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李保同
摘 要: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一直是社會和國家關心的問題,武術教育作為一門傳統(tǒng)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文章通過對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小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等七個方面調查分析,探究武術教育對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推動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普及和發(fā)展。
關鍵詞:武術教育;素質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G8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021-01
一、前言
武術,是競教結合的一門課程,是中國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它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健身方法,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伴隨著武術的發(fā)展,武術教育也隨之興起。武術教育和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從狹義的角度看,武術教育僅僅是身體教育;但從廣義的角度看,武術教育更像是一種文化,一種具有多種內涵的教育課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中小學教育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武術教育作為一門課程,擁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這決定了它在小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武術教育無論是在提升學生道德修養(yǎng)、還是在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健全身心結構、塑造學生優(yōu)秀品質方面都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素質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jù)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fā)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不再僅僅是考試,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思維,這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重要作用。
三、武術教育對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武術課程已被列入中小學及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大綱,它具有強身健體、防身自衛(wèi)、競技觀賞、表演娛樂、交流技藝、增進友誼、陶冶情操等功能,深受廣大青少年朋友的喜愛。武術教育能更好的鍛煉小學生堅強意志,培養(yǎng)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練習過程中要克服疼痛,培養(yǎng)刻苦耐勞的品質;遇到強手時,要克服消極逃避的思想,鍛煉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的戰(zhàn)斗意志。經(jīng)過長期鍛煉,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勤奮、刻苦、頑強、虛心好學、勇于進取的意志品質。
四、武術教育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
(一)增強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當今社會比較復雜,小學生要想健康成長,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是很有必要的。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保存?zhèn)€體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為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順利成長,從孩子幼年時就應該通過武術素質教育加強對他們的自我保護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提升小學生對武術的喜愛程度
大多小學生都特別喜歡武術,這源于武術本身的魅力。對小學生而言,武術不是一種枯燥無味的學科,在學習武術中通過不斷地接觸武術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樂趣。
(三)武術鍛煉提升小學生的反應能力
武術對小學生反應能力有很大影響。學習武術后,大約83.3%的學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反應能力,武術教學中一般會有很多課堂比賽,通過這些課堂訓練,可以大力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F(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既需要堅實的專業(yè)知識,也需要很強的反應能力。
(四)武術對小學生的意志有積極影響
武術對小學生的意志有很大影響。學習武術后,大約有63.3%的學生變得十分堅強,在一般情況下,學業(yè)成績的好壞與意志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意志堅強的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較強,并能克服困難,堅持組織自己的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反之,意志薄弱的學生,往往會影響學業(yè)成績的提高。通過武術鍛煉中的辛苦和汗水能使學生得到錘煉,意志品質也悄然提升。
(五)武術教育對小學生見義勇為優(yōu)秀品質的培養(yǎng)
武術不僅僅是一種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還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武術素質教育能更好的促進小學生的身體健康,它不僅能強身健體、防身自衛(wèi),還可強化民族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尊師愛友、勇于吃苦、奮發(fā)向上、樂于助人、見義勇為、無私奉獻和報效國家的思想品質。
(六)武術會使小學生更樂于參加集體活動
武術可以大力提高小學生對參加集體活動的興趣,小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大家互相交往,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并能獲得同學們的友誼和幫助。
(七)武術教育能提高小學生的組織能力
武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通過集體活動,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娛自樂,可以為他們以后的人生之路做好準備。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武術教育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有重要影響,通過學習武術,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開發(fā)學生智力,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為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礎;通過武術的學習和教育,小學生可以充分感受武術的內涵,激發(fā)內心的正義感;通過學習武術,小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學會與人合作。
(二)建議
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宣傳武術素質教育,使社會對武術教育有充分的認識;學校應該以素質教育為原則,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圍繞學生興趣進行課的內容和組織教法的安排,在武術課堂教學中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完成武術課堂的教學任務。
(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趙剛,黃淑杰,姜娟.從學校武術課現(xiàn)狀透析武術教育的背離[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02).
[2]吳炎兵.對學校武術教育形成及現(xiàn)狀的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1(01).
[3]劉彩平.論當代學校武術教育的精神價值[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04)
[4]吳尚.學校武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8(04)
[5]王崗,李世宏.學校武術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與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