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紅
摘 要 《信號與系統(tǒng)》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本文在對該課程研究的基礎上,給出了教學改革研究路線,對教學和實驗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實踐。本研究可以提升《信號與系統(tǒng)》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對《信號與系統(tǒng)》核心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有利于《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在應用技術性院校的教學。
關鍵詞 信號與系統(tǒng)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012-02
一、前言
《信號與系統(tǒng)》是信息類本科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與日益廣泛的應用是信息時代的主要特征。信息的獲取、存儲、傳遞、處理、識別與綜合是信息技術研究的主要內容。信號是信息的載體,系統(tǒng)是信息的處理手段。因此,以研究信號與系統(tǒng)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為目的的《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是通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和自控技術各專業(yè)必修的主干基礎課之一,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也是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通過這門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信息的基本處理過程,能運用基本分析方法理解系統(tǒng)對信號所起的作用,為以后的設計系統(tǒng)打下理論基礎。與大部分工科課程相同,《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作為面向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也起源于歐美。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總結二戰(zhàn)以來在通信、雷達和控制等領域廣泛應用的基礎理論,開設《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講授卷積、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反饋分析等專業(yè)知識,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開設《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
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新理論和新技術不斷涌現(xiàn),學科交叉融合日益密切,《信號與系統(tǒng)》不僅是電子信息類專業(yè)核心基礎課程,也成為自動控制、汽車、車輛、網絡等相關專業(yè)的比較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因此,《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的教學也與時俱進,教學主體根據(jù)不斷發(fā)展的技術形勢,及時調整培養(yǎng)目標,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實驗手段、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實踐。
二、教學改革研究路線
雖然《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tǒng)》《數(shù)字信號處理》課程的教學核心,在國內已達成共識,但按照何種順序講解、附加在何種背景下講解、如何進行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等方面,不同的教材仍有不同的側重甚至完全相異的教學觀點,學生在學習這些課程時感到概念好懂,但如何用概念、理論來解決問題就比較難掌握。針對本課題的研究內容,本課題的研究工作采取理論——實踐——調研——再理論——再實踐的方案。
具體過程如下:
(一)理論
梳理核心內容的邏輯關系:關于連續(xù)變換和離散變換的講課順序。
挑選核心內容的側重點:拉氏變換講解的側重點。
實驗的內容、時機的考慮:學好信號與系統(tǒng),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實踐中,MATLAB軟件又是最重要的工具,針對此軟件是單獨開實驗課還是安排在課后習題中。
(二)實踐
在2015至2016學年第二學期開設相關課程的班級進行教學實踐,在不同專業(yè)的應用案例中融入本專業(yè)的特色,本學期已經考慮基于MALBA軟件進行實驗教學。
(三)調研
在2016年暑期,在上海本地相關院校和南京、北京、西安、武漢等有關院校,對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方法和手段、實驗內容等,以及開設專業(yè)、授課教師等情況的實地考察和學習。
(四)再理論
總結調研內容、取長補短,結合本校的教學實踐和相關院校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對之前的理論研究進行修正。中期成果為在撰寫調研報告的基礎上投稿至少一篇教研教改論文。
(五)再實踐
總結在2015至2016學年第二學期開設《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的班級進行的教學實踐,在2016至2017學年第一學期開設《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的班級進行進一步的教學實踐,撰寫教學教改論文。
通過對多個學校、多種教材的考察、多篇教學文章的學習,本課題組已經對如下問題進行了思考和預研究:連續(xù)變換和離散變換的講課順序;拉氏變換講解側重點;MATLAB軟件的使用:學好信號與系統(tǒng),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實踐中,MATLAB軟件又是最重要的工具,針對此軟件本學期主要以單獨開實驗課為主,安排在課后習題中為輔。經典例題的應用:以經典例題為主,輔以課堂講解,并更新一部分符合現(xiàn)代背景的例題,在興趣中講解,并在講解中產生興趣。實驗形式選取:實驗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演示性實驗偏重原理講解,研究性實驗偏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者有機結合。
《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tǒng)》《數(shù)字信號處理》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應用廣泛、交叉滲透了許多學科的課程。其中《信號與系統(tǒng)》是以信號與系統(tǒng)特性以及信號處理等工程問題為背景,經數(shù)學抽象及理論概括而形成的一門課程,任何事物都可以看做是一個系統(tǒng),用系統(tǒng)模型的建立和系統(tǒng)分析的理論,對其進行定量分析。因此,本課程所采用的分析概念是許多工程學科的組成部分,尤其重要。
了解相關大學,包括985、211院校的有關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實驗內容等;交流對于不同學科專業(yè)有關課程的基本教學要求;了解對于以培養(yǎng)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學校,該課程教學中的側重點。學習和交流有關課程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課堂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中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式。了解相關大學有關課程教學教師的情況以及團隊建設的措施;了解其學校對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
外文教材與中文教材的選用:外文教材具有幫助閱讀和寫作的優(yōu)勢,中文教材具有幫助理解的優(yōu)勢。大班教學與小組討論:教學過程中,以大班教學為主,以小組討論形式為輔。
相關院校調研,有關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方法和手段、實驗內容等,以及開設專業(yè)、授課教師等情況的實地考察和學習。調研軟件實驗與硬件實驗,目前有多所學校在MATLAB基礎上增加FPGA實驗更進一步驗證真實環(huán)境下的理論知識,也有多所學校仍堅持軟件驗證為主。
將新的教學理念、方法、案例等應用于實際教學。對核心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紤]到學生前序課程復變函數(shù)理解可能不夠透徹,將三個變換并行講解模式改為串行講解模式,即先讓學生切實掌握傅里葉變換,然后以傅里葉變換為基礎,讓學生理解其它變換。也同樣由于前序課程復變函數(shù)課程學生可能理解不夠透徹,加重零極點內容教學,因為這個方面的分析對后續(xù)課程有很大幫助,如數(shù)字信號處理等。
對練習內容進行調整和加強??紤]到學生目前對公式推導更多在于形式上的理解而不是概念上的理解,所以在作業(yè)中布置MATLAB編程和畫圖的題目,學生通過MATLAB畫圖,可以直觀的理解公式所表達的物理含義。例題的使用考慮到《信號與系》這門基礎課對后續(xù)課程的鋪墊作用,以不同專業(yè)后續(xù)課程中的實際應用為基礎,講解對應的例題。
三、教學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講授法、談論法、演示法、練習法、課堂討論法、實驗法等。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xiàn)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而本門課程的特殊性,采用的實驗法是指通過計算機進行仿真實驗,所采用的軟件為MATLAB,利用該軟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對所學的理論進行仿真驗證,對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大有裨益。
建立多專業(yè)授課教師合作工作室。為了深入探討各個專業(yè)的特色,并根據(jù)特色突出相應的理論重點,實現(xiàn)本門課程和專業(yè)的無縫對接,本項目擬定建立多專業(yè)授課教師合作工作室。該工作室的建立面向學生及講授該門課程的教師。在工作室環(huán)境下,以項目為依托,便于學生與教師及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并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理論用于指導實踐,實踐可用于驗證理論”,從而避免以往的理論教學與實踐相脫離的現(xiàn)象,縮小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充分有效利用高校資源。在該平臺上,可結合各專業(yè)的技術需求情況,制定授課計劃,實際項目,在課程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可使學生與教師零距離接觸,便于專業(yè)知識的吸收和轉化,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論,又可以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對于課程的考核方式,基于學校對考查課的要求,可采取試卷考核、大作業(yè)、小論文、調研報告、上機操作、現(xiàn)場技能操作、答辯、實驗測試等方式與日常表現(xiàn)結合的考核方式。
關于評價體系,課程的評價體系采用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評價,三者結合的方式,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評定。所評定的內容包括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對《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的研究、改革與實踐,可以提升《信號與系統(tǒng)》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對《信號與系統(tǒng)》核心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有利于《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在應用技術性院校多專業(yè)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鄭君里.教與寫的記憶:信號與系統(tǒng)評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建華,馬曉紅,邱天爽.“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體系剖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04).
[3]張小虹.信號與系統(tǒng)(第三版)[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4]鄭君里.信號與系統(tǒng)(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陳后金等.我?!靶盘柵c系統(tǒng)”課程的改革與建設[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12).
[基金項目:上海電機學院2016年校級重點教研教改項目(項目名稱:寬領域專業(yè)基礎課程群教學的研究改革與實踐);上海電機學院2016年校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課程名稱:信號與系統(tǒng))。]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