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琪 李杜軍
?
祛風止癢口服液治療變應性鼻結膜炎40例
張 琪1李杜軍2
目的觀察祛風止癢口服液聯(lián)合穴位敷貼治療變應性鼻結膜炎的療效。方法門診確診的變應性鼻結膜炎患者8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治療組口服祛風止癢口服液、穴位敷貼及雙效抗過敏滴眼液(以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為例)點眼,對照組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點眼,兩組均以7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評價療效。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2.5%)高于對照組(70.0%),復發(fā)率治療組(5.4%)低于對照組(46.4%),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祛風止癢口服液聯(lián)合穴位敷貼治療變應性鼻結膜炎療效確切,能夠顯著降低復發(fā)率,優(yōu)于單用雙效抗過敏滴眼液。
祛風止癢口服液;穴位敷貼;變應性鼻結膜炎
變應性鼻結膜炎是指對空氣傳播抗原物質的高度敏感反應,同時滿足過敏性結膜炎和過敏性鼻炎即可診斷[1]。變應性鼻結膜炎是眼科常見的變應性疾病,發(fā)病率高達17.6%[2],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變應性鼻結膜炎的發(fā)病率日益增高,極大的加重了社會的經濟負擔。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眼部癥狀跟鼻部癥狀,但一般以眼部癥狀為重,其主要表現(xiàn)為眼癢、眼紅、畏光、流淚等,可能伴有噴嚏和卡他性鼻分泌物[3],一般患者的自覺癥狀較重,嚴重時可影響生活質量,需及時正確的治療。本文主要研究祛風止癢口服液聯(lián)合穴位敷貼治療變應性鼻結膜炎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80例患者均來自本院眼科門診,年齡在10~55歲之間,均為雙眼發(fā)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給予口服祛風止癢口服液1次10ml,一天3次;中藥敷貼,選用白芥子、桂枝、草決明、郁金、石菖蒲、夏枯草、檀香、細辛等中藥炮制成粉末,用新鮮姜汁調制成糊狀,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用攢竹、絲竹空、太陽、翳風、風池、內關、大椎、三陰交、肺俞、肝俞和腎俞等穴位,用醫(yī)用滴注敷貼膠布,將糊狀中藥捏成直徑約5毫米的藥丸敷貼在上述穴位處,敷貼時間面部0.5~1小時,四肢及軀干部2~4 小時,每日1次;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點雙眼1次1滴,一天4次,總療程為2周;對照組僅給予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點雙眼1次1滴,一天4次,總療程為2周。
1.3 觀察方法過敏性結膜炎的癥狀對照劉祖國等[4]的(眼癢、眼紅、流淚、畏光、異物感)評分標準及體征(上、下眼瞼結膜乳頭和濾泡、眼瞼球結膜充血水腫、分泌物、角膜改變)評分標準,過敏性鼻炎癥狀按照鼻癢、流涕(每日擤鼻次數(shù))、噴嚏(1次連續(xù)個數(shù))及體征鼻黏膜、鼻中隔、下鼻甲情況,觀察治療前及治療后的癥狀、體征改變,根據(jù)病情程度將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為0、1、2、3分[5]。
1.4 療效標準顯效: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總積分減少≥75%;有效:總積分減少≥50%且<75%;無效:總積分未減少或增加。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治療組總有效率(92.5%)與對照組總有效率(70.0%)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χ2=7.03,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復發(fā)率治療組(5.4%)與對照組(46.4%)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χ2=15.11,P<0.05),治療組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變應性鼻結膜炎主要由IgE介導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引起,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非常高,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好發(fā)于青少年,其發(fā)病率與性別無關[6]。發(fā)病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致敏:過敏原初次進入變應性鼻結膜炎患者的體內后,抗原提呈細胞隨即將變應原攝取、傳遞給B細胞,與此同時合成IL-4,并趨化體液免疫細胞聚集,促使B細胞合成的抗體轉化為IgE抗體,IgE抗體的Fc段與免疫細胞表面的FcR相結合,使免疫細胞致敏;激發(fā):同樣的變應原再次侵入該患者體內后,與致敏的免疫細胞上的IgE發(fā)生特異性結合,致使IgE受體發(fā)生交聯(lián),促使肥大細胞脫顆粒,進一步釋放活性介質;效應:活性介質與眼結膜及鼻黏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引起眼部跟鼻部的變應性反應[7]。
中醫(yī)認為變應性鼻結膜炎因素體脾肺氣虛,中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外風邪毒乘虛而入所致,屬于“時復證”范疇,故中醫(yī)宜采用祛風清熱,除濕止癢,補氣養(yǎng)血的治療原則。
祛風止癢口服液由張仲景《傷寒論》中的芍藥甘草湯化裁而來,主要由赤芍、地龍、防風、白芍、甘草、地膚子、青蒿、蒼耳子組成,方中以赤芍歸肝經清熱涼血,地龍祛風止癢為君;防風祛風解表,白芍、甘草養(yǎng)陰柔肝止癢,地膚子祛風止癢利濕為臣;佐以青蒿清熱涼血;蒼耳子散風祛濕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止癢、清熱利濕、養(yǎng)血活血之功。現(xiàn)代研究表明,祛風止癢口服液能夠調節(jié)PBMC(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分泌以及IL-2和IL-4等Thl和Th2類細胞因子的水平,能有效抑制組胺等過敏介質的釋放,促進消除變應性炎癥,同時能夠有效的恢復正常免疫功能,臨床上主要應用于過敏性疾病的治療,特別是針對Ⅰ型變態(tài)反應型疾病[8]具有較好的療效。祛風止癢口服液在臨床上較多的運用于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小兒哮喘等疾病,而鮮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療。而眼結膜與鼻黏膜之間由膜性結構的鼻淚管相連,過敏原可經過鼻淚管往來于眼、鼻之間,引起聯(lián)合超敏反應,即可導致變應性鼻結膜炎,故理論上祛風止癢口服液也可用于變應性鼻結膜炎。
穴位敷貼選用一系列芳香行經、疏風清肝之中藥,能夠透過人體穴位,通過經絡而刺激全身,調節(jié)全身臟腑機能,改善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局部加用雙效抗過敏滴眼液,如鹽酸奧洛他定滴眼液,既能抗組胺又能穩(wěn)定肥大細胞,具有穩(wěn)定而持久的抗過敏作用[9]。
綜上所述,祛風止癢口服液聯(lián)合穴位敷貼局部加用雙效抗過敏滴眼液治療變應性鼻結膜炎,臨床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單用雙效抗過敏滴眼液,且聯(lián)合用藥復發(fā)率低,患者依從性好,能夠有效緩解癥狀,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Bousquet J, Khaltaev N, Cruz A A,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J]. Allergy, 2008, 32(8):8-160.
[2] Hesselmar B, Aberg B, Bo E, et al.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 eczema, and sensitization in two areas with differing climates[J]. Pediatric Allergy & Immunolog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Pediatric Allergy & Immunology, 2001, 12(4):208-215.
[3] 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96-99.
[4] 劉祖國,姚勇,孫秉基,等.過敏性結膜炎的臨床特點[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4,22(9):694-697.
[5] 徐黃杰.川椒方目鼻同治治療過敏性鼻結膜炎臨床療效評價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5.
[6] 李瑩,張瀟,呂嵐,等.過敏性結膜炎的流行病學及奧洛他定滴眼液開放性多中心治療的初步效果[J].眼科,2008,17(3):166-170.
[7] 陳文,劉清華,馮書曉,等.抗過敏性鼻炎的中西藥研究現(xiàn)狀[J].石河子大學學報,2005,23(1):125-128.
[8] Lee N, Cheng J, Enomoto T, et al.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 Obtained from Hen Ovotransferrin[J]. Journal-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Taipei, 2006, 53(2):495-501.
[9] 楊祖杰.色苷酸鈉與奧洛他定治療兒童過敏性結膜炎的臨床對比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7):584-586.
1.湖北中醫(yī)藥大學臨床醫(yī)學院碩士研究生2014級(武漢 430060);2.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眼科(武漢 43006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2.016
1003-8914(2016)-22-3264-03
?陽麗
2016-05-27)