2] 陳昌祥,張玉童. 滇產(chǎn)植物皂素成分的研究Ⅴ.滇重樓甾體皂素和β-蛻皮激素[J]. 云南植物研究,1981,3(1):89.
[3] 鄭慧麗,竺葉青. 七葉一枝花酊劑薄層層析及其薯蕷皂苷元定量[J]. 上海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1(22):65.
[4] 韋建榮.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重樓提取物中偏諾皂苷類成分的研究[J]. 藥物分析雜志,1997,17(3):153.
[5] 王強,徐國鈞. 七葉一枝花類商品藥材總皂苷含量測定[J]. 中藥材,1989,12(7):32.
[6]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 一部[S].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45.
[7]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 一部[S].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8] 季申,周壇樹,張錦哲. 中藥重樓和云南白藥中抗腫瘤細胞毒活性物質(zhì)Gracillin的測定[J].中成藥,2001,23(2):212.
[9] 許玲. 益肺腫瘤飲對肺癌轉(zhuǎn)移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7,17(7):401.
[10] 熊海浪,易繼財,張宗申. 滇重樓種子萌發(fā)及組織培養(yǎng)研究[J].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1,21:47-49.
[11] 周濃,李自勤,姜北,等. 超聲波對滇重樓種子萌發(fā)能力的影響[J].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2,51(1):114-116.
[12] 劉艷梅. 滇重樓的種子繁殖技術(shù)[J]. 吉林農(nóng)業(yè),2011,10:147.
[13] 王艷芳,唐玲,李榮英,等. 影響滇重樓種子萌發(fā)及胚根生長因素的研究[J].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5(2):28-31.
[14] 陳疏影,尹品訓,楊艷瓊, 等. 變溫層積對解除滇重樓種子休眠及內(nèi)源激素變化的研究[J].中草藥,2011,(4):793-795.
[15] 宋發(fā)軍,黃宗華. 七葉一枝花組織培養(yǎng)和種子萌發(fā)條件的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2):51-54.
[16] 陳翠,楊麗云,呂麗芬,等. 云南重樓根狀莖切段苗繁育技術(shù)研究[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07,20(4):706-710.
[17] 黃珊珊,楊平,班荔,等. ABT生根粉在七葉一枝花增產(chǎn)栽培中的應(yīng)用試驗[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8,27(5):70-71.
[18] 張金渝,虞泓,張時剛,等. 滇重樓與華重樓的野生馴化和繁殖技術(shù)研究[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04,17(3):314-317.
[19] 崔寶祿,唐德華,王興貴. 重樓無性繁殖研究進展[J]. 河北林果研究,2009,24(4):309-401.
[20] 李榮英,段立勝,唐德英. 重樓種苗繁殖試驗[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12):2639.
Studies on Asexual Propagation of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
Gu Haiyan1,2,Xie Kongping1,2
(1. Sichuan Nature Resource Institute, Chengdu 610015,China;2. Emei Mountain Biotic Resource Experimental Station, Emei 614201,China)
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Hara is a rare ethnodrug. An experiment of asexual propagation ,based on rhizome of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Hara were arrang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6-BA on bud germination rate and grow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 mg/L 6-BA can promote the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of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 it also can increase the double buds rate, multiple buds rate and root rate.
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sis;rhizome;asexual propagation
10.3969/j.issn.1006-9690.2016.05.022
2016-02-26
四川省財政廳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項目—重樓屬植物(華重樓)的快速繁育技術(shù)研究和四川省科技條件平臺項目—四川省植物資源共享平臺建設(shè)項目共同資助。
谷海燕(1976—),女,碩士,主要從事植物繁育、植物生態(tài)學方面的研究。E-mail:guhy76@163.com
Q945.5
A
1006-9690(2016)05-0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