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貴華
摘要:聽的能力是英語學習中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聽力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英語的聽力技能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得以培養(yǎng)、訓練和形成。單純聽力的考試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風靡一時。在課堂教學中,針對英語課文采取與之對應的人機對話訓練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還能使口語和寫作書面表達收到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課本;課外聽力材料;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22
由于聽力考試受到場地、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進入新千年以后,聽力轉(zhuǎn)向人機對話的形式,這對英語教師和學校的辦學條件都提出了高要求。
英語學習的任務重,如果再利用課外時間加強人機對話訓練,勢必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那就有必要加強和提高英語人機對話和訓練。人機對話訓練對一些不愿開口、發(fā)音存在困難的人帶來了挑戰(zhàn)。
一、開拓性地使用課本
1. 把課本作為人機對話訓練的材料,聽說結(jié)合
英語教材圖文并茂,語境氛圍真實可及,尤其是每個模塊第一單元都有與單元內(nèi)容密切聯(lián)系的插圖。利用文中插圖,通過問答和討論的形式及言簡意賅、提綱挈領(lǐng)的導語,逐步引入話題,為人機對話作好鋪墊。
把課本中的文章作為聽力訓練,教師把自己視為機器和學生進行口頭表達,做到聽說結(jié)合,讓說促進聽,讓聽帶動說。因為只有聽懂了,才能說得出,模擬人機對話過程也是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
2. 對課文進行聽的組合教學,精泛相結(jié)合
在教課文時,首先把它作為聽力材料來教。先通過問題進行導入,以問題為導向,逐步導出題目,讓學生了解文章的話題,初步掌握文章的立意,對課文的理解務必做到以立意為基礎(chǔ),也就是說立意在前解題在后,然后聽課文。
首先是用泛聽,學生帶著一到兩個問題聽課文,要求學生聽懂關(guān)鍵情節(jié),并做到判斷正確,培養(yǎng)學生抓主題大意的本領(lǐng),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拓展知識面,然后學生聽精彩的段落,并且聽寫其中的一段,加強訓練學生的聽寫速度。
3. 充分利用課本后的聽力材料,聽與寫作相結(jié)合
現(xiàn)行英語教材每一冊書后面都有與每個單元內(nèi)容相聯(lián)系的聽力內(nèi)容。在課文內(nèi)容教完后,接著進行書后面的聽力訓練,能鞏固課文內(nèi)容、提高聽力能力。
以人教版Animals in Danger為例,在課文內(nèi)容整體教學和語文知識呈現(xiàn)練習后,讓學生用英語積極思考“How to protect pandas?”先讓學生活動,學生很踴躍,積極思維,然后讓一學生發(fā)言,其他學生補充,學生很靈活地使用die out,cat down,collect money tor a wildlife project, build nature parks等詞組,甚至有些是書后聽力內(nèi)容的一些關(guān)鍵詞語。
接著讓學生聽該單元之后的聽力材料,材料議論是如何保護熊貓、增加熊貓數(shù)量的問題。剛教完課文,和前面有學生熱烈的討論,至此水到渠成,學生能較完整地聽懂一篇較長的聽力內(nèi)容,由淺入深,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提高訓練的效果,達到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效果。這是人機對話考試形式的基本要求:把單純的聽轉(zhuǎn)變成說、讀、寫。這樣的有機轉(zhuǎn)換不斷讓學生充分浸入課堂,讓學生不斷接受英語氛圍的熏陶,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技能和能力。
二、適當增加課外聽力材料
新型的人機對話考試要求比單純的聽力考試要高。在充分利用課本進行人機對話訓練的基礎(chǔ)上,課堂上可以適當?shù)匮a充一些適合學生的課外聽力材料。隨著聽力訓練和口語訓練的加深以及學生能力的提高,逐漸加大聽力和口語材料的速度和難度,以適應高考。在課堂上,適當補充了New Concept English等課外聽力材料,并講解點撥聽力技巧,很受學生歡迎。
在不同層次、不同性質(zhì)、不同形式的活動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的同時,帶動并促進其他能力的訓練,互相提高,齊頭并進,符合人機對話考試的要求。課堂上潛移默化的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處理信息和表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人機對話有效地把聽力考試和口語考試結(jié)合在一起,體現(xiàn)的不僅僅是這兩種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教科書中英語課文采取人機對話訓練方法進行教學,提高不僅是對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還能對口語和寫作書面起到促進的作用。課外聽力材料的選擇必須根據(jù)教材的體系安排,根據(jù)不同的話題進行剖析,對不同話題有可能出現(xiàn)的句型及注意點做出明確的提示,適當增加課外聽力讓學生感知不同情境下語言的表達方式、人物的講話意圖等。
三、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行為傾向。良好習慣一旦形成,我們便可以受益終生,它既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行為控制,保持智力活動的恒常性,又能補償智力本身的不足。也能使聽力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習慣中以下幾點對聽力的幫助極大:1.“善聽”習慣:聽錄音磁帶,聽英語廣播;2.“勤說”習慣:課內(nèi)外、師生間盡量用英語交談;3.“常讀”習慣:經(jīng)常閱讀簡易英語讀物,進行限時閱讀訓練;4.“樂背”習慣:積累詞匯、培養(yǎng)語感;熟練的背誦加大了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聽力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誤區(qū)也自然出現(xiàn),良好的閱讀習慣改善了學生學習的品質(zhì)。
人機對話訓練在江蘇省初中部已經(jīng)廣為鋪開,江蘇高考依然是采取了過去的做法,但是聽力訓練的強度、深度、廣度沒有改變,聽力讓更多的中國人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英語,只是做題目的英語不是真正的英語,聽、說、讀、寫功能都非常重要且相輔相成、互為提高。更多的英語教師忽略了聽力技能的培養(yǎng)而過多地強調(diào)筆試的重要性,這樣的英語教學是不負責任的英語教育,培養(yǎng)的也是封閉式的英語技能人才,是啞巴英語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