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琰?李俊鋒
摘 要:意象油畫并非字義所顯示的用油畫材料技法去畫中國畫,而是在油畫基礎上,融合中國畫的寫意技法和畫家內心情懷,追求“物我合一”。意象油畫介于傳統(tǒng)油畫和研究性油畫之間,既有寫實又有寫意。中國式意象油畫更是凝結了傳統(tǒng)中國風審美藝術,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語言和色彩表現(xiàn)形式,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藝術價值。
關鍵詞:中國畫;意象油畫;語言特征:色彩表現(xiàn)
立象以盡意,“意象”二字深刻凝結著中國古典文化的美感與藝術,念來自覺口齒噙香。意象始用于古詩詞中,文人墨客借以大自然物事來一傾個人情懷。意象油畫與寫實油畫相輝映,注重情感與物事相結合,抽象與現(xiàn)實相交融。中國意象油畫,不同于簡單的中國式寫意畫作,這其中融合了中國的地理人文特色,反映了中國的美學精神。
1 中國意象油畫的溯源
1.1 油畫的引入
明朝萬歷年間,中西方交流漸溫,西方傳教士開始頻頻來訪當年的盛世明朝。西方油畫家將西方寫實具象的畫風傳授到了中國,對傳統(tǒng)中國風畫作影響深遠。[1]西方的色彩明麗繁多的顏料和立體寫實的畫作深受皇族喜愛,西洋畫館開始分布在大街之上,極大拓寬了油畫在民間的傳播發(fā)展。
1.2 中國意象油畫萌芽
20世紀初,國內優(yōu)秀學生出國留學,廣泛吸收英,法,日的繪畫藝術,優(yōu)秀人才對文化的吸收與傳播更是為中國意象油畫的發(fā)展添了一把火。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蘇交流甚密。新潮畫家提出“油畫民族化”的呼聲,呼吁創(chuàng)造中國本土民族的油畫。為此,數(shù)十年間,各繪畫界的藝術大師紛紛致力于中國意象油畫的創(chuàng)作。
2 當代中國意象油畫的語言特征
2.1 筆法書寫自由
點、線、面,點為先。在繪畫作品中,點是最微量的元素,線則為最基礎抽象的符號。點線之間凝華著畫家的思想,情緒和內心情懷。一卷宣紙,是畫家們筆走游龍的圣地,是畫家們憑以表達內心、抒發(fā)情懷的自由天堂。那些“意象”的繪畫作品,點點線線里都流淌著藝術家們的情感。
意象油畫,自是偏重寫意?!皩憽?,不僅可以運用在書法上,也可以被應用在繪畫藝術上,將中國式水墨畫中筆與墨的接觸,轉為西方油畫中顏料、調色盤、畫筆和筆觸之間。一筆一畫具有書寫的風范,以書入畫,借外來書畫材料展現(xiàn)中國意象油畫的剛柔。[2]中國意象油畫作品中常運用簡潔的色塊線條來表現(xiàn)物體,注重線條、力度、生動性,布局結構嚴謹,但筆法常靈活多變。整體畫風流暢、爽朗、大氣,從容自信,不是純粹對客觀物事的單純臨摹,而是去追求內心情懷的宣泄。中國意象油畫的繪畫材料,基礎技法,都仿照或取自西方,但內心情懷,審美情態(tài),思想意境確是典型偏于中國風,這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使中國意象油畫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蘊,給欣賞者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
2.2 意境虛實相生
中國畫中的一大藝術便是留白,其實這便就是空間虛化,這樣的筆法源自前人心中“氣局”的概念,讓人產生深遠、空遠之感,繼而浮想聯(lián)翩??毡倦y圖,實景清而空景現(xiàn)......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3]筆墨未到之處,便是觀者想象力自由發(fā)揮的場地,未著墨彩,卻能引人思維上天入地,不可不謂妙趣橫生。西方油畫主要是對客觀事物的完全臨摹,追求寫實,空間描寫是立體和平面空間的結合。中國意象油畫偏重于情感上的物人合一,繪畫手法上著重對情感空間的抽象描繪。中國意象油畫擺脫了西方焦點透視的客觀束縛,用留白的氣局達到立體深遠之感。中國意象油畫是會呼吸的,這是指繪畫要有氣韻,要有情感。
事實上,“虛”的概念在中西方也有不同。西方的虛實是指三維立體刻畫中,因為透視而引起的客觀事物的畫面觀感表現(xiàn)。中國意象油畫里的虛則是指畫家筆觸下對客觀事物的觀感,體現(xiàn)了其內心情感。中國意象油畫大師善于在繪畫作品中運用虛實相生的筆觸,或濃或淡的色彩對比,若隱若現(xiàn)的光影來營造藝術意境,更有甚者,借畫表心志。
3 當代中國意象油畫的色彩技巧
3.1 色彩符合東方美學
繪畫語言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即色彩。斑斕的色彩可以充分表現(xiàn)畫者內心的感情,它是最富有感染力的繪畫語言。中國繪畫在歷史發(fā)展中,不斷改進繪畫技藝,已有了自成一體的用色理念。色彩的繁復運用不僅是為了畫面的美感,更是表達畫者豐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油畫中,色彩斑斕美麗,是繪畫藝術必不可少的成分。油畫材料的主觀色彩有:深紅、大紅、朱紅、群青、鋅白、熟褐……這些與自然色貼近的色彩被廣泛運用在中國意象油畫中。[4]這些色彩好似中國畫濃墨重彩的寫實版,十分符合中國傳統(tǒng)畫家的用色習慣。
3.2 色彩脫離形體束縛
傳統(tǒng)繪畫,無論寫實或寫意,畫面中的圖形總是有具體的線條勾勒成形狀,色彩的運用也不免受到輪廓的束縛。但是,受中國傳統(tǒng)潑墨風影響,中國意象油畫擺脫了古典西方油畫“形”的約束,圖形沒有了線條勾畫的具體輪廓,而是通過色彩的重疊繁復運用,使之出現(xiàn)了所謂的色彩邊緣,看似無輪廓,實是層次分明。[5]從畫面上看去,無一處有線條,滿目皆是色彩,大小面積形狀不同,層層疊疊下分色明顯,別有一番藝術美感。在這時,色彩便不再是配色的輔助,而是充當了畫筆的作用。顏料既可以是色彩,也可以描畫。如此,“形”的概念便由此明晰。
3.3 色彩闡述內心情感
明麗的色彩在多年運用中,融入了畫者觀者的內心情感,因而被賦予了不同的心理情態(tài)。藍色是憂郁的,綠色是自然生機,紅色喜慶莊重,黑色蕭冷肅靜......客觀的色彩,主觀的情感。繪畫中,畫面布局,色彩運用,深淺虛實,都需要畫者用心考量。其中,色彩運用尤為考量繪畫技藝,色彩的深淺、冷暖、明暗、干濕、濃淡,運用得當,便能使畫面極具藝術美感。色彩是最直接最感官的因素,最能表達畫者內心深沉的情感,與觀者產生內心情感的強烈共鳴。
4 結語
中國意象油畫有別于其他各門類的油畫藝術,這其中融合了中國畫的藝術審美,更是體現(xiàn)畫家內心深處的情感。其無論從審美還是藝術考量,都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和傳承意義。當代中國意象油畫家應該傳承藝術瑰寶,融匯中西,使中國意象油畫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何洪川.當代意象油畫的形式語言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
[2] 趙媛媛.中國意象油畫的色彩表現(xiàn)力[D].遼寧師范大學,2010.
[3] 于仁春.論中國當代油畫的意象性[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3.
[4] 楊建軍.中國意象表現(xiàn)性油畫創(chuàng)作語言探析[D].浙江師范大學,2012.
[5] 安金鵬.中國當代油畫語言的發(fā)展歷程與審美價值[D].重慶大學,2012.
作者簡介:肖琰(1994—),女,河北邯鄲人,贛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美術(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