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校團委所開展的各項活動得到了越來越多學生的支持與認可,在我校領導的關懷下,在校團委干部的精心奉獻下,我校團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在不斷增強。時代在不斷變化,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也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為了更好開展團委工作,結合我校大學生發(fā)展的新需求,結合時代發(fā)展的新特點,校團委應該從各方面完善自身的服務職能,加強自身的建設,堅持以育人為本的理念指導工作。要想把學校團委的工作辦得有聲有色,必須深刻的剖析團委在高校的職責,本文試圖從筆者團委工作經(jīng)驗中談談自身對校團委建設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校團委建設;時代特點;學生需求;提升職能;育人為本
我校團委是在校黨支部領導下的共青團的基層組織,他不僅代表著我校青年學生的利益,還是我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實踐基地。在學校團委工作的這幾年我不斷思考,要想把學校團委的工作辦得有聲有色,必須深刻的剖析團委在高校的職責,理解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積極發(fā)揮學校團委的各項作用,為學生的成長服好務,把好關。校團委的工作職責中除了對團費收繳和使用的管理,超齡離團工作,團委文件歸檔立卷,資產(chǎn)登記,接待工作以外,筆者認為更為重要的是要發(fā)揮好校團委在新團員發(fā)展方面的作用,以及校團委的橋梁紐帶作用和平臺作用。
近年來,團員隊伍的素質有所下降給學校團委工作敲響了警鐘。在發(fā)展新團員時堅持必要的原則是非常必要的,確保團員質量,堅持發(fā)展新團員的政治標準,提高對新團員的培養(yǎng),積極制定相關政策是校團委非常重要的職責。團員是青年學生中的佼佼者,一旦盲目降低發(fā)展標準,則會導致團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系列問題。所以在新團員的發(fā)展工作中,嚴格、謹慎是必須遵循的原則,絕不容忽視,更不能在新團員的發(fā)展中有違背原則的事件發(fā)生。
學校團委是一座橋梁,上連上級團委和我校黨支部,下連校團委工作者和我校學生。校團委所承擔的第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起好這個橋梁的連接作用。把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傳達給團委工作者和學生們,在傳達的同時要結合學校特點和學生特點制定可行性強的工作計劃。對學校階段性的團委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形成長效的工作機制。
基層團組織已經(jīng)成為學校黨政部門聯(lián)系學生的重要紐帶,要發(fā)揮好橋梁作用,需要我校團委工作部門和其他協(xié)作部門嚴格本校的團組織生活,并以文件、條例形式保障團組織生后的開展,建立有本校特色的團組織日常工作相關制度。橋梁作用的發(fā)揮是團組織先鋒模范作用和助手作用的重要體現(xiàn)。通過模范作用和助手作用的積極發(fā)揮,引導我校的廣大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觀念。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指導自身行為,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
學校團委是一個平臺,在生動活波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時,在對學生會工作的支持和指導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佼佼者,幫助和培養(yǎng)我校學生骨干。校團委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組織我校學生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鍛煉學生的能力,對學校的文化建設和學校的學風建設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校團委通過對我校團員的教育管理,對校團委選拔的團干部的培訓,更好的完成我校黨委和上級團委交辦的各項工作。
在團委工作中必須堅持育人為本的理念,我們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堅持遵循學生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對在校的青年學生進行人性化管理,讓學生們在管理中感受老師和學校的愛。把我校學生作為教育和服務的主體,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排憂解難。管理措施除了人性化的要求以外,還要注重科學性和民主性。科學民主的管理措施有利于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干群關系。尊重學生自然屬性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確保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各項團委活動的有力開展。
對群體的關注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學生的個性,在開展活動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學生的思想行動采取客觀的態(tài)度和有效的措施,為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做好指路明燈。讓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影響思潮變化的青年學生們在實踐中找尋找正確價值觀念的方向,為在校的學習生活以及畢業(yè)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堅實正確的價值基礎。
作為校團委的工作人員,全面加強自身的思想意識非常重要。我校團委的各級部門開展工作都應該緊緊圍繞在服務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上來。在加強校團委建設的過程中樹立起自身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在服務學生和服務學校的過程中樹立起全局意識與奉獻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引導我校學生對團委工作的認識,認識到團委活動的開展不僅是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內在需要,還是學生父母們的要求,更是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對團委工作與自身發(fā)展關系的深刻理解,積極參與校團委的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并在校團委活動中收獲經(jīng)驗、收獲知識、收獲成長。
從事校團委的工作除了要建立責任、服務、創(chuàng)新、奉獻和全局意識以外,還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認真分析在在思想觀念中,日常的工作中以及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思考,認真聽取在服務基層大學生的過程中收集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作風,真正做到服務學生、服務基層。
作者簡介:李洵(1986-),女,籍貫:四川遂寧,職稱:初級職稱,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美學。
參考文獻:
[1]張紅梅.論高中團委對發(fā)展新團員入團的具體指導工作[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2
[2]譚秋樺.加強新時期青年團員思想政治工作探討[J].《東方企業(yè)文化》, 2013(18)
成長·讀寫月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