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惠平
摘要:德育課是學院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倡導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德育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tǒng)模式下的德育課教學往往重認知輕情感、重系統(tǒng)輕創(chuàng)新,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德育課程面臨巨大的課改空間。本文提出,只有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學生融入真實生動的教育情境中,才能讓德育課煥發(fā)出獨特的魅力。
關(guān)鍵詞:德育課 打造 魅力
德育課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某一個德育主題,通過有目的地開展情景化道德認知教育的課程。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目前,職業(yè)院校的德育課存在著“高、大、空”現(xiàn)象,德育課教學方法單一,說教式的德育課占了很大比例。學生們普遍感到德育課枯燥無味。提高德育課的實效成了亟待解決的教育難題。
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讓德育課充滿魅力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選題鮮明,材料充實
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專業(yè)、思想等特點,可選擇符合學生成長需求,能夠觸動學生心靈的主題。同時要針對學生中熱門話題和難點問題,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選擇有強烈時代氣息的主題,提高時代感。例如:可選擇“自信與成功”“正確面對挫折”“學會感恩”“一‘網(wǎng)情深”“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感知春節(jié),走進傳統(tǒng)文化”“職業(yè)道德與就業(yè)指導”等主題。
一堂好的德育課,選材至關(guān)重要。教師要精心篩選,力爭使材料新鮮、生動、典型,更具感召力。
二、立足教育,方法新穎
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與心的交流,需要讓學生感受道德規(guī)范。為了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德育課一定要選擇新穎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我學習,我參與,我快樂”的“體驗式教學法”當屬首選。體驗式教學由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觀察與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和普遍原理——進行實踐檢驗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
1.欣賞法
(1)聽故事。為避免空洞的說教,我們可以設計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故事中思考,在思考中感知,使德育課更加具體和鮮活。
例如,筆者會用伊索寓言故事《一鍋石頭湯》告訴學生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會用《天堂和地獄》的故事告訴學生一定要學會“給予、付出”,要學會合作,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會用《曾子殺豬》的故事告訴學生做人要講誠信,言出必行;用《田忌賽馬》的故事告訴學生做事情要講究謀略,憑智慧取勝;用《仇恨袋》的故事告訴學生人與人之間需要理解和寬容,否則會被“仇恨袋”堵死自己的人生道路等等。
(2)欣賞歌曲。美妙的音樂最容易打動人,有時我們可以播放一些與主題相關(guān)的動聽歌曲感動學生,讓學生在歌聲中受到陶冶和教育。
例如:可以播放《陽光總在風雨后》《感恩的心》《父親》《母親》《命運交響曲》《龍的傳人》《中國心》《寬容》等歌曲熏陶學生。讓學生在樂曲中感知歌詞的意義,達到課堂教育的目的。
(3)欣賞視頻和電影。德育課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每學期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勵志視頻和感人的電影,讓學生感受視頻和影片帶給他們的震撼,從而激勵和啟發(fā)他們的人生。值得推薦的影片有:《肖申克的救贖》《當幸福來敲門》《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等。
2.游戲法
游戲的神秘性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索的好奇心。上德育課時,采用游戲的形式導入,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筆者在以“習慣養(yǎng)成教育”為主題的德育課上,會和學生一起玩熱身游戲“十指交叉”;在以“誠實守信”為主題的德育課上,會和學生一起玩“摸人游戲”。
3.角色體驗法
所謂角色體驗,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根據(jù)故事、事件的情節(jié),扮演各種角色,讓學生在真實或模擬情景中,學會選擇和判斷,形成自己的觀念,踐行正確的道德準則。
三、巧用多媒體教學,改善教學手段
多媒體具有生動、活潑和節(jié)省板書時間等特點,可以把要教的內(nèi)容或知識點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增強視覺沖擊力,使學生覺得眼前一亮,從而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講授的效果。
例如,講授“持之以恒”這個主題時,通過多媒體,筆者展示了一幅《挖井人》的漫畫(圖),達到了“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的效果。
總之,德育課只有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貼近學生,讓學生真正有所感悟,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把教育性、趣味性和知識性巧妙結(jié)合起來,全方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做到寓教于樂,才能真正滲入學生的心靈,也唯有如此,德育課才會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